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羅密歐與朱麗葉·第一幕 第四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羅密歐與朱麗葉·第一幕 第四場出自於莎士比亞的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and Juliet)。此戲劇因其知名度而常被誤稱為威廉·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實為《麥克白》、《奧賽羅》、《李爾王》及《哈姆雷特》)。該劇講述意大利貴族凱普萊特女兒朱麗葉與蒙太古的兒子羅密歐誠摯相愛,誓言相依,但因兩家世代為仇而受到阻撓,雖是一齣悲劇,但兩個青年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本身卻不可悲。他們不僅彼此相愛,而且大膽追求他們的愛情.不惜以命拼爭。他們的愛情力量使他們敢於面對家族的仇恨,敢於向生活中的[[[障阻]]挑戰。他們為了追求新的生活模式。不怕做贖罪的羔羊,因而他們的死亡雖是生命的終結,卻在道德上取得了勝利。終於使兩個敵對的家族言歸於好。許多學者和評論家從這個意義上稱這齣戲是樂觀主義的悲劇,也就是人們慣說的悲喜劇。[1]

第四場同前。街道

➤ 羅密歐、茂丘西奧、班伏里奧及五六人或戴假面或持火炬上。

羅密歐 怎麼!我們就用這一番話作為我們的進身之階呢,還是就這麼昂然直入,不說一句道歉的話?

班伏里奧 這種虛文俗套,現在早就不流行了。我們用不着蒙着眼睛的丘匹德,背着一張花漆的木弓,像個稻草人似的去嚇那些娘兒們;也用不着跟着提示的人一句一句念那從書上默誦出來的登場白;隨他們把我們認做什麼人,我們只要跳完一回舞,走了就完啦。

羅密歐 給我一個火炬,我不高興跳舞。我的陰沉的心需要着光明。

茂丘西奧 不,好羅密歐,我們一定要你陪着我們跳舞。

羅密歐 我實在不能跳。你們都有輕快的舞鞋;我只有一個鉛一樣重的靈魂,把我的身體緊緊地釘在地上,使我的腳步不能移動。

茂丘西奧 你是一個戀人,你就借着丘匹德的翅膀,高高地飛起來吧。

羅密歐 他的羽鏃已經穿透我的胸膛,我不能借着他的羽翼高翔;他束縛住了我整個的靈魂,愛的重擔壓得我向下墜沉,跳不出煩惱去。

茂丘西奧 愛是一件溫柔的東西,要是你拖着它一起沉下去,那未免太難為它了。

羅密歐 愛是溫柔的嗎?它是太粗暴、太專橫、太野蠻了;它像荊棘一樣刺人。

茂丘西奧 要是愛情虐待了你,你也可以虐待愛情;它刺痛了你,你也可以刺痛它;這樣你就可以戰勝了愛情。給我一個面具,讓我把我的尊容藏起來;(戴假面)噯喲,好難看的鬼臉!再給我拿一個面具來把它罩住吧。也罷,就讓人家笑我丑,也有這一張鬼臉替我遮羞。

班伏里奧 來,敲門進去;大家一進門,就跳起舞來。

羅密歐 拿一個火炬給我。讓那些無憂無慮的公子哥兒們去賣弄他們的舞步吧;莫怪我說句老氣橫秋的話,我對於這種玩意兒實在敬謝不敏,還是作個壁上旁觀的人吧。

茂丘西奧 胡說!要是你已經沒頭沒腦深陷在戀愛的泥沼里——恕我說這樣的話——那麼我們一定要拉你出來。來來來,我們別白晝點燈浪費光陰啦!

羅密歐 我們並沒有白晝點燈。

茂丘西奧 我的意思是說,我們耽誤時光,好比白晝點燈一樣。我們沒有惡意,我們還有五個官能,可以有五倍的觀察能力呢。

羅密歐 我們去參加他們的舞會也無惡意,只怕不是一件聰明的事。

茂丘西奧 為什麼?請問。

羅密歐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

茂丘西奧 我也做了一個夢。

羅密歐 好,你做了什麼夢?

