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羯鼓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羯鼓錄》是唐朝南卓編撰的一部音樂史料,共有一卷。

版本信息

《說郛》、《廣秘笈》、《徐百川學海》諸本,但訛謬嚴重。清錢熙祚於道光十七年(1837年)廣搜《太平御覽》、《太平廣記》、曾慥《類說》等書引文,正誤補脫,刊於《守山閣叢書》中,為較善之本。

古典文學出版社於1957年據此本標點,與段安節《樂府雜錄》、王灼《碧雞漫志》合刊印行。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據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新一版重印。

內容簡介

《羯鼓錄》分前、後二錄。前錄成於大中二年(848年),後錄成於大中四年。此書保存了關於唐代樂器羯鼓的珍貴資料。羯鼓是一種古代打擊樂器。南北朝時經西域傳入中原,盛行於唐開元、天寶年間。唐玄宗李隆基及宰相宋璟等,都善於擊羯鼓,以絕技著稱,鼓曲因此風靡一時。[1]


此書記羯鼓之源流云:「羯鼓出外夷,以戎羯之鼓,故日羯鼓。」述羯鼓之形狀云:鼓如漆桶,下以小牙床承之。擊用兩杖。」論羯鼓之音樂特性及情調云:「其音主太簇一均,龜茲部、高昌部、疏勒部、天竺部皆用之……其聲焦殺鳴烈,尤宜促曲急破,作戰杖連碎之聲;又宜高樓晚景,明月清風,破空透遠,特異眾樂。」書中又記載了唐玄宗催花,汝南王李琺稱花奴、宋璟論鼓等唐朝樂苑趣事,也常為辭章家所承用。

此書後附錄了羯鼓諸宮曲名:太簇宮「色俱騰」以下二十三調,太簇商「蘇羅」以下十五調,太簇角「火蘇賴耶」以下十五調,徵調、羽調與蕃部不載,因羯鼓曲只用太簇一均;又有諸佛曲「九仙道曲」以下十調,食曲「雲居曲」以下三十三調,共一百三十一曲,其中僅十個曲名與崔令欽《教坊記》重複。而調名多用天竺語的音譯或意譯,因其用於唐代燕樂十部樂中的龜茲、高昌、疏勒、天竺(扶南)四部之故,可羯鼓曲多為外來的西北胡樂,這是研究唐樂和當時少數民族音樂的珍貴資料,可與崔令欽《教坊記》、段安節《樂府雜錄》和《唐書·音樂志》相互參稽。

作者簡介

南卓(生卒年不詳),字昭嗣。初為拾遺,以諫謫松滋令。宣宗大中年間曾任黔南觀察使。[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