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肝結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肝結核
肝結核
原圖鏈接

英文名稱: tuberculosis of liver

就診科室 內科

常見病因 結核菌感染

常見症狀 發熱、食欲不振、乏力,肝區或右上腹痛及肝大

肝結核較為少見,因缺乏特異的症狀和體徵,故臨床誤診誤治率較高。多數肝結核系全身粟粒型結核的一部分,稱為繼發性肝結核,患者主要表現為肝外肺、腸等結核引起的臨床表現,一般不出現肝病的臨床症狀,經過抗結核治療肝內結核可隨之治癒,臨床上很難作出肝結核的診斷。

病因

結核菌屬於放線菌目,分枝桿菌科的分枝桿菌屬,為有致病力的耐酸菌。主要分為人、牛、鳥、鼠等型。對人有致病性者主要是人型菌,牛型菌少有感染。肝結核是由各種肝外結核菌播散到肝臟所致,有時因肝外原發灶較小或已痊癒,不能查出原發病灶,據統計能查到原發灶者僅占35%。 [1]

臨床表現

該病主要症狀有發熱食欲不振乏力,肝區或右上腹痛及肝大。發熱多在午後,有時伴畏寒和夜間盜汗;有低熱者也有弛張型者,高熱可達39~41℃,有發熱症狀者占91.3%,凡有結核或有明確結核病史者,長期反覆發熱,且排除其他原因者常有肝結核的可能。肝大是主要體徵,半數以上有觸痛、肝質硬,結節性腫塊;約15%的患者因結節壓迫肝膽管可出現輕度黃疸,10%的病例有腹腔積液。 [2]

檢查

血常規

白細胞總數正常或偏低,少數患者可增高,甚至出現類白血病反應。80%以上患者有貧血表現,血沉常加速。

肝功能檢查

ALT、ALP及膽紅素升高,可有白蛋白減少、球蛋白增加。

結核感染

相關的檢測。

肝穿刺活檢

對瀰漫性或粟粒型病變診斷價值較大。

X線腹部平片

可能發現肝內鈣化灶。有人報肝結核患者48.7%有肝內鈣化灶。

B超檢查

可發現肝大及肝內較大的病灶,亦可在其引導下做病灶穿刺檢查。

CT掃描

能發現肝內病灶。

腹腔鏡檢查

可發現肝表面的黃白色點狀或片狀病變,並在直視下做病灶穿刺作病理及細菌學等進一步的檢查。

剖腹探查

個別疑難病例,必要時可通過手術途徑獲得明確的診斷。 [3]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結合上述檢查可獲得診斷。 [4]

鑑別診斷

需要與下列病變鑑別:

  • 1.局限性肝結核瘤有時與肝癌難以鑑別,而粟粒型肝結核有時易與瀰漫型肝癌混淆,但後者病情嚴重,病程發展較快,AFP陽性,結合慢性肝病史等,一般可以鑑別。
  • 2.肝結核形成膿腫後應與阿米巴性或細菌性肝膿腫相鑑別。細菌性肝膿腫多繼發於膽道感染,全身中毒症狀嚴重,有寒戰、高熱,而阿米巴性肝膿腫多有膿血便史,膿腫一般比較大,膿液呈巧克力色,一般不難鑑別。
  • 3.對具有黃疸的病例,慎勿誤診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鈎端螺旋體病、敗血症等,尤其當患者有結核病史或治療無效而日漸惡化時,應警惕該病的可能並做相關檢查。
  • 4.肝脾腫大、高熱、黃疸、貧血、惡病質,應與淋巴瘤、急性白血病、惡性網狀細胞增多症相鑑別,可查骨髓象和淋巴結活檢。

[5]

治療

抗結核藥物治療

用藥方案可參照肺結核,應適當延長療程。肝結核患者有ALT升高等肝功能異常時,不僅不是抗結核治療的禁忌證,反而是適應證,療程中ALT可能有小的波動,但很快恢復正常。

手術治療

對結核性肝膿腫較大者,在有效抗結核藥物治療的同時,可考慮手術引流或行肝葉切除術。 [6]

預後

因肝具有豐富的網狀內皮組織和強大的反應性,有很強的再生和防禦能力,能及時形成屏障作用,故肝結核有自愈傾向。但患者一旦呈高熱、發冷、肝大等活動性肝結核表現,難以自行恢復;如不及時給予特效治療,一般迅速惡化,於數周或數月內死亡。抗結核藥物治療能立即顯效,即使非常嚴重的病例,也多能治癒。 預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臨床的正確診斷,或確診的早晚。死亡多因誤診或確診太晚。併發症脂肪肝導致的嚴重肝功衰竭,可為死亡原因。黃疸表示肝損傷嚴重,預後不良。 經抗結核藥物治療,粟粒型肝結核於6~8個月痊癒;其餘類型的肝結核,痊癒需時可能更長。 [7]

預防

預防和治療原發性肝外結核,是預防肝結核的關鍵:

[8]

視頻

什麼是肝結核

[9]

參考來源

  • 余日勝,孫繼紅,李蓉芬.   肝結核的CT與MRI表現. 《 CNKI 》 , 2001  
  • 嚴福華,曾蒙蘇,程偉中等.   肝結核瘤的MRI徵象. 《 CNKI 》 , 2002  
  • 王洪林,陳翔,李堅,吳曉健等.   13例肝結核臨床分析. 《 中華肝臟病雜誌 》 , 2006  
  • 王炳煌.   肝結核的診斷與治療. 《 WanFang 》 , 年  
  • 任會麗,劉文,陳麗韻.   CT對肝結核的診斷價值. 《 CNKI;WanFang 》 , 2010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