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羅馭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羅馭雄

來自搜狗網的圖片

中文名字:

羅馭雄,字丹光,曾用名羅大剛,1895年9月出生,湖南省安化縣伏口鎮(今屬漣源市)人[1]。1983年病逝於武漢,享年89歲。

國 籍 :中國

逝世日期:1983

性 別 :男

中文名 :羅馭雄

出生日期:1895

目錄

1生平經歷

2民國時期

1生平經歷

羅馭雄(1895-1983),字丹光,曾用名羅大剛,1895年9月出生,湖南省安化縣伏口鎮(今屬漣源市)人。家境苦寒,靠其父辛苦耕種及母親製作手工藝品維持生活。


羅馭雄1903年入私塾,1909年轉安化縣立高等小學,四年後畢業馭雄。1913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與毛澤東、蔡和森何叔衡等同學,且交往甚密,

常聚集縱論國事,探求真理。1918年春從一師畢業,次年考入國立廣東高等師範文史系。1921年10月在校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後改為國民黨。

1922年,由同學蔡和森介紹跨黨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並受託秘密推銷《嚮導》周刊和塔斯社新聞。其間與壬紹佑、阮紹元等組織「民權社」,發行《民權周刊》,宣傳民主革命[2]

1923年秋,羅考入國立北京師範大學史地研究班,受孫中山面示以學生身份從事青年運動。次年任北師大學生自治會主席和總幹事,旋當選為國民黨

北平特別市黨部第一屆執行委員會常委。11月,孫中山北上,成立國民會議促成會宣傳委員會,羅任宣傳委員,公開國民黨員身份,負責聯繫中國共產黨

和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3月,孫中山逝世,羅任治喪委員會第十一組副主任,在葬禮上扶靈執佛,手持國民黨黨旗開道,以示繼承中山先生遺志。6

月,北京20萬市民在天安門舉行反帝遊行,羅主持大會並負責總領隊指揮。會後因國民黨加緊對跨黨左派的陷害,乃由李大釗介紹離京赴安徽大學任教[3]

1926年,孫傳芳派兵搜捕國民黨員,安徽亦不能立足,遂應聘回鄉講學,旋任省立一中校長。翌年,教育當局合併九所省立中學和幾所私立中學為湖南省

立聯合高級中學,羅出任校長,李維漢為黨義教員。該校實行男女同班,校舍區劃冠以「馬克思區」「列寧區」「中山區」,實施革命的新教育,在當時

產生積極影響。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羅率全校師生員工兩千餘人通電反蔣。長沙馬日事變後又發表宣言,歷數反革命破壞學校罪行,並設法

掩護李維漢脫險,該校因此被勒令停辦。

1928年春,羅受邀赴滬,途經南京時遭蔣介石特務抓捕,囚禁於白駕洲監獄。獄中患病,得保監外就醫,乃返湘,旋應聘武漢大學任教。1929年,再次應

聘安徽大學任教。1931年受唐生智之邀,往返於滬湘鄂之間,聯絡倒蔣。次年寧粵合議成功,改組南京政府,羅復應唐之邀任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主任秘

書數年。為發展桑梓教育,羅於1938年春回鄉,在梅城創辦安化臨時中學(後改為英武中學),並聘請了中共黨員吳襄、熊邵安、劉岳雲等人來校任教,

支持和掩護共產黨組織的地下活動,使該校成為聲名遠揚的「紅色學府」。

新中國成立前夕,羅積極投身社會活動,並致信毛澤東,請求為新社會工作。毛澤東先後兩次回信,對此予以鼓勵,並建議「工作或學習,均以就近從事

為宜」。1950年6月,羅任湖南人民軍政委員會參議室參議。1951年3月被誣入獄,1952年10月以「惡霸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1957年5月改判教育釋

放,爾後赴武漢大學任教。1981年撤銷兩次錯判並恢復名譽,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


羅馭雄1983年病逝於武漢,享年89歲。

2民國時期

在湖南省立一師求學時,與毛澤東同年級,二人過往較密。民國11年,在廣東高等師範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並由孫中山推薦加入國民黨。受同學蔡

和森委託,在校推銷《嚮導》周刊和塔斯社新聞。並與壬紹佑、阮紹元等組織「民權社」,發行《民權周刊》,宣傳民主革命。秋,考入北京師範大學史

地研究班,以學生身份從事青年運動。民國13年,任北師大學生自治會主席和總幹事。旋當選為國民黨北平特別市黨部第一屆執行委員會常委。11月,孫

中山北上,成立國民會議促成會宣傳委員會,羅任宣傳委員,公開國民黨員身份,負責與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青年團之聯繫。民國14年3月孫中山在北

京逝世時,羅任治喪委員會第十一組副主任。6月,北京20萬市民在天安門舉行反帝遊行大,他主持大會並負責總領隊指揮。後國民黨內西山會議派加緊

對跨黨左派和C.P和C.Y同志的陷害,羅不宜再在北京活動,經李大到、張貼惠介紹去安徽大學任教。民國15年,孫傳芳派兵在安慶搜捕國民黨員,羅乃應

聘回鄉講學,旋任省立一中校長。翌年,並九所省立中學和幾所私立中學為湖南省立聯合高級申學,羅任校長,李維漢為黨義教員。學校由校長、教務

長、總務長以及教職工、學生、黨團組織代表組成行政管理委員會,實行男女同班,校舍區劃冠以「馬克思區」、「列寧」、「中山區」,實用革命的新

教育,在當時產生積極影響。「四一二」政變,羅率全校師生員工二千餘人通電反蔣。「馬日事變」,又發表宣言,歷數反革命破壞學校罪行,並設法掩

護李維漢脫險。由是,高級中學被迫停辦。羅於次年春去滬,途經南京時,遭蔣介石特務抓捕,囚禁於白駕洲監獄。獄中患疾,得保監外就醫,乃返湘。

旋應聘至武漢大學和武昌中華大學任教,lB年,再次應安徽大學聘。20年,應汪精衛、唐生智之召,往返於滬、港、湘、漢之間,聯絡倒蔣。次年寧粵合

議成功,改組南京政府。羅應唐生智邀請,任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主任秘書近四年。為發展桑樣教育,羅馭雄於民國27年春,借原縣立一區高小校舍,創

辦安化臨時中學。後經備案改名為私立英武中學。人數劇增,校舍不夠,羅以「凡事不求其無困難,只在困難中求解決」的精神,四處奔走,多方求援,

獲得熱心教育人士積極資助。不幾年,英武遂成為安化頗具規模的完全申學。在辦學思想上,羅認為培育人才應「有教無類」;多多益善。他說:「圓的不

穩,方的不滾。是龍入海,是虎歸山,應不拘一格育人才。」 羅馭雄於民國36年參加「國民大會」代表競選,但在圈定「代表」的黑幕中失敗。新中國

成立前夕,羅聘請大革命時期的老黨員吳襄為副校長,中共安化地下黨負責人熊邵安為人訓育主任、劉岳云為教務主任,為他們提供方便,使英武學生得

以接受革命思想教育,不少學生成為新中國各條戰線的骨幹。1950年,羅馭雄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1983年病逝於武漢。

詞條標籤: 歷史人物

視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