茂丘西奧 我夢見做夢的人老是說謊。

羅密歐 一個人在睡夢裡往往可以見到真實的事情。

茂丘西奧 啊!那麼一定春夢婆來望過你了。

班伏里奧 春夢婆!她是誰?

茂丘西奧 她是精靈們的穩婆;她的身體只有郡吏手指上一顆瑪瑙那麼大;幾匹螞蟻大小的細馬替她拖着車子,越過酣睡的人們的鼻樑,她的車輻是用蜘蛛的長腳作成的;車篷是蚱蜢的翅膀;挽索是小蜘蛛絲,頸帶如水的月光;馬鞭是蟋蟀的骨頭;韁繩是天際的遊絲。替她駕車的是一隻小小的灰色的蚊蟲,它的大小還不及從一個貪懶丫頭的指尖上挑出來的懶蟲的一半。她的車子是野蠶用一個榛子的空殼替她造成,它們從古以來,就是精靈們的車匠。她每夜驅着這樣的車子,穿過情人們的腦中,他們就會在夢裡談情說愛;經過官員們的膝上,他們就會在夢裡打躬作揖;經過律師們的手指,他們就會在夢裡伸手討訟費;經過娘兒們的嘴唇,她們就會在夢裡跟人家接吻,可是因為春夢婆討厭她們嘴裡吐出來的糖果的氣息,往往罰她們滿嘴長着水泡。有時奔馳過廷臣的鼻子,他就會在夢裡尋找好差事;有時她從捐獻給教會的豬身上拔下它的尾巴來,撩撥着一個牧師的鼻孔,他就會夢見自己又領到一份俸祿;有時她繞過一個兵士的頸項,他就會夢見殺敵人的頭,進攻、埋伏、銳利的劍鋒、淋漓的痛飲——忽然被耳邊的鼓聲驚醒,咒罵了幾句,又翻了個身睡去了。就是這一個春夢婆在夜裡把馬鬣打成了辮子,把懶女人的齷齪的亂髮烘成一處處膠粘的硬塊,倘然把它們梳通了,就要遭逢禍事;就是這個婆子在人家女孩子們仰面睡覺的時候,壓在她們的身上,教會她們怎樣養兒子;就是她——

羅密歐 得啦,得啦,茂丘西奧,別說啦!你全然在那兒痴人說夢。

茂丘西奧 對了,夢本來是痴人腦中的胡思亂想;它的本質像空氣一樣稀薄;它的變化莫測,就像一陣風,剛才還在向着冰雪的北方求愛,忽然發起惱來,一轉身又到雨露的南方來了。

班伏里奧 你講起的這一陣風,不知把我們自己吹到哪兒去了。人家晚飯都用過了,我們進去怕要太晚啦。

羅密歐 我怕也許是太早了;我仿佛覺得有一種不可知的命運,將要從我們今天晚上的狂歡開始它的恐怖的統治,我這可憎恨的生命,將要遭遇慘酷的夭折而告一結束。可是讓支配我的前途的上帝指導我的行動吧!前進,快活的朋友們!

班伏里奧 來,把鼓擂起來。(同下。)[2]

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詩人。1564年4月23日,出生於英國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鎮。1571年—1579年,進入斯特拉福文法學校讀書。1587年,開始演員生涯,並開始嘗試寫劇本。1591年,創作的戲劇《亨利六世中篇》《亨利六世下篇》首演。1592年,創作的戲劇《查理三世》首演。1595年,創作的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仲夏夜之夢》首演。1596年,創作的戲劇《威尼斯商人》首演。 1601年,創作的戲劇《哈姆雷特》首演,引起文壇關注。1603年,創作的戲劇《奧賽羅》首演。1605年,創作的戲劇《李爾王》首演。1606年,創作的戲劇《麥克白》首演。1614年,離開倫敦,返回故鄉。1616年4月23日,在故鄉去世。[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