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結核性胸膜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結核性胸膜炎原圖連接圖片來源於

結核性胸膜炎是臨床上常見的肺外結核病,是結核分枝桿菌及其代謝產物進入處於高敏狀態的胸膜腔引起的胸膜炎症。結核性胸膜炎的發病與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及機體的免疫狀態密切相關。結核性胸膜炎屬於肺結核病五大類型的V型,其雖非肺部病變,但在臨床上與肺結核有密切的關係。[1]

疾病分類

結核性胸膜炎可發生於結核分枝桿菌原發感染後,亦可發生在結核病病程的任何階段。依照臨床經過和病理表現可分為結核性乾性胸膜炎 , 結核性滲出性胸膜炎和結核性膿胸。由於結核性乾性胸膜炎和結核性滲出性胸膜炎是一種疾病的兩個階段 , 前者病程短暫,而結核性滲出性胸膜炎的臨床表現和病理過程較為鮮明 , 因而前者的臨床經過常常被後者掩蓋 , 故臨床上常將結核性乾性胸膜炎和結核性滲出性胸膜炎 ( 簡稱乾性胸膜炎和滲出性胸膜炎 ) , 統稱為結核性胸膜炎。

發病原因

解剖學提示機體左右兩側的髒層胸膜和壁層胸膜之間各形成一負壓閉鎖的假想的胸膜腔 , 左右胸膜腔互不相通。正常情況下兩層胸膜緊密相貼 , 有生理性液體 ( 約 0.3ml/kg 體重 ) 起潤滑作用。機體在高度敏感狀態下 , 結核分枝桿菌和其代謝產物進入胸膜腔時 , 就會迅速引起胸膜的炎症反應。常發生於結核分枝桿菌原發感染後或發生在結核病惡化及復發階段。

結核分枝桿菌到達胸膜的途徑

  1. 淋巴播散肺門或縱隔淋巴結結核時 , 淋巴結腫大、壓迫影響淋巴液回流 , 由於引流的障礙導致淋巴液逆流 , 結核分枝桿菌直接達到胸膜 , 發生胸膜炎。壁層胸膜結核性肉芽腫 , 也是造成胸腔積液引流障礙發生結核性胸膜炎的重要原因。
  2. 血行播散任何部位結核病灶的浸潤和破壞使結核分枝桿菌進入血液循環 , 導致結核分枝桿菌全身血行播散 , 侵犯胸膜時均可引起結核性胸膜炎。
  3. 直接蔓延臨近胸膜的肺內結核病灶、肋骨、胸骨和脊柱的結核病灶、椎旁寒性服腫、胸壁結核等病灶中的結核分枝桿菌直接蔓延至胸膜。胸膜受到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後 , 隨即產生充血、水腫和纖維蛋白的滲出這就造成乾性結核性胸膜炎。隨着病程的發展可有兩種轉歸 , 一是病灶消散或造成胸膜增厚、粘連。二是由於機體對結核分枝桿菌和其代謝產物呈高度過敏狀態 , 病情進展導致胸膜發生大量滲出性改變 , 此時胸膜表面除有纖維素性滲出外、並出現漿液性滲出和結核結節的形成 , 滲出液逐漸增多 , 而發展為滲出性胸膜炎。

胸腔積液形成和胸腔積液循環胸膜一旦發生滲出性炎症 , 胸腔積液將處於不斷產生和不斷吸收的狀態 , 胸腔積液的形成和吸收 , 決定於胸膜滲液量的多少和胸腔積液經壁層胸膜淋巴管排出的速度和淋巴管通暢程度。目前對胸腔積液形成機制的研究有了新的進展 , 並對 Starling 定律即 「壁層胸膜產生胸腔積液 , 髒層胸膜吸收 胸腔積液」的理論做了修正 , 近年的研究表明 , 胸腔積液主要產生於胸腔尖頂區壁層胸膜。正常狀態下 , 由於胸膜腔壓力存在一個垂直梯度 , 胸腔積液自胸腔頂區產生後向胸腔底部的方向流動、最終胸腔積液需經胸腔底部 , 主要是由橫膈面和縱隔面壁層胸膜上的淋巴孔重吸收而排出。壁層胸膜的淋巴孔與淋巴間隙相連 , 因而胸腔積液及胸腔積液內的蛋白、細胞等成分被壁層胸膜淋巴孔回吸收後經淋巴管排出。髒層胸膜缺乏淋巴孔結構 , 不與淋巴間隙相連 , 故髒層胸膜對胸腔積液的形成和吸收幾乎都不起作用。

