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聯合戰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聯合戰役

中文名: 聯合戰役

定 義: 在聯合指揮機構的統一指揮下,由兩個以上軍種戰役軍團共同實施的戰役

聯合戰役,在聯合指揮機構的統一指揮下,由兩個以上軍種戰役軍團共同實施的戰役。某些小型聯合戰役也可以由兩個以上軍種戰術兵團共同實施。[1]


按戰役性質,通常分為聯合進攻戰役、聯合防禦戰役;按戰役規模,通常分為戰區聯合戰役(大型)、戰區方向聯合戰役(中型)和集團軍聯合戰役(小型);按作戰樣式,通常分為島嶼封鎖戰役、島嶼進攻戰役、登陸戰役、抗登陸戰役、聯合火力打擊戰役、反空襲戰役、邊境防禦戰役等;按參戰軍種、兵種,通常分為陸軍海軍空軍戰略導彈部隊聯合戰役,陸軍、空軍、戰略導彈部隊聯合戰役,海軍、空軍、戰略導彈部隊聯合戰役等。


聯合進攻戰役是以主動進擊敵人為主的聯合戰役,是達成現代戰爭目的的基本戰役類型。聯合防禦戰役是以抗擊敵人進攻為主的聯合戰役,也是達成戰爭目的的基本戰役類型。大型聯合戰役通常在統帥部或戰區聯合指揮機構統一指揮下,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軍種的若干高級戰役軍團及其他作戰力量組成的聯合戰役軍團共同實施,並由一系列子戰役組成。中型聯合戰役通常在戰區或戰區方向聯合指揮機構的統一指揮下,由兩個以上軍種的若干基本戰役軍團及其他作戰力量組成的聯合戰役軍團共同實施。小型聯合戰役通常在臨時組建的聯合指揮機構的統一指揮下,由兩個以上軍種的若干戰術兵團及其他作戰力量組成的聯合戰役軍團共同實施。聯合戰役是隨着武器裝備的發展、軍隊力量結構的變化、作戰實踐的需求而發展的。戰船的出現為聯合戰役的形成提供了物質條件,陸上作戰與海上作戰相互聯繫的不斷加強,促進了聯合戰役的產生。


公元前480年8~9月希波戰爭期間的溫泉關戰役、薩拉米斯戰役,是人類戰爭史上聯合戰役的雛形。由於科學技術發展比較緩慢,聯合戰役在初期階段發展相對緩慢。19世紀70年代以後,出現了陸海聯合戰役。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聯合戰役的發展提供了實踐條件,1915年2月至1916年1月英法聯軍對土耳其軍隊實施的達達尼爾海峽戰役,是典型的陸海聯合戰役。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軍事技術和武器裝備的飛速發展,促使軍隊力量結構、指揮體制和軍事理論等發生重大變化,空軍成為一個獨立的軍種為聯合戰役的產生提供了力量條件,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登陸與抗登陸作戰需求為陸海空立體聯合戰役的形成提供了實踐條件,具有代表性的是1944年盟軍在諾曼底進行的陸海空聯合登陸戰役。聯合戰役的種類、樣式增多,規模擴大,地位突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受世界冷戰格局和核威懾的影響,聯合戰役的目的、規模有限,戰役力量多樣,高技術武器裝備開始在戰役中發揮重要作用。


1982年4月英軍對馬爾維納斯群島(福克蘭群島)實施的海空封鎖及登陸戰役,是機械化時代聯合戰役向信息化條件下聯合戰役過渡的代表。20 世紀90年代,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在作戰領域的應用,聯合戰役進入陸、海、空、天、網絡電磁多維空間和領域,如1991年海灣戰爭中以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實施的聯合戰役。21世紀以來,信息技術、空間技術在軍事領域的廣泛應用,使聯合戰役發展為陸、海、空、天、信息、認知多維一體化聯合戰役,如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隨着信息化武器裝備的進一步發展,以及作戰系統的網絡化和智能化,聯合戰役向深度一體化方向發展。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55年實施了陸海空三軍一江山島聯合登陸戰役,20世紀70~80年代,進行了多次聯合戰役演習,具有代表性的是1981年在華北地區進行的大規模陸、空聯合戰役演習。90年代以後,人民解放軍進行了一系列現代條件下的聯合戰役演習,探索了適合自身特點的聯合戰役經驗。


進入21世紀,針對信息化條件下聯合戰役的特點,開展理論研究,進行聯合戰役演習實踐,推動了聯合戰役向更高階段發展。聯合戰役直接為戰爭全局目的服務,具有鮮明的戰略性;作戰力量通常由諸軍種精銳戰役軍團構成,具有明顯的決戰性;戰場具有突出的多維立體性;集中使用信息化武器裝備,作戰手段具有高科技性;作戰行動在有形和無形的戰場空間同時、連續進行,信息作戰、特種作戰和遠距離火力戰貫穿戰役全過程,具有非線式、非對稱和非接觸性。聯合戰役必須服從戰略指導,滿足戰略要求;集中精銳,形成整體威力;建立多維、一體化和網絡化的戰場體系;多種手段和戰法靈活運用,爭取和保持戰場主動;集中統一指揮,密切協同;充分準備,強化保障。聯合戰役準備是聯合戰役各軍種力量在聯合戰役發起前進行的各項準備。主要包括:聯合戰役籌劃與組織、行動準備和戰場準備等。聯合戰役實施是聯合戰役軍團從聯合戰役發起至結束的全部作戰行動。聯合進攻戰役的實施,通常包括奪取戰役控制權、實施全縱深多維突擊、實施決定性作戰、結束戰役和控制戰場局勢等。聯合防禦戰役的實施,通常包括反敵先期作戰、抗擊敵多維突擊、反敵遮斷作戰、實施戰役反擊等。


隨着聯合戰役加速向一體化聯合方向發展,戰役力量將實現軍種相互融合 ,趨向多能化;戰役戰場趨向全縱深、多維化;戰役打擊手段趨向非接觸、精確化;戰役行動「軟」「硬」結合,趨向陸、海、空、天、信息等多維、多領域一體化;戰役指揮趨向集中化、簡捷化;戰役後勤、裝備保障趨向聯勤化、社會化。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