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縮筋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文學名: 縮筋草
拉丁學名: Phalaenopsis aphrodite Rchb. f.
別 稱 : 蝶蘭、台灣蝴蝶蘭
界 : 植物界
亞 界 : 綠色植物亞界
總 門 : 輪藻總門
門 : 木賊門(有胚植物門)
綱 : 木蘭綱(被子植物綱)
亞 綱 : 百合亞綱
目 : 天門冬目
亞 目 : 茄亞目
科 : 蘭科
屬 : 蝴蝶蘭屬
種 : 蝴蝶蘭

縮筋草(Phalaenopsis aphrodite Rchb. F.)為蘭科蝴蝶蘭屬,原產於亞熱帶雨林地區,為附生性蘭花。

縮筋草白色粗大的氣根露在葉片周圍,除了具有吸收空氣中養分的作用外,還有生長和光合作用

新春時節,蝴蝶蘭植株從葉腋中抽出長長的花梗,並且開出形如蝴蝶飛舞般的花朵,

深受花迷們的青睞,素有「洋蘭王后」之稱。

分布在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及中國台灣[1]

形態特徵

莖很短,常被葉鞘所包。葉片稍肉質,常3-4枚或更多,上面綠色,背面紫色,

橢圓形,長圓形或鐮刀狀長圓形,長10-20厘米,寬3-6厘米,先端銳尖或鈍,基部楔形或有時歪斜,具短而寬的鞘。

花序側生於莖的基部,長達50厘米,不分枝或有時分枝;花序柄綠色,粗4-5毫米,

被數枚鱗片狀鞘;花序軸紫綠色,多少回折狀,常具數朵由基部向頂端逐朵開放的花;

花苞片卵狀三角形,長3-5毫米;花梗連同子房綠色,纖細,長2.5-4.5厘米;

花白色,美麗,花期長;中萼片近橢圓形,長2.5-3厘米,寬1.4-1.7厘米,先端鈍,

基部稍收狹,具網狀脈;側萼片歪卵形,長2.6-3.5厘米,寬1.4-2.2厘米,先端鈍,

基部收狹並貼生在蕊柱足上,具網狀脈;花瓣菱狀圓形,長2.7-3.4厘米,寬2.4-3.8厘米,

先端圓形,基部收狹呈短爪,具網狀脈;唇瓣3裂,基部具長約7-9毫米的爪;側裂片直立,

倒卵形,長2厘米,先端圓形或銳尖,基部收狹,具紅色斑點或細條紋,在兩側裂片之間和中裂片基部相交處具1枚黃色肉突;

中裂片似菱形,長1.5-2.8厘米,寬1.4-1.7厘米,先端漸狹並且具2條長8-18毫米的卷鬚,基部楔形;

蕊柱粗壯,長約1厘米,具寬的蕊柱足;花粉團2個,近球形,每個劈裂為不等大的2爿。

花期4-6月。[2]

地理分布

縮筋草是在1750年發現的,迄今已發現七十多個原生種,大多數產於潮濕的亞洲地區,

自然分布於阿隆姆緬甸印度洋各島、馬來半島、南洋群島、

菲律賓以至台灣等低緯度熱帶海島。台東的武森永一帶森林及綠島所產的蝴蝶蘭最著名。

但由於森林砍伐與採集過度,資源明顯減少。

中國台灣(恆春半島、蘭嶼、台東)和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台灣出產最多。

生長環境

縮筋草喜高溫、高濕度、通風透氣的環境;不耐澇,耐半陰環境,

忌烈日直射,忌積水,畏寒冷,生長適溫為22~28℃,越冬溫度不低於15℃。

品種介紹

縮筋草品種-紅花系列

大型紅花向來是蝴蝶蘭的主要品種,目前國內市場上的紅花占有率在八成以上,

儘管品種繁多,但主流品種仍是一些經典的老品種,

如「巨寶紅玫瑰」(Dtps.JiuhbaoRedRose)、「火鳥」(Dtps.SogoBeach)、「紅」(Dtps.BenYuStar「RedDragon」)等。

「v31」是最早的蝴蝶蘭分生苗,曾經是蝴蝶蘭市場上供應量最多的品種,

近年由於利潤空間逐步縮小,加上消費者對其產生審美疲勞,

開始逐步退出主流市場。近年興起的紅花品種有「大辣椒

(P.BigChili)、「內山姑娘」(Dtps.NeyShanGuNiang)和「光芒四射」.

「巨寶紅玫瑰」:學名Dtps.JiuhbaoRedRose,深紅花,花朵寬10.5厘米,花梗高62厘米。

「火鳥」:學名Dtps.SogoBeach,大朵紅花,花朵寬11厘米,花梗高53厘米。

「紅龍」:學名Dtps.BenYuStar「RedDragon」,花梗長,花序排列良好,

並且每箭花朵最多可達20多個,花形大,花朵直徑最大可達15厘米,顏色紅艷,符合了國內消費者的要求。

「大辣椒」:學名P.BigChili,深紅大花,花徑10.5厘米,梗高60厘米,顏色佳,花序好。

「內山姑娘」:學名Dtps.NeyShanGuNiang,深紅、多花、排序整齊,花徑12厘米,花梗高50厘米。

「光芒四射」:花莖12.2厘米,花梗45——53厘米,花色奇特,

厚實的花瓣穿插着一道道呈放射狀的條紋,紅底白絲,美艷非常;

花株一般有12朵花,花期長不容易凋謝,可望成為年宵花的生力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