正常情況下壁層胸膜淋巴的清除力隨胸腔積液的增加而增強 , 力求胸腔容量保持恆定。 最近 Negrini 等實驗證明壁層胸膜下淋巴管內壓力低於胸腔積液壓力 , 由於壓力差 , 胸腔積液由胸腔流向壁層胸膜淋巴網。胸膜發生炎症時 , 一方面胸腔積液分泌大量增加 , 超出最大胸膜淋巴流量 , 同時結核性肉芽腫壓迫胸膜淋巴管網或淋巴管病理性阻塞 , 導致排出量降低 , 造成胸腔積液積聚。[2]

臨床表現

乾性胸膜炎

輕型乾性胸膜炎對結核分枝桿菌的變態反應較低 , 可無明顯的臨床症狀 , 或僅有微熱和輕度胸痛而常常被忽視 , 部分患者可表現高熱和明顯劇烈的胸痛。胸痛往往呈尖銳的針刺樣疼痛 , 深吸氣和咳嗽時加重 , 疼痛範圍視炎症累及的部位而定。肋胸膜炎時導致壁層胸膜神經受累 , 並可波及肋間神經、脊神經而引起胸背部、腰部疼痛;膈胸膜炎時則刺激膈神經並進一步波及到膈神經而引起頸肩部疼痛 , 有時還可引起上腹部疼痛;縱隔胸膜炎時引起前胸部和胸骨的疼痛;葉間胸膜炎常無明顯胸痛。體格檢查 : 呼吸表淺 , 患側局部有壓痛和呼吸音減低,可聞及胸膜摩擦音 , 吸氣和呼氣均較明顯。乾性胸膜炎的臨床過程短暫 , 一般 1~2 日即可轉為滲出性胸膜炎。

滲出性胸膜炎

多數滲出性胸膜炎是乾性胸膜炎的延續 , 而滲出性胸膜炎患者早期的乾性胸膜炎過程 , 往往被忽視或未被發現。滲出性胸膜炎表現為發病急劇 , 高熱 , 體溫大都在38℃~40℃不等 , 可持續數日甚至數周,體溫與積液量往往成正比,患者可伴有全身不適,乏力、盜汗、食慾減退等結核中毒症狀。早期滲液較少時可出現胸痛和乾咳 。隨着胸腔積液的逐漸增多 , 壁層胸膜和髒層胸膜被其隔開,胸痛隨之消失而呼吸困難日漸明顯,其程度與積液量多少有關,積液量少或位於葉間時可無明顯症狀和體徵,而當積液增多時特別是大量胸腔積液壓迫肺臟、心臟、血管後因呼吸面積及心排出量減少 , 導致縱隔向健側移位,患者出現氣急和嚴重的呼吸困難 , 以積液形成的速度越快越明顯。體格檢查 : 早期呼吸動度減低,可聞胸膜摩擦音,觸及摩擦感;大量積液時患側胸廓和肋間飽滿,呼吸運動減弱;心尖搏動及氣管向健側移位,積液區叩診呈濁音或實音,如在右側可肝濁音區消失,如在左側則Traube氏鼓音區下降;語顫和呼吸音減低或消失。葉間積液及肺底積液體徵不明顯。[3]

