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聊齋志異·焦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聊齋志異·焦螟出自《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藝術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文言短篇小說之巔峰。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 [1]

原文

董侍讀默庵家[1],為狐所擾,瓦礫磚石,忽如雹落,家人相率奔匿,待其間歇,乃敢出操作。公患之,假怍庭孫司馬第移避之[2]。而狐擾猶故。一日,朝中待漏[3],適言其異。大臣或言:關東道士焦螟[4],居內城,總持勅勒之術[5],頗有效。公造廬而請之[6]。道士朱書符[7],使歸黏壁上。

狐竟不懼,拋擲有加焉。公復告道士。道士怒,親詣公家,築壇作法。俄見一巨狐,伏壇下。家人受虐已久,銜恨綦深,一婢近擊之。婢忽仆地氣絕。道士曰:「此物猖獗,我尚不能遽服之,女子何輕犯爾爾[8]。」既而曰:「可借鞫狐詞亦得[9]。」戟指咒移時[10],婢忽起,長跪。道士詰其里居。婢作狐言:「我西域產[11],入都者一十八輩。」道士曰:「輦轂下[12],何容爾輩久居?可速去!」狐不答。道士擊案怒曰:「汝欲梗吾令耶[13]?再若遷延,法不汝宥[14]!」狐乃蹙怖作色[15],願謹奉教。道士又速之[16]。 婢又仆絕,良久始甦。俄見白塊四五團,滾滾[17]如毬,附檐際而行,次第追逐[18],頃刻俱去。由是遂安。

譯文

董默庵在朝中當侍讀官。他家裡被狐精擾亂,磚瓦石沙經常像下雹子一樣從天上落下來。全家人拖老帶小紛紛奔逃躲藏,等平靜了才再出來幹活。董公對此深感憂慮,於是借了司馬孫怍庭的宅子暫住,然而狐精仍舊擾亂,和在家時一樣。

一天,董公在待漏院等待上朝時,與同事們說出這件奇怪的事。有一位大臣說:「關東道士焦螟,現在內城住着,主持降妖的法術,聽說很靈驗。」於是董公就登門拜訪焦道士請他幫助降妖。焦道士用朱筆寫了一道符,叫董公回家貼到牆上。董公回家照辦後,狐精一點不怕,拋擲磚石反而更加厲害了。不得已,董公只好又去告訴道士。焦道士大怒,親自去董府,築壇台作法術。他作法不多時,見一個大狐趴在壇下。董府家人受害很長時間了,早就恨得咬牙切齒,一個丫鬟上去就打了狐狸一下,這丫鬟卻忽然倒在地上氣息奄奄。

道士說:「這個東西很猖獗,我都不能一下子降服它,這女子怎敢輕易冒犯它呢?」接着又說:「正好,我可以借這女子之口向狐狸問話。」便用手指着丫鬟,口中念咒,丫鬟忽地起來跪在壇下。道士問它住哪裡?丫鬟口裡說出狐狸的話:「我是西域生的,來京城已十八輩子了。」道士又說:「這是朝廷住的京城,怎麼能容你們這些東西長久住下去?趕快走吧!」狐狸不回答。道士大怒,拍着桌子說:「你還想違抗我的命令嗎?若再遲延,道法可不容你!」狐狸這才皺起眉頭有點害怕的樣子,表示願奉教命。道士又催它快走。這時丫鬟又倒下沒氣了,過了很長時間,才甦醒過來。接着見四五塊白團滾滾如圓球,順着屋檐滾動,一個跟着一個,一轉眼的功夫就都滾走了。從此,董公家才安定無事。

