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美林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美林街道位於南安市區北部,東北與康美鎮交界,東與豐州鎮接壤,西南與溪美隔溪相望,西北與侖蒼、眉山、省新三鎮毗鄰。街道總面積59.1平方千米,人口75050人(2010年)。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389.8人。[1]

美林街道下轄珠淵村、溪州村、溪一村、溪二村、白沙村、李西村、丘洋村、西美村、洋美村、玉葉村、梧山村、金枝村、松嶺村、英山村等14個行政村和美林社區、南美社區、梅亭社區、李東社區、福溪社區、莊頂社區等6個社區。

轄區內東、西兩溪源遠流長,川流不息。柳城大橋、溪美大橋、美林大橋橫跨南北;漳泉肖鐵路、南金公路、南洪公路貫穿全境,南安火車站設於街道轄區西美村。

中文名: 美林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福建省南安市

人口數量: 75050人(2010年)

歷史沿革

美林地名來源於五代後梁開平年間,王審知入閩,南安縣在美林這個地方設養馬場。此地傍溪竹林蒼翠,遍地綠草如茵,是養馬的天然牧場,故稱「馬林」,後取諧音雅稱為「美林」(閩南話仍念作「馬林」)。另一說,五代時,黃姓從羅東的馬林崎遷入此處墾荒,稱馬林。

宋代分屬於唐安鄉禮順里,金雞鄉清歌里、仁德里。元、明、清改隸於廿二、廿三、廿四、廿五都。民國初年改都為鄉。民國17年置美林鄉,先後屬第一區、直屬區。民國35年置崇仁鄉。

解放初在美林設第三區,轄今美林及侖蒼部分地區。1956年設美林區,轄今美林、省新、溪美、柳城及侖蒼一帶。1958年後屬城關(公社、區)。1965年置美林公社。1984年改鄉。1988年改鎮。1997年,面積120平方千米,人口10.8萬,轄滿山紅、丹清、南金、新廳、垵後、園內、省身、省東、西埔、珠淵、溪一、溪二、李東、李西、白沙、油園、檀林、丘洋、西美、洋美、梅亭、莊頂、玉葉、金枝、梧山、松嶺、福溪、溪州、英山29個村委會和美林、南美2個居委會。

經濟發展

2017年,美林街道以鋁業製造、鞋服輕紡、消防水暖為主要工業產業。閩發鋁業、南美機械獲省級「創新型企業」稱號;明明醫療創新項目獲「中國國際發明創新展覽會」金獎,九牧集團有限公司、莎輝印刷有限公司獲評「福建省科技型企業」稱號,九牧集團有限公司獲評「福建省重點實驗室」稱號,三鯨消防獲評「泉州市新型科研機構」稱號,萬家美針織、明明醫療等多家企業和個人98項專利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20家企業納稅超200萬元,註冊資金100萬元以上企業700家,較2016年增加242家。引進萬家美汽車城(投資5000萬元)、閩台民俗文化園(投資1億元)等項目。對接洽談項目5個,投資6.11億元。推進農村電商行業發展,成立美林電商園,帶動全民創業。18個市級重點工業項目,完成投資11.3億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