輔助檢查

實驗室檢查

  1. 血常規檢查白細胞總數正常或偏高 , 血沉增快。
  2. 胸腔積液檢查結核性胸膜炎的胸腔積液為滲出液。
  3. 胸腔積液常規檢查:
  • 外觀多為草黃色 , 透明或微混 , 易凝。少數呈黃色、淺紅色 , 約 10% 胸腔積液為血性 , 老年結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性胸腔積液發生率可達 23.6% 。
  • 比重比重 1. 018, pH 7. 0~7. 3 之間 , 如 pH 較低提示有發展為包裹性積液和膿胸的傾向。
  • 細胞總數 (100-500)X106 /L, 急性期以中性粒細胞為主 , 逐漸轉變為單核細胞為主 , 慢性期以淋巴細胞為主。間皮細胞 <5% ( 胸膜表面大量纖維素滲出 , 阻止間皮細胞進入胸腔 ) 。
  • 總蛋白 總蛋白 >30g/L, 胸腔積液蛋白/血清蛋白 >0.5 。葡萄糖多低於 2.5mmol/L 。現已公認葡萄糖不是診斷結核性胸膜炎的敏感指標。

結核分枝桿菌檢查

胸腔積液塗片抗酸染色找結核分枝桿菌 , 陽性率較低約 5%左右 , 胸腔積液培養陽性率僅25%, 故結核性胸膜炎的診斷不能單純以胸腔積液塗片及培養查結核分枝桿菌為唯一依據。

結素純蛋白衍生物(PPD)皮試

PPD皮試陽性表示對結核桿菌具有敏感性,反應越強,受到結核菌感染的可能性越大。通常直徑>15mm或有水泡,認為是新近受到感染。可以幫助診斷有無結核感染。 ( 六 ) 胸腔積液聚合酶鏈反應 (TB-PCR)

其敏感性 52%~81% , 特異性強 (100%), 2~3 天即可得到結果 , 有假陰性和假陽性報道 , 在胸腔積液結核分枝桿菌檢查陽性率很低的情況下 , 是診斷重要方法之一。

胸腔積液腺昔脫氨酶(ADA)

ADA 為 T 淋巴細胞的一種重要的酶。在細胞免疫疾病中活性都增加 ,結核病增加較明顯。在結核性胸膜炎時胸腔積液 ADA 升高。以 ADA>45U/L為診斷臨界值。胸腔積液 (P) ADA/ 血清 (S) ADA>1 更有價值, 在結核性胸膜炎診斷中有重要意義。在癌性胸腔積液時 ADA 較低 , 可鑑別結核性胸腔積液與癌性胸腔積液。[4]

X線檢查

乾性胸膜炎

一般無 X 線改變。胸膜纖維素沉着 2-3mm 時 , 胸片可見透亮度減低。肺底胸膜炎時胸透可見 患側膈肌運動減弱。

滲出性胸膜炎

依積液量大小而異 ,小量積液 (300ml) 時液體積集於後肋膈竇 , 後前位 X線檢查僅見肋膈角變鈍,側位X線檢查見後膈角填塞。中等量積液可見密度均勻一致陰影 , 沿胸壁自上而下呈上窄下寬直至膈面的弧形密度增高陰影 , 凹面面向肺門 。大量積液時患側全側為緻密陰影 , 縱隔向健側移位,有時僅肺尖透亮。

胸部CT檢查

CT 掃描分辨率較高 , 積液量 15~20ml 即可檢測出 , 而胸腔積液量至少250ml 以上胸片方能檢出。一些特殊類型胸膜炎 , 如葉間胸膜炎、包裹性胸膜炎、縱隔胸膜炎 CT 片顯示更為清楚 , 尚能發現被積液遮蓋的肺部病變 , 定位明確 , 有利於與其他疾病的鑑別。

CT 引導下的抽液及胸膜活檢準確性高於其他方法。少量積液 CT 片表現為胸腔下部後方 , 可見新月狀弧形高密度陰影 , 密度均勻 , 邊緣清晰 , 光滑 , 凹面向前 , CT 值略高於水。積液量大可見髒層胸膜下肺組織被壓縮呈實性密度陰影 , 為肺不張表現 , 多發生於肺下葉後部。包裹積液多發於胸腔下部 , 單發或多發 , 偶爾發生在上部。包裹積液 CT 影像上呈現半球形或扁球形 , 與胸壁的夾角呈鈍角 , 周圍胸膜均勻增厚 , 其密度明顯高於液體 , 邊緣光滑 , 因積液內有沉積物、胸膜增厚等。包裹性液氣胸時可見液平。葉間積液在相關部位可見梭形液性密度區。

