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結構類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結構類型,是一個名詞,意思是我們把一些不同類型的數據組合成一個整體,如一個學生的學號、姓名、班級、年齡和成績等,雖然各個屬性分別屬於不同的數據類型,但是它們之間密切相關,各種信息都屬於同一個人。這時,可以聲明一個結構型的數據類型 ,由多種數據類型,可以是基本數據類型,也可以是自定義的數據類型,組成一個集合。[1]

[]

定義

struct 結構類型名數據類型說明符1 成員名1;數據類型說明符2 成員名2;……數據類型說明符n 成員名n;;struct是一個關鍵字,表示結構類型定義的開始,結構類型說明符可以是int、float、char等等各數據類型。花括號括起來的就是組成結構的各個組成部分。這裡定義的結構類型名就相當於int、float等。定義一個結構類型變量結構類型名 變量名;我們以學生為例,先定義結構類型:struct studentlong num; //代表學號char name[20]; //代表姓名char sex; //代表性別int age; //代表年齡float score; //代表成績;接下來定義一個student類型的變量:student s1;變量定義時要分配存儲空間,給s1分配的存儲空間是其結構類型中所有成員所占空間的總和。定義結構體數組我們以學生為例,先定義結構類型:struct studentlong num; //代表學號char name[20]; //代表姓名char sex; //代表性別int age; //代表年齡float score; //代表成績; stu[3]這其中 stu[1]具有num,name,sex,age,score這5個成員,stu[2]和stu[3]也具有;數組各元素在內存中連續存放。

引用

當我們要訪問s1的結構成員時,我們要使用圓點操作符「.」。引用形式為:結構變量名.成員名例如,輸出s1的名字:cout < 1.name;

初始化

對s1初始化有兩種方式:在變量定義同時初始化:student s1={40741011,」Li Li」,』F』,19,94};也可以單獨的給各個成員賦值:s1.num=40741011;s1.name=」Li Li」3. 屬於同一結構類型的各個變量之間可以相互賦值 ,這和數組不同。比如:student s1,s2;s1=s2 //把s2的各成員值賦給s1注意相互賦值的必須是同一結構的變量,不同結構的變量不允許相互賦值,即使它們有相同的成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