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罷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罷羸罷羸 [bà léi] 疲睏衰弱。[1]

[]

漢 王充 《論衡·效力》:「薦致之者,罷羸無力,遂卻退竄於巖穴矣。」 唐 柳宗元 《唐故衡州刺史東平呂君誄》:「逋租匿役,歸誠自出;兼併既息,罷羸乃逸。」 宋 蘇轍 《代陳州張公安道謝批答表》:「苟矜察其罷羸,實保全於終始。」

王充(公元27年-約公元97年),字仲任,出生於會稽上虞(今屬浙江紹興),東漢思想家、文學批評家,東漢唯物主義哲學家,後漢三賢之一(與王符、仲長統齊名)。

王充年少時就成了孤兒,鄉里人都稱讚他孝順。後來到京城,到太學裡學習,拜扶風人班彪為師。王充以道家的自然無為為立論宗旨,以「天」為天道觀的最高範疇。以「氣」為核心範疇,與天人感應論形成對立之勢。其在主張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學等方面彰顯了道家的特質。他以事實驗證言論,彌補了道家空說無着的缺陷。是漢代道家思想的重要傳承者與發展者。

王充著有《譏俗節義》《政務》《論衡》《養性》等書,但只有《論衡》保存下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