超檢查

患處可見一低回聲區。此項檢查設備簡單 , 可移動 , 重症患者可在床邊操作 ; 診斷率高 (92% 以上 ) , 能查出 100mI 以下的胸腔積液 ; 能鑑別積液、胸膜增厚及肺內病變 ; 可了解到積液範圍並可為胸腔穿刺定位。

胸膜活檢

胸膜活檢發現結核性肉芽腫或乾酪壞死可確診結核性胸膜炎 , 陽性率 71%~88%, 胸膜活檢標本其結核分枝桿菌培養陽性率 70% 有助於診斷。

疾病診斷

由於細菌學檢出率低、至今結核性胸膜炎的診斷仍採用在全面了解病史、臨床症狀、體徵基礎上,結合X線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等 , 進行綜合分析做出診斷。

臨床有造成免疫功能低下因素,程度不等的發熱、咳嗽,與呼吸有關的胸痛及胸膜摩擦音;

X線檢查可見(典型或特殊的)胸腔積液影像;

末梢血白細胞總數正常或偏高 , 血沉快;PPD皮試陽性或強陽性;

胸腔積液常規化驗提示為滲出液;

  1. 胸腔積液 ADA>45U/L、胸腔積液 ADA/ 血清 ADA>l
  2. 靜脈血 CEA 低 , 一般 <10μg/L, 胸腔積液CEA/ 血清 CEA
  3. 胸腔積液 TB-PCR可 陽性;
  4. B型超聲波檢查可見液性暗區,明確積液範圍並能定位作出臨床診斷。
  5. 胸腔積液結核分枝桿菌檢查陽性 ( 塗片、培養、胸膜活檢物培養 );
  6. 胸膜活檢可見典型結核性改變或結核性肉芽腫改變可以確診。

除外其他性質胸膜炎,常規檢查不能明確診斷者可經胸壁胸膜活檢、胸腔鏡下活檢、直至開胸活檢對結核性胸膜炎診斷有肯定意義。

鑑別診斷

綜合臨床表現、X線和胸腔積液特點應該與以下疾病鑑別。

滲出性胸腔積液

  1. 結核性胸腔積液與癌性胸腔積液的鑑別。結核性胸腔積液發病多在 40 歲以下 ( 占 2/3), 起病較急,有發熱、胸痛 , 多有中等量胸腔積液 ,草黃色、偏酸性。病情進展較緩 , 胸腔積液的化驗可找到結核桿菌,但陽性率低,ADA>45U/L可幫助診斷,抗結核治療後胸腔積液迅速吸收。 癌性胸腔積液多發於 40 歲以上 ( 占 2/3), 一般無發熱,有持續胸痛、胸腔積液為中、大量 , 偏鹼性 , 50 % -90 % 血性 ,胸腔積液化驗找到癌細胞明確診斷。腺癌引起的胸腔積液癌胚抗原(CEA)增高。病情進展快 , 不易控制。胸膜活檢或胸腔鏡檢查是胸膜疾病診斷的重要手段。
  2. 結核性胸膜炎與化膿性胸膜炎的鑑別:化膿性胸膜炎繼發於肺炎、肺膿腫、外傷感染、鄰近器官的化膿性炎症 , 如肝膿腫有 20% 、膈下膿腫有 80% 引起化膿性胸膜炎 , 敗血症亦可引起。常見致病菌為肺炎雙球菌、葡萄球菌、鏈球菌、 少數桿菌引起。化膿性胸膜炎起病急、寒戰、高熱、胸痛等感染中毒表現 , 胸腔積液 , 白細胞總數升高 ,核左移 , 有中毒顆粒 , 胸腔積液為膿性 ; 細胞數 >10X109/L, 可見膿細胞 , 可培養出致病菌。抗生素及胸腔排膿治療有效。
  3. 結核性胸膜炎與肺吸蟲病引起的胸膜炎鑑別:約有15%的肺吸蟲病並發胸膜炎,本病與生食螃蟹、喇姑有關。積液為草黃色、透明、也可為乳白色 , 個別為血性或膿性。血性胸腔積液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 胸腔積液可見夏科 -雷登結晶 , 偶可發現肺吸蟲卵。常誤診為結核性胸膜炎 , 有流行區居住史 , 肺吸蟲皮試陽性可幫助診斷。
  4. 結核性胸膜炎與其他少見胸膜炎的鑑別:
  • 感染性胸膜炎如真菌性放線菌性阿米巴性等。
  • 結締組織病及血管炎並發胸膜炎如類風濕關節炎 5% 發生胸膜炎 , 多見於 45 歲以上男性 , 少數發生在關節炎以前。胸腔鏡可見胸膜改變 , 活檢為非特異性炎症性肉芽腫 , 胸腔積液中糖 <400mg/L, pH<7.20, LDH>700U/L, 類風濕因子滴度 >1 : 320, 長期存在可產生膿胸或膽固醇胸。系統性紅斑狼瘡50%發生胸膜腔積液 , 單核細胞為主 , 白細胞減少 , 糖 >600mg/L, pH>7. 35, LDH<500U/L, 胸腔積液抗核抗體滴度 > 1 : 160, C3 、 C4 補體甚低 , 胸腔積液可檢出狼瘡細胞等。
  • 需與嗜酸細胞增多症胸膜炎、乳糜胸膽固醇性胸膜炎肺栓塞反應性胸膜炎等鑑別。

