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罷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罷兵拼音:bà bīng,注音:ㄅㄚˋ ㄅㄧㄥ 漢語詞語,釋義:停止戰爭[1]

[]

例句

《史記·樊酈滕灌列傳》:「絳侯等既誅諸呂,齊王罷兵歸,嬰亦罷兵自滎陽歸。」

唐·馬戴《征婦嘆》詩:「但見請防胡,不聞言罷兵。」

明 羅貫中 《三國演義》第七回:兩家各罷兵,再休侵犯。

明 羅貫中 《三國演義》第十二回:呂布亦引兵出屯山陽就食。因此二處權且罷兵。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五回:「是夜,非以冠纓自勒其喉而死。韓王聞非死,益懼,請以國內附稱臣。秦王乃詔內史騰罷兵。」

清·姚鼐《宋雙忠祠碑文》:「昔蜀漢霍弋羅憲據郡不降魏,及審知後主內附,然後釋兵歸命

清·夏燮《中西紀事·粵民義師》:「俄而省河兩岸,義勇呼聲震天。酋大懼,乃以罷兵修好,請自此不言入城事。」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南北代表會議第三次會議錄》:「民軍清兵於十一日起,七日之內,一律罷兵,不可再生衝突。」

釋義

停戰。

出處

《莊子·盜跖》:「與天下更始,罷兵休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