注釋

[1]董侍讀默庵:董訥,字默庵,一字茲重,平原(今山東省平原縣)人。 康熙六年丁未(1667)科探花。歷任翰林院侍讀學士、兵部尚書、江南總督 等官,《清史稿》二七九有傳,又見《山東通志•人物十一》。董訥任侍讀 學士在康熙二十二年前。董任館職時曾僦居北京西河沿某空宅,以狐祟徙去, 又見於《曠園雜誌》卷下(《說鈴》本)。 [2]怍庭孫司馬第:此據鑄本,底本誤「第」作「等」。按,作應作「祚」。 孫光祀,字溯玉,號祚庭,其先平陰(今山東省平陰縣)人,通籍後遷居歷 城(今濟南市)。順治十二年乙未(1655)科進士,歷任禮科給事中、兵部 右侍郎等官。傳見《山東通志•人物十一》。據《清代職官年表》,孫光祀 任兵部右侍郎在康熙十二年至十八年。司馬,官名,西周置,為六卿之一, 主管中央軍事。漢代大司馬與大司徒、大司空並列為三公,職掌同前。後來 習稱兵部尚書為大司馬,侍郎為少司馬。 [3]待漏:封建社會,百官清晨入朝,待時朝拜皇帝,稱待漏。待漏之處, 習稱朝房,為官員上朝退朝休息之所。 [4]關東,清代稱山海關外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之地為關東。焦螟, 未詳。 [5]總持敕勒之術:主管道教的符法之事。持,管領。敕勒術,道士書符 驅鬼的法術。因符咒必書「敕令」、「敕勒」字樣,因以作為符咒的代稱。 請代道籙司下有符法司以主其事,見《清史稿•職官志》。 [6]造廬:親至其家。造,至。 [7]朱書符;用硃砂畫符。朱,硃砂。迷信認為硃砂可以辟邪。 [8]何輕 犯爾爾:怎敢如此輕率地觸犯它呢?爾爾,如此。 [9]借鞫狐詞:借婢女之口,審出狐的供詞。鞫,審問犯人。亦得:也是 個辦法。得,得計。 [10]乾指:義同「戟手」,用食指中指指點,其狀如戟;是指斥的手勢。《左傳•哀公二十五年》:「褚帥出,公戟其手曰:『必斷而足!』」 [11]西域,此據二十四卷抄本,原作「西城」。 [12]輦轂(niǎn—gǔ捻骨)下:皇帝車駕之下,指京城。輦,一種用人 力推挽的車,秦漢以後專指帝、後所乘的車。轂,車輪中央貫輻穿軸的圓木。 [13]梗:阻遏,違抗。 [14]法不汝宥,神法決不寬貸你!不汝宥,即不宥汝。宥,寬恕,減罪。 [15]蹙怖作色,蜷縮恐懼,面色改變。蹙,謂蜷縮身體。作色,面色改 變。 [16]速:義同「促」,催促。 [17]滾滾,二字據鑄雪齋抄本,原作「袞袞」。 [18]次第追逐:依次相隨;一個跟着一個。

寓意、賞析

《焦螟》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本文講述了一位叫董默庵的侍讀官,家裡被狐狸所擾,最後不得已請道士焦螟去除邪祟的故事。《焦螟》明着鼓勵人勇於鬥爭,實則暗諷官員仗勢欺人。[2]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清代小說家,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淄川(今山東淄博)人。出身於一個逐漸敗落的地主家庭,書香世家,但功名不顯。父蒲棄學經商,然廣讀經史,學識淵博。 蒲松齡19歲時,以縣、府、道三個第一考取秀才,頗有文名,但以後屢試不中。20歲時,與同鄉學友王鹿瞻、李希梅、張篤慶等人結「郢中詩社」。後家貧,應邀到李希梅家讀書。31~32歲時,應同邑進士新任寶應知縣、好友孫蕙邀請,到江蘇揚州府寶應縣做幕賓。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離鄉南遊,對其創作具有重要意義。南方的自然山水風俗民情官場的腐敗、人民的痛苦,他都深有體驗。還結交了一些南方下層歌女。北歸後,以到縉紳家設館為生,主人家藏書豐富,使他得以廣泛涉獵。71歲撤帳歸家,過了一段飲酒作詩、閒暇自娛的生活。一生熱衷科舉,卻不得志,72歲時才補了一個歲貢生,因此對科舉制度的不合理深有體驗。

加之自幼喜歡民間文學,廣泛搜集精怪鬼魅奇聞異事,吸取創作營養,熔鑄進自己的生活體驗,創作出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現實生活,寄託了作者的理想。除《聊齋志異》外,還有文集4卷,詩集6卷;雜著《省身語錄》、《懷刑錄》等多種;戲曲3種,通俗俚曲14種。今人搜集編定為《蒲松齡集》。[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