漏出性胸腔積液

  1. 心功能不全:少數心功能不全特別是慢性心功能不全者的胸腔積液可為滲出液 , 臨床診斷頗為困難。根據病史、心臟症狀、體徵及心功能檢查可鑑別。
  2. 肝硬化:肝硬化患者可因低蛋白血症奇及半奇靜脈壓升高淋巴引流障礙等出現胸水,也可因腹液由隔肌孔進入胸腔,極少數患者只有胸液而無腹液。患者胸腔積液的檢查為漏出液,伴有相應的原發病的表現,可資鑑別
  3. 腎性胸腔積液: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症,尿毒症等均引起胸腔積液。腎病綜合症患者可出現大量蛋白尿的丟失,造成低蛋白血症,膠體滲透壓降低造成胸腔積液。為全身水腫一部分,兩側,多為肺底積液。患者胸腔積液的檢查為漏出液,伴有相應的原發病的表現,可資鑑別

疾病治療

結核性胸膜炎如不予以治療 , 約 1/4 病例發生肺結核 , 治療不徹底部分病例 5 個月-5 年內可發生肺結核。故治療必須徹底。

結核性胸膜炎治療的目的是 :

  1. 減輕症狀 , 恢復肺功能 ;
  2. 縮短病程 , 恢復勞動力 ;
  3. 減少併發症 , 提高治癒率。總體上包括病因治療和局部對症治療兩部分。治療措施 : 合理的化學藥物治療和積極胸腔穿刺抽液是結核性胸膜炎的基本治療。

抗結核治療

必須遵循「早期、聯合、規律、適量、全程」的治療原則。化學藥物治療同肺結核 ,一般採用異煙肼 (INH) , 利福平(RFP) 或利福噴汀(RFT-L) ,吡嗪酰胺(PZA) , 鏈黴素(SM) , 乙胺丁醇(EMB) 聯合化療。部分病例是血行播散性結核病的結果 , 為了防止機體其他部位(肺內、肺外) 殘存結核分枝桿菌 , 全身化療極為重要。療程以 12個月為宜。強化期 2-3個月 (4 -5種藥物 ) , 鞏固期 9-10個 月 (2-3種藥物 ) 。治療期間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經過 2-3 周治療一般患者體溫可恢復正常 , 其他結核中毒症狀如全身不適、盜汗、納差、乏力等明顯改善。及時和充分的治療對結核性胸膜炎的痊癒尤為重要。抗結核治療及時充分 , 有利於縮短病程和提 高治癒率。

