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羊鴉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羊鴉仁(?~549年),字孝穆,泰山鉅平(今山東泰安市)人。南北朝時期南梁名將。

  • 自幼驍勇善戰,起家泰山主簿。普通年間,率眾歸梁,封廣晉縣侯。
  • 率軍北伐,拜北司州刺史,遷豫州刺史,奉命接應侯景。太清之亂,率軍回援建康,為侯景所敗。
  • 太清三年,打算逃亡江陵,投靠梁元帝,途中為荀晷所害。

基本信息

姓名    羊鴉仁  
字號    字孝穆      
民族    不漢  
官職    都督、北司州刺史      
出生地   泰山鉅平
出生時間  不詳   
去世時間   549年 
所處時代   南朝劉宋   
主要成就   率軍北伐,拜北司州刺史,遷豫州刺史,奉命接應侯景     

人物生平

歸附梁朝

  • 羊鴉仁,字孝穆,是泰山鉅平人。他從小驍勇善戰,出任本郡主簿。普通年間(520~527),他帶領兄弟們自魏來歸附梁朝,受封為廣晉侯。在攻打青州、齊州時,屢立戰功,被任命為都督、北司州刺史。 [1]

上表謝罪

  • 侯景歸降時,朝廷詔令羊鴉仁總督楚州刺史桓和之、仁州刺史湛海珍等前往懸瓠接應。侯景到南方以後,羊鴉仁仍任都督司州、豫州二州刺史,鎮守懸瓠。這時侯景在渦陽失敗,魏軍進逼懸瓠,羊鴉仁擔心糧食接應不上,便回到北司州,並上表朝廷陳述情況並謝罪。武帝對羊鴉仁大為惱怒,羊鴉仁很害怕,將軍隊駐紮在淮上。當侯景反叛時,羊鴉仁率領本部人馬入京救援。 [2]

兵敗台城

  • 太清二年(公元548年),侯景違背盟約後,羊鴉仁便和趙伯超以及南康王蕭會理一起攻打敵人所占的東府城,但反被敵人所敗。台城淪陷後,侯景委任他為五兵尚書。羊鴉仁經常想要奮發精神,有所作為,他對所親信的人說:「我本是個平庸之輩,受朝廷恩寵,竟無以報效,以答重恩。如今就這樣而終的話,死而尚有餘責。」說完便掉下淚來,見到的人都大為感傷。[3]

慘遭殺害

  • 太清三年(公元549年),出奔江西,準備前往江陵到達東莞郡時,被原北徐州刺史荀伯道的兒子荀晷殺害。臨死時,他仍以自己報效不終而潸然淚下。後來,羊鴉仁哥哥的兒子羊海珍得知情況,便挖開荀晷的父親荀伯道、他祖父母以及生母共五個死者的墳墓,各取出一半骸骨,放在一起和棺材同時燒掉,又用剩餘的一半屍骨加上別的亂七八糟的骨頭混在一起,分別裝入五隻袋子,在袋子的表面上寫着「荀晷祖父母某人之骨」。 [4]

人物評價

  • 李延壽:「王神念、羊侃、羊鴉仁等,自北徂南,咸受寵任。既而侃及鴉仁晚遇屯剝。侃則臨危不撓,鴉仁則守義以殞。古人所謂"心同鐵石",此之謂乎?」 [5]
  • 姚思廉:「而羊侃、鴉仁值太清之難,並竭忠奉國。侃則臨危不撓,鴉仁守義殞命,可謂志等松筠,心均鐵石,古之殉節,斯其謂乎!」 [6]


史書記載

  • 《南史·卷六十三·列傳第五十三》[5]
  • 《梁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三十三》[6]

參考資料

  1. 《南史·羊鴉仁傳》:普通中,率兄弟自魏歸梁,封廣晉侯。征伐青、齊間,累有功績,位至都督、北司州刺史。
  2. 《南史·羊鴉仁扎傳》:及侯景降,詔鴉仁督土州刺史桓和之、仁州刺史湛海珍等趣縣瓠應接。景至,仍為都督、司、豫二州刺史,鎮縣瓠。會侯景敗於渦陽,魏軍漸逼,鴉仁恐糧運不繼,遂還北司,上表陳謝。帝大怒鴉仁,鴉仁懼,頓軍於淮上。及侯景反,鴉仁率所部入援。
  3. 《南史·羊鴉仁傳》:太清二年,景既背盟。鴉仁乃與趙伯超及南康王會理,共攻賊於東府城,反為賊敗。台城陷,景以為五兵尚書。鴉仁常思奮發,謂所親曰:"吾以凡流,受寵朝廷,竟無報效,以答重恩。今若以此終,沒有餘責。"因泣下,見者傷焉。
  4. 《南史·羊鴉仁傳》:三年,出奔江西,將赴江陵,至東莞,為故北徐州刺史荀伯道子晷所害。臨死以報效不終,因而泣下。後鴉仁兄子海珍知之,掘晷父伯並祖及所生母合五喪,各分其半骨,共棺焚之,半骨雜他骨,作五袋盛之,銘袋上曰:"荀晷祖父母某之骨。"
  5. 5.0 5.1 《南史·卷六十三·列傳第五十三》.國學導航.2014-12-10
  6. 6.0 6.1 《梁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三十三》.國學導航.201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