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羅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羅俊
出生 1956年11月
湖北仙桃
國籍 中國
職業 教授
知名於 任中山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知名作品扭秤調製法檢驗光子靜止質量上限
萬有引力常數G的精確測量

羅俊[1] 湖北仙桃人,理學博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82年畢業於華中工學院物理化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後留校任教。
1985年華中工學院研究生畢業,獲中山大學理學碩士學位。
1994年任華中理工大學教授。1999年獲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理學博士學位。
長期從事引力實驗與精密測量物理研究,開展了牛頓萬有引力常數G的精確測量,實驗結果被國際科技數據委員會(CODATA)
基本物理常數任務組收錄;開展了光子靜止質量的實驗檢驗,實驗結果被國際粒子物理數據組(PDG)收錄;開展了亞毫米範圍牛頓反平方定律的實驗檢驗,實驗結果得到國際同行認可;與他人合作開展了宏觀旋轉物體等效原理的實驗檢驗等基礎科學研究。[2]

人物經歷

1982年,羅俊畢業於華中工學院物理化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後留校任教。
1985年,從華中工學院研究生畢業,當時該校沒有理論物理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羅俊到中山大學完成畢業論文答辯,由中山大學代為授予理學碩士學位。 [3]
1994年,任華中理工大學教授。
1999年,獲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固體地球物理學專業理學博士學位,師從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學專家許厚澤院士。 [4]
2001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第四批特聘教授。 [5]
2002年,羅俊博士論文《萬有引力常數G的精確測量(英文)》獲選為2002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6]
2010年7月,任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2013年7月,任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
2015年1月,任中山大學黨委常委、校長。
2017年4月,任中山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1-2]

主要成就

羅俊長期從事引力實驗的精密測量物理研究。建立實驗裝置和研究平台,解決了精密扭秤特性研究、高靈敏度低噪聲扭秤系統研製、實驗背景場的監測等問題,使萬有引力常數G值的相對測量精度達到130ppm。進一步解決了球面間距高精度測量和扭絲滯彈性效應直接測量等問題,使G值的測量精度達到26ppm。驗證了牛頓反平方定律在作用程大於66微米範圍內的正確性,否定弱電統一破缺能量標度為1TeV時可能存在兩個額外空間維度的ADD理論預言。給出了宇宙磁場矢勢模型依賴的光子靜止質量上限為1.5×10-52克。主持實驗並表明在1.6×10-7的相對精度內宏觀旋轉物體等效原理仍然成立。研製的空間加速度計成功進行衛星搭載飛行實驗。 從1986年開始的近10年,羅俊長期華中科技大學喻家山人防山洞內的實驗室工作。1998年,羅俊團隊取得了105ppm(ppm:百萬分之一)相對精度的測G結果。2009年,團隊將G的測量精度提高到26ppm,成為國際上精度優於50ppm的七個結果之一。這一實驗結果被國際科技數據委員會推薦的CODATA值所收錄,並以華中科技大學英文縮寫HUST命名為HUST-09。近10年後,羅俊團隊採用扭秤周期法和扭秤角加速度反饋法兩種獨立的方法測G,給出了當時國際上最高精度的G值,相對不確定度優於12ppm,實現對國際頂尖水平的趕超,該測G結果於2018年8月31日在Nature雜誌刊發。[7] 2000年,羅俊注意到國家對精密重力測量技術的迫切需求後,帶團隊啟動空間加速度計研究。6年後,羅俊團隊研製的空間簧片加速度計成功通過搭載飛行驗證,為中國自主研發重力測量衛星打下堅實基礎。2005年,羅俊團隊開始冷原子干涉重力測量實驗,他們研製的冷原子干涉重力儀分辨率已居於國際先進水平。 [8]

承擔項目

「973計劃」(含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

立項年份 項目名稱 項目首席科學家
2003年 基於弱力測量平台的引力及相關物理規律研究 羅俊
2009年 基於精密測量物理的引力及相關物理規律研究 羅俊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項目名稱 項目類別 研究期限 資助機構
用差動加速度法探測中程力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1990年至1992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9]
電磁引力靜平衡法測量萬有引力常數G 面上項目 1994年至1996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相對論與引力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1995年至1997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萬有引力常數G的精確測量及相關理論問題研究 重點項目 1999年至2002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用精密扭秤檢驗光子靜質量上限 面上項目 2001年至2003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引力實驗與理論研究 創新研究群體項目 2002年至2007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10]
角加速度法測量萬有引力常數G的關鍵技術和實驗裝置研究 專項基金項目 2010年至2012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11]