胸腔穿刺抽液治療

積極的胸腔穿刺抽液有助於縮短病程、防止胸膜肥厚、促進肺功能的恢復。一般的做法是隔日 1 次或每周 2 次胸腔穿刺抽液、直至胸腔積液完全消失。在充分化療基礎上加積極抽液近期治癒率達 100 %, 而單純化療即使是十分充分的化療其治癒率也只達80% 。 積極抽液必然減少胸膜肥厚的發生 , 胸膜肥厚的發生除了與是否積極抽液有關外 , 還決定於胸腔積液存在的時間和發病後開始治療時間,病程長,胸腔積液存在時間過久 , 胸膜肥厚發生率必然增高。

抽吸胸腔積液須準確定位 , 以免因抽液造成損傷性氣胸。需注意抽液速度需緩慢 , 抽液量視積液的多少和患者對抽液的適應程度而定 , 一般每次抽液以不超過 1500ml 為宜。抽液時需避免發 生胸膜休克 , 一旦患者出現煩躁、面色蒼白、出汗、血壓降低等不適反應 , 應立即停止抽液 , 取平臥位,輕者休息片刻即可恢復 , 個別患者需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地塞米松 5-10mg 後即可緩解。

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

腎上腺皮質激素不作為結核性胸膜炎的常規用藥。在治療結核性胸膜炎時 , 是否加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根據病情決定。

腎上腺皮質激素不作為常規使用的原因 : 腎上腺皮質激素對結核性胸膜炎的主要有益效應 , 經積極化療和積極抽吸胸腔積液都能達到,部分病例在停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時,體溫或胸腔積液有反跳現象使病程遷延,尚無肯定的防止胸膜增厚作用 , 合理化療加上積極胸腔穿刺抽液已經能有效防止胸膜增厚。

由於腎上腺皮質激素有促進胸腔積液吸收、減輕結核病中毒症狀、縮短病程作用 , 故腎上腺皮質激素可予以早期應用。下述結核性胸膜炎可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

  1. 大量胸腔積液臨床症狀特別嚴重病例 ;
  2. 多發性漿液膜炎病例 ;
  3. 並發血行播散型肺結核病例 ;
  4. 不易穿刺的胸腔積液病例 ( 如葉間積液 ) 。一 般開始用潑尼松 30-40mg/d ( 每日 1 次 ) , 晨頓服。胸腔積液明顯吸收後逐漸減量 , 每周逐漸減量,減少5~10mg,一般4~6周停藥。減藥太快或用藥時間太短,容易產生胸腔積液或結核毒性症狀的反跳。

對已有胸膜增厚病例或慢性結核性胸膜炎者則不再使用。

胸腔內給藥

  1. 抗結核藥物 結核性胸膜炎經積極的抗結核化療和積極抽液均能達到治療目的 , 不需胸腔給抗結核藥物。對慢性結核性胸膜炎有膿胸傾向及包裹性胸腔積液病例可胸腔給藥。一般以 2% 碳酸氫納胸腔沖洗後 ( 沖洗液量不超過 500ml) , 胸腔注入抗結核藥物如 : 異煙肼(INH) 0.1-0. 3g 、阿米卡星(Am)0.2-0.4g,或INH 0.1 g、 RFP 0.15g-0.3g;每周 1-3 次 , 於胸腔穿刺抽液後使用。
  2. 胸腔內注入纖溶酶製劑鏈激酶 (SK) 、尿激酶 (UK) , 能有效地降低結核性胸膜炎較薄的纖維蛋白粘連 , 對較厚的纖維素層或已機化的纖維板效果欠佳。尿激酶較鏈激酶副作用小 ,為臨床常用。

其他治療

文獻報道胸腔鏡治療結核性頑固性胸腔積液取得良好效果。

包裹性結核性胸膜炎的治療

胸腔包裹內給藥如 : INH 、 SM 、 KM 、 RFP 中的 1、2 種,3 次 / 周。如治療效果欠佳 , 可根據包裹積液的大小和積液量多少 , 考慮外科手術治療。

葉間胸膜炎的治療

葉間胸膜炎胸腔穿刺抽液困難 , 在合理化療下加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 用法同滲出性胸膜炎。如能B超定位 , 儘量抽盡液體。經積極治療仍不能吸收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中醫中藥治療

