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羅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羅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英語:Robert Francis "Bobby" Kennedy,1925年11月20日-1968年6月6日),美國政治人物,也常以他的英文縮寫RFK稱呼他。他是民主黨員,曾任美國司法部長、紐約州國會參議員,為現代美國自由主義的標誌性人物。他的兄長是第35任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1963年遇刺身亡。羅伯特曾參與1968年美國總統選舉的民主黨黨內初選,但在同年遇刺身亡,天主教徒。

古希臘時期,君士坦丁堡被稱為拜占庭,拜占庭帝國之名便來源於此[1]。拜占庭帝國從來不是這個國家的國名,只是史學界為了區分同時存在的「神聖羅馬帝國」而對東羅馬帝國的一個稱呼,也是對東羅馬帝國典型的希臘文化特點[2]的概括。

簡介

羅伯特·肯尼迪出生於1925年11月20日,出生地為馬薩諸塞州布魯克林。是政治家,商業家約瑟夫·帕特里克·肯尼迪(1888-1969)的第七個孩子,他的哥哥為小約瑟夫·P·肯尼迪(1915-1944)和第35任美國總統約翰·菲茨傑拉爾德·肯尼迪 (1917-1963),幼弟為已故美國參議院議員愛德華·肯尼迪(1932-2009)。

波比的父親老約瑟夫是一位富裕的商人,亦為民主黨愛爾蘭籍天主教黨員的典範。1940年卸任駐英國大使後,他開始將他的注意力放在他的大兒子小約瑟夫身上,希望他能進入政界並且可以被選為總統。但是小約瑟夫在二戰中犧牲,之後他將希望放在了他的第二個兒子傑克身上。這位擁有財富,社會關係和野心的父親在這個家族的政治野心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1927年9月,肯尼迪家族搬家至紐約的里弗代爾,兩年之後,他們家搬至紐約布朗克斯維爾東北處。波比和他的家族夏天待在馬薩諸塞州海恩尼斯港,聖誕和復活節待在他們的位於佛羅里達州棕櫚灘的冬日之居。從幼兒園到小學二年級他就讀於里弗代爾的公立小學,三年級至五年級(包括重讀的三年級)是在布朗克斯維爾的學校,六年級是在里弗代爾的一所私立男校。

在1938年3月,當他12歲時,波比和他的母親和他的最小的四個兄弟姐妹前去英國(他的父親是時任美國駐英國大使)。他七年級是在倫敦的一所私立男校就讀。在1939年,也就是戰爭爆發前,他返回了美國。

在1939年9月,波比在聖保羅中學(St. Paul's School)(一所位於新罕布什爾州康科德的精英預備學校)讀八年級。但是兩個月後,他從聖保羅中學轉到朴次茅斯隱修會學校(一所位於羅得島州朴次茅斯的本篤會天主教寄宿學校),在這裡他度過了八年級至十年級的時光。在1942年9月,波比轉到米爾頓學院(一所位於馬薩諸塞州米爾頓的寄宿學校),在這裡,他讀到了十二年級。

視頻

羅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 相關視頻

號稱永不淪陷之城——君士坦丁堡的隕落
揭秘拜占庭帝國的興衰,君士坦丁堡迎來全新時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