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聯盟號運載火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聯盟號運載火箭(又譯為聯合號運載火箭,歐美簡稱A-2)是不可重複使用之發射系統,由Korlev設計局製造研發,總部位在俄羅斯薩馬拉,曾經發射過載人的太空船,是一個從聯合號出來的小分枝,如今用來發射自動運行補給太空火箭至國際空間站(ISS),也用於發射商業衛星發射系統由自動TSSKB公司與Starsem公司研發製造,在2001年有時一次發射;另外有九次在2001年,如今的聯盟號火箭從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和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發射。

綜述

燃料

有火箭發動機均使用液態氧/ 煤油

性能

聯盟號火箭系列中最大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8.2t,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 為4.8t,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為2.4t。

近地軌道有效載荷:6855千克

長度:45.2米;49.5米,加裝聯盟號逃逸塔

中心直徑:3米

發射質量:303000千克

推進器

第1級捆綁式助推器:RD-107(4)

第2級:RD-108(1)

第3級:RD-0110(1)

研製歷程

「聯盟號」運載火箭起源於R-7洲際彈道導彈和「東方號」火箭。它最初是一種三級火箭,1965年四級的「閃電號」(SL-6)面世,這使它能夠達到前蘇聯「閃電」通信衛星的高傾角橢圓軌道,或將有效載荷送到地球軌道的上空[1]。1999年在三級「聯盟號」火箭上加裝了「Ikar」可重複啟動上面級,這使得「全球星」系統的24顆衛星只用了6枚火箭就部署完畢了

型號演變

「聯盟」系列火箭中最新的型號是「聯盟2-1B」,它於2006年12月27日首次發射。這種運載火箭裝備了新型的數字導航系統和更強大的RD-124第三級發動機,這極大地提高了運載火箭的整體性能和有效載荷負載能力。

「聯盟ST」(「聯盟2-1B」的改進型)運載火箭從2008年開始在法屬圭亞那的庫魯發射。

改進

在 1997年 9月Starsem與歐洲空間局簽約由聯合號Fregat火箭發射兩對離子串2的兩個科學衛星。在發表此新火箭前Starsem火箭由Restartablelkar火箭末端節代替, 1999年 9月2日至 1999年 11月22日發射了24顆地球同步衛星;在 2000年 2月9日及2000年3月20日聯合號Fregat火箭測試了兩次;在測試後串2衛星在2000年7月6日及2000年 8月9日發射;聯合號火箭於2003年7月在拜科努爾發射歐洲空間局之火星快車號[2]

現狀

於2006年10月23日從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至亞軌道飛行;完整改裝的火箭(聯合號2-1b型)於2006年12月27日自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COROT衛星。聯合號火箭長期保持的成功紀錄在2002年10月15日破滅,當U型火箭從普列謝茨克太空發射場發射光子-M衛星(Photon-M),發射後29秒墜毀至發射台上並爆炸,造成一人死亡八人受傷。另一次失敗事發生在2005年7月21日從普列謝茨克太空發射場發射莫利亞-M(Molniya-M)軍事通訊衛星,用了四節式的火箭,在發射後六分鐘因第二節和第三節無法分離,導致此次失敗,聯合號的第二節第三節是相同的而莫利亞-M(Molniya-M)軍事通訊衛星則墜落於西伯利亞,然而,除了M型此次失敗,其他的274次皆順利完成。 在 2003年 2月1日至 2005年7月26日之間,因航天飛機失事而停飛,聯合號火箭便成為唯一往返國際太空站的火箭任務,包括運輸供給品(進展號太空船)及太空人的交替。聯合號火箭計劃從2008年開始與歐洲空間局共同參與發射商業衛星,並在法屬圭亞那建造發射台。

視頻

聯盟號運載火箭 相關視頻

厲害!聯盟號運載火箭,用完就扔的高效火箭
精彩的俄羅斯聯盟號運載火箭發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