結核性胸膜炎出現毒副反應、胃腸道不適、對西藥耐藥者,可以採用中醫中藥治療。中醫辯證論治,扶正固本,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緩解西藥化療產生的副作用。

疾病預後

結核性胸膜炎經過抗結核及抽胸水治療,可治癒,同時應注意30%五年內可出現肺結核,須堅持全程、規律的抗結核治療,否則還可能會復發。反覆復發的結核性胸膜炎如療效不佳、持續胸痛時要警惕胸膜癌變的可能。

飲食注意

  1. 飲食要富於營養,宜吃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要多食含維生素多的蔬菜和水果。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動物類食品,如雞、鴨、鵝肉,瘦豬牛羊肉;植物類食品,如麵粉、豆類食物及大豆製品,食用時要煮熟煮爛,切忌生硬不易消化,不利於人體吸收。
  2. 忌食辛辣。
  3. 有煙酒嗜好者應堅決戒除。
  4. 儘量少吃或不吃海鮮,因為抗癆藥有增高血尿酸的副作用,而海鮮會加劇血尿酸增高作用。
  5. 每日按時、按量服用抗結核藥物,7-14天左右複查血常規、肝腎功能。
  6. 注意休息,加強營養,調節免疫,避免受涼;
  7. 抗結核治療要規範,在醫生指導下治療用藥要足量、足療程,不能過早停藥,一般療程應在9-12個月左右,以免發生遠期肺內和肺外結核,或在機體的抵抗力下降時有引起復發的可能。

疾病護理

  1. 避風寒、慎起居、怡情志、戒煙酒、不恣食生冷。
  2. 有發熱時,要給予退熱治療。觀察胸痛與咳嗽、呼吸的關係。若咳嗽、呼吸時胸痛加劇,則避免過多側轉翻身,增加痛苦。大量積液,呼吸困難者,取半臥位,酌情給氧。
  3. 有胸腔積液要及時抽液,抽液後要注意觀察呼吸、心率。
  4. 生活起居要有規律,根據病情最好能全休息2-3個月,再適當安排工作。注意不要過於疲勞。平時應保持精神舒暢,心情愉快,適當的身體鍛煉。
  5. 飲食宜清淡而富有營養,積液量過多時,以素半流飲食為宜。積液減少時,宜逐漸增加牛奶、雞蛋、瘦肉等營養食品。
  6. 病趨好轉,可逐漸增加活動量,但不可過勞。

併發症狀

  1. 滲出性胸膜炎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會很快發展為包裹性積液。
  2. 單純性結核性胸膜炎治療不當或未完成規定的療程,5年內約2/3的患者發生其他部位結核或重癥結核,如播散性結核肺結核、胸壁結核等。
  3. 肺內空洞及乾酪樣病變靠近胸膜部位破潰時,可引起結核性膿氣胸。
  4. 滲出性胸膜炎的胸水,如未及時治療,亦可逐漸乾酪化甚至變為膿性,成為結核性膿胸
  5. 一側胸膜肥厚形成纖維板束縛肺功能可並發對側肺氣腫,亦可導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甚至心肺功能衰竭。

專家觀點

  1. 結核性胸膜炎診斷明確後要規律的抗結核治療,療程一般在12個月左右。
  2. 在疾病早期,有胸腔積液,可積極抽胸水治療,每周2-3次或行胸腔插管,引流積液,但要注意首次放液的速度不能過快,量一般不超過1000ml。
  3. 有高熱、胸悶、咳嗽等症狀要及時對症處理。
  4. 抗結核治療期間,每月要複查血常規和肝腎功能,2-3個月胸部X線檢查或CT檢查。
  5. 如果形成包裹性胸腔積液,影響肺功能,在抗結核治療6個月後可考慮外科手術。
  6. 如果形成結核性膿胸或支氣管胸膜瘺,可考慮外科治療。
  7. 對於難以控制的胸腔積液,應除外其他疾病,考慮是否有耐藥可能,做結核菌的培養和藥物敏感性試驗,調整抗結核藥物。

視頻

你知道什麼是結核性胸膜炎嗎?

視頻

什麼是結核性胸膜炎結核性胸膜炎如何治療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