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胡山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胡山源 ‎
胡山源 1.jpg

胡山源

(1897年9月16日﹣1988年1月1日),江蘇江陰倉廩橋人。原名胡三元作家文學翻譯家。任職於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

人物簡介

胡山源(1897-1988)[1],作家、文學翻譯家,原名胡三元,江蘇江陰人。1897年9月16日出生于山觀倉廩橋佃農家庭。1920年肄業於杭州之江大學。歷任上海基督教青年協會書報部翻譯,河南開封中山大學、杭州之江大學教師,上海世界書局編輯,受時代變革思潮影響,創建新文學團體「彌灑社」,出版《彌灑》月刊和《彌灑社創作集》。在聯絡文學青年投身新文學運動的同時,積極從事小說、新詩、散文、戲劇等創作,受到魯迅的重視。他用筆名40多種,擅長多種文學體裁寫作。

人物履歷

胡山源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中著名的作家。早在1916年就以「忘忘生」和「杉圓」筆名在上海《時事新報》及《申報·自由談》上發表短篇小說及雜文。二十年代初,他與錢江春、唐鳴時發起組織「彌灑社」,成為新文化運動中一個有影響的流派。「彌灑社」實踐的是「無目的、無藝術觀」的主張。魯迅先生對「彌灑社」的出現十分重視,對他們的文藝主張予以否定,但對胡山源的短篇小說《睡》卻給予好評,認為它是「籠罩全群的佳作」,並收入《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中。《彌灑》月共出六期。《彌灑社創作集》出了兩集,大部分是胡山源作品。

胡山源於1897年出生在江陰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九歲才進學堂讀書。胡山源學習刻苦又十分聰明,喜歡作文,老師對他喜愛尤加。十五歲時,遠房祖父家借給八十塊錢,考進了勵實中學堂。這是一所美國人辦的教會學堂。他讀了兩年,獲得獎學金。後來報考浙江之江大學。一個窮困學生要交出九十元學費很困難,他只得靠打雜工(拖地板、管信札、寫講義)、向學校借款和獲得三十元獎學金來解決。大學預科讀完時,適逢五四運動,胡山源作為學生代表對校方壓制學生運動進行交涉,校長便通知他回江陰教書,實際是開除他學籍。胡山源回到江陰教了一年課,第二年便由朋友介紹,到上海世界書局當編輯,開始了他長達70年的創作生涯。

20世紀30年代,胡山源在杭州、上海等地大學任教,堅持創作。抗日戰爭前,已出版《風塵三俠》(劇本)、《虹》(短篇小說集)、《幽默筆記》、《古今酒事》和譯著《歐亨利短篇小說集》、《世界文學家列傳》等多部作品。抗戰爆發,他入上海《導報》和《申報·自由談》當編輯。後發起創辦《紅茶》文藝半月刊和《世界文藝》等刊物。在著作、翻譯、編輯幾個方面,胡山源聲譽卓著。

1946年,胡山源到上海《中央日報》編《文綜》副刊,曾寫信給葉聖陶約稿。此後兩人結成友誼,經常通信。胡山源退休後,一直到70年代,又恢復和葉聖陶聯繫。1977年,去北京,特地看望了葉聖陶,暢談半小時。兩人回憶20年代在松江景賢女中相識,40年代成為文字之交,70年代「行將秋色晚,交情老更親」。胡山源返江陰後,作詩寄奉葉老,葉老回函:「貺示詩稿,字細而精工,高年尚能作此,目如弟者,不勝艷羨。」1984年,葉聖陶九十大壽,胡山源填《北雙調套曲》祝賀。

胡山源創作生涯歷盡坎坷。解放後,歷任福建師範學院中文系主任、上海師範學院(今上海師範大學)教授。1957年「反右」時,胡山源首當其衝,從此在文壇上消聲匿跡。

身處逆境的胡山源,始終沒有放下手中的筆。1970年回江陰定居,短短几年,完成長篇小說《散花寺》、《龍女》、罔兩》、《南明演義》的續寫,及《坎坷一生》、《屈辱廿一年》、《文壇管窺》等散文隨筆。直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胡山源冤案得以徹底平反,重見春天。1980年,胡山源加入中國作協江蘇分會,1984年加入中國作協,並特邀他為第四次全國作家代表大會「名譽代表」。

1986年胡山源九十誕辰,也是從事創作活動七十周年。江蘇省作協、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無錫市文聯、江陰縣文化廣播電視局、縣文聯為他聯合舉行了紀念會。

他在九十初度自述詩中,表明心志:「有何鐵壘不能消?海晏河清盡舜堯。錐處囊中終露穎,文成腕底不用描。」

解放後,先後任蘇南文教學院教授、福建師範學院(後改福州大學)中文系主任、蘇北師範專科學校和上海師範學院中文系教授。

1984年被中國作家協會接納為會員,並特邀為第四次全國作家代表大會的名譽代表。1988年1月1日病逝。

主要作品

1916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南明演義》、罔兩》、《散花寺》,短篇小說集《虹》,專著《小說綜論》,回憶錄《坎坷的一生》、《屈辱二十一年》、《文壇管窺》,傳記文學《青山碧血》,劇本《風塵三俠》,譯著《歐·亨利短篇小說集》、《卡本德遊記》、《莎士比亞評傳》、《日本與日本人》、《歐美女偉人傳》、《黑奴成功傳》(合作)、《傑作的人生》、《人人是堯舜》、《早戀》、《萬世師表》等。一生著譯約1000萬字。

參考資料

  1. 胡山源,中國作家網,2016-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