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羅德·霍夫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羅德·霍夫曼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羅德·霍夫曼

國籍: 美國

職業: 化學家、詩人、作家、教師

主要成就: 1981年獲諾貝爾化學獎

羅德·霍夫曼(1937年7月18日-),美國化學家,業餘詩人,化學科普作家。1981年獲諾貝爾化學獎。現任教於康奈爾大學[1]

經歷

羅德·霍夫曼(Roald Hoffmann),生於波蘭(今烏克蘭)佐洛喬夫,1981年因為通過前線軌道理論和分子軌道對稱守恆原理來解釋化學反應的發生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教育經歷

霍夫曼在1955年畢業於紐約市Stuyvesant高中,獲得西屋科學獎學金。

1958 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大學藝術學學士學位。

1960年在哈佛大學獲得文學碩士,在哈佛工作期間獲哲學博士

1965年來到康奈爾大學任教,並一直在那裡,成為名譽教授。霍夫曼還曾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和龍特技術大學講學,擔任瑞典科學研究協會講座教授。

諾貝爾化學獎

1981年,霍夫曼因為通過分子軌道對稱守恆原理來解釋化學反應的發生而與福井謙一分享諾貝爾化學獎。

分子軌道對稱守恆原理是憑藉軌道對稱性來判斷周環反應產物立體化學性質的一套規則,由伍德沃德和霍夫曼於1965年提出。它主要用於分析電環化反應、環加成反應和σ遷移反應,運用前線軌道理論和能級相關理論來分析周環反應,總結出其立體選擇性規則,並根據這些規則判斷周環反應是否可以進行,以及反應的立體化學特徵。

分子軌道對稱守恆原理認為:化學反應是分子軌道進行重組的過程。在協同反應中,由原料到產物,分子軌道的對稱性始終不變,是守恆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用最低的能量形成反應中的過渡態。符合分子軌道對稱守恆原理的反應途徑被稱為是"對稱性允許"的,不符合該原理的反應途徑則被稱為是"對稱性禁阻"的。用擴展休克爾方法進行的理論計算支持了該原理所進行的預測,但在某些特殊情況(如施加應力)下,得到的產物不符合分子軌道對稱守恆原理。

前線軌道理論是福井謙一賴以成名的理論,這一理論將分子周圍分布的電子云根據能量細分為不同能級的分子軌道,福井認為有電子排布的,能量最高的分子軌道(即最高占據軌道HOMO)和沒有被電子占據的,能量最低的分子軌道(即最低未占軌道LUMO)是決定一個體系發生化學反應的關鍵,其他能量的分子軌道對於化學反應雖然有影響但是影響很小,可以暫時忽略。HOMO和LUMO便是所謂前線軌道。

福井提出,通過計算參與反應的各粒子的分子軌道,獲得前線軌道的能量、波函數相位、重疊程度等信息,便可以相當滿意地解釋各種化學反應行為,對於一些經典理論無法解釋的行為,應用前線軌道理論也可以給出令人滿意的解釋。前線軌道理論簡單、直觀、有效,因而在化學反應、生物大分子反應過程、催化機理等理論研究方面有着廣泛的應用。

與中國的溝通

霍夫曼也曾培養了華人學生並與他們合作。他的專著《固體與表面》,就是由他的學生李靜等譯成中文在中國出版。

霍夫曼教授在該書前致中國讀者中寫到:我非常高興地歡迎你們踏入固體和表面的世界。長期以來,這個領域,…與分子相脫節。在本書中我所盡力去做的是定性地說明如何運用前線軌道的概念對擴展材料進行分析。這種概念在分子有機和無機化學中已證明是非常有用的。我的目的是向你們提供一種相通的思考方法,因而我們能基於同一觀點研究所有物質,從最簡單的分子到最複雜的固體。

汶川地震後,霍夫曼還與布萊恩艾倫發行了韋唯歌曲《愛的奉獻》的英文版。從這個項目的所得款項捐贈給四川地震的受災群眾。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