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羅密歐與朱麗葉·第三幕 第四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羅密歐與朱麗葉·第三幕 第四場出自於莎士比亞的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and Juliet)。此戲劇因其知名度而常被誤稱為威廉·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實為《麥克白》、《奧賽羅》、《李爾王》及《哈姆雷特》)。該劇講述意大利貴族凱普萊特女兒朱麗葉與蒙太古的兒子羅密歐誠摯相愛,誓言相依,但因兩家世代為仇而受到阻撓,雖是一齣悲劇,但兩個青年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本身卻不可悲。他們不僅彼此相愛,而且大膽追求他們的愛情.不惜以命拼爭。他們的愛情力量使他們敢於面對家族的仇恨,敢於向生活中的[[[障阻]]挑戰。他們為了追求新的生活模式。不怕做贖罪的羔羊,因而他們的死亡雖是生命的終結,卻在道德上取得了勝利。終於使兩個敵對的家族言歸於好。許多學者和評論家從這個意義上稱這齣戲是樂觀主義的悲劇,也就是人們慣說的悲喜劇。[1]

第四場同前·凱普萊特家中一室

➤ 凱普萊特、凱普萊特夫人及帕里斯上。

凱普萊特 伯爵,舍間因為遭逢變故,我們還沒有時間去開導小女;您知道她跟她那個表兄提伯爾特是友愛很篤的,我也非常喜歡他;唉!人生不免一死,也不必再去說他了。現在時間已經很晚,她今夜不會再下來了;不瞞您說,倘不是您大駕光臨,我也早在一小時以前上了床啦。

帕里斯 我在你們正在傷心的時候來此求婚,實在是太冒昧了。晚安,伯母;請您替我向令嬡致意。

凱普萊特夫人 好,我明天一早就去探聽她的意思;今夜她已經懷着滿腔的悲哀關上門睡了。

凱普萊特 帕里斯伯爵,我可以大膽替我的孩子作主,我想她一定會絕對服從我的意志;是的,我對於這一點可以斷定。夫人,你在臨睡以前先去看看她,把這位帕里斯伯爵向她求愛的意思告訴她知道;你再對她說,聽好我的話,叫她在星期三——且慢!今天星期幾?

帕里斯 星期一,老伯。

凱普萊特 星期一!哈哈!好,星期三是太快了點兒,那麼就是星期四吧。對她說,在這個星期四,她就要嫁給這位尊貴的伯爵。您來得及準備嗎?您不嫌太匆促嗎?咱們也不必十分鋪張,略為請幾位親友就夠了;因為提伯爾特才死不久,他是我們自己家裡的人,要是我們大開歡宴,人家也許會說我們對去世的人太沒有情分。所以我們只要請五、六個親友,把儀式舉行一下就算了。您說星期四怎樣?

帕里斯 老伯,我但願星期四便是明天。

凱普萊特 好,你去吧;那麼就是星期四。夫人,你在臨睡前先去看看朱麗葉,叫她預備預備,好作起新娘來啊。再見,伯爵。喂!掌燈!時候已經很晚了,等一會兒我們就要說時間很早了。晚安!(各下。)[2]

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詩人。1564年4月23日,出生於英國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鎮。1571年—1579年,進入斯特拉福文法學校讀書。1587年,開始演員生涯,並開始嘗試寫劇本。1591年,創作的戲劇《亨利六世中篇》《亨利六世下篇》首演。1592年,創作的戲劇《查理三世》首演。1595年,創作的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仲夏夜之夢》首演。1596年,創作的戲劇《威尼斯商人》首演。 1601年,創作的戲劇《哈姆雷特》首演,引起文壇關注。1603年,創作的戲劇《奧賽羅》首演。1605年,創作的戲劇《李爾王》首演。1606年,創作的戲劇《麥克白》首演。1614年,離開倫敦,返回故鄉。1616年4月23日,在故鄉去世。[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