科研成果獎勵

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2006年 扭秤調製法檢驗光子靜止質量上限 湖北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2018年 萬有引力常數G的精確測量 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項目負責人)[12]
2018年 高精度冷原子絕對重力儀研製 華中科技大學重大學術進展

學術論著

羅俊博士學習期間,在SCI收錄期刊發表論文20篇。截至2009年12月,羅俊發表的論文被SCI收錄90餘篇。

代表性著作

Tu, L.-C., Luo, J., & Gillies, G. T. (2004). The mass of the photon.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68(1), 77–130. doi: 10.1088/0034-4885/68/1/r02 [22] Luo, J., Tu, L.-C., Hu, Z.-K., & Luan, E.-J. (2003). New Experimental Limit on the Photon Rest Mass with a Rotating Torsion Balance.Physical Review Letters,90(8). doi: 10.1103/physrevlett.90.081801 [23] Tu, L.-C., Guan, S.-G., Luo, J., Shao, C.-G., & Liu, L.-X. (2007). Null Test of Newtonian Inverse-Square Law at Submillimeter Range with a Dual-Modulation Torsion Pendulum.Physical Review Letters,98(20). doi: 10.1103/physrevlett.98.201101 [24] Luo, J., Liu, Q., Tu, L.-C., Shao, C.-G., Liu, L.-X., Yang, S.-Q., … Zhang, Y.-T. (2009). Determination of the Newtonian Gravitational ConstantGwith Time-of-Swing Method.Physical Review Letters,102(24). doi: 10.1103/physrevlett.102.240801 [25] Li, Q., Xue, C., Liu, J.-P., Wu, J.-F., Yang, S.-Q., Shao, C.-G., … Luo, J. (2018). Measurements of the gravitational constant using two independent methods.Nature,560(7720), 582–588. doi: 10.1038/s41586-018-0431-5 [26]

羅俊指導的博士生胡忠坤、塗良成的論文分別獲評2003、2008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塗良成的一篇論文被羅俊修改了17次才通過。 羅俊不僅精心指導學生,還站在實驗室未來發展的高度,為學生們開闢新的發展研究方向。從引力實驗到周澤兵的精密重力測量、胡忠坤的冷原子物理、再到塗良成的重力梯度測量等,在他的扶持下,這幾名學生都快速成長為中心新一代的學術帶頭人。

教育理念

羅俊認為,大學的基本職責是本科人才培養,本科人才培養工作要關注絕大多數學生,要確保絕大多數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頂層規劃對於本科教學十分重要,專業建設要有整體規劃,要確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建立與定位相適應的培養方案,建設與培養方案一致的核心課程體系。他要求本科教學工作要規範有序,要強化教學基本建設。 羅俊認為,博士生的培養質量關鍵在於導師,「一流的大學用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導師是否優秀直接決定了學生是否優秀。因此,他認為提高博士生的培養質量,首先必須提高教師隊伍質量,核心是師德師風建設。其次,嚴師出高徒,提高博士生培養質量還必須狠抓培養過程。要讓博士生在四到五年的學習過程中,經歷完整、嚴格的科研學術訓練,強化學生的原創探索意識和獨立創新能力。

2015年羅俊擔任中山大學校長以來,學校開展了一系列院系調整,其中以珠海校區為主建設了16個涉海院系。羅俊表示,中山大學建設「海洋學科群」是「天時地利人和」。[13]

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2000年 中國科學院院長獎學金特別獎
2009年12月 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物理學部)
2018年1月 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

社會任職

時間 職務
2004年11月 中國物理學會引力與相對論天體物理分會常務副理事長
2016年3月 第七屆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
2017年7月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
2018年1月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018年9月 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委員會副主席
2018年12月 第二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委員

人物評價

羅俊治學嚴謹,攻堅克難,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多年在艱苦環境下潛心鑽研業務,有關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並運用到重要領域。他事業心責任感強,勤奮認真,處事公正,性格直率,敢於發表意見,尊重集體決策,對自己要求嚴格,擔任中山大學校長是合適的。[14]
(時任中組部幹部三局局長喻雲林評) 羅俊團隊的工作非常傑出,為獲得準確G值做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擁有羅俊、他的團隊和這樣一個出色的實驗室是中國的驕傲。

視頻

中山大學校長羅俊教授致辭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