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胡毅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胡毅生(1883-1957),出生於1883年,廣東番禺人。1903年東渡日本留學,加入興中會。1905年7月30日參加討論組建中國同盟會的預備會議,為中國同盟會最早會員之一。1907年參加欽廉起義、鎮南關起義,1908年與朱執信一起在廣東進行發動會黨的工作。1911年廣東獨立後任廣東軍政府軍務處長、海軍司長。二次革命失敗後赴日本,加入中華革命黨,協助朱執信在廣東聲討袁世凱。1917年隨孫中山南下護法,任廣東士敏土廠總辦。1921年任大本營參軍。1924年後反對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政策。1925年8月因涉嫌參與刺殺廖仲愷而逃亡。1957年在台北病逝。

人物生平

胡毅生早年就讀於廣雅書院西學堂,發蒙西方民主思想。後入兩廣大學堂,因與同學梁孝肅倡言革命,被開除學籍。1903年春,毅生東渡留學,適逢留日學生拒俄風潮高漲,投身義勇隊,組織軍國民會。是年8月,孫中山由河內東渡橫濱,胡毅生從此立志反滿革命,協助孫中山籌辦東京青山軍事訓練班,兼任教員。孫中山特贈聯語一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1905年7月,胡毅生協助孫中山籌建同盟會,任粵省同盟會主盟人。其堂兄胡漢民,以及朱執信、古應芬等參與同盟會籌備事宜,皆為毅生介紹。1907年,胡毅生負責聯絡陸軍,馳赴欽廉、鎮南關起義。失敗後,又與趙聲、倪映典等人合力策動廣州新軍起義,專任「農村會黨聯絡工作」。

1911年前後,為謀劃廣州起義,胡毅生遊說海內外,籌措軍費糧餉,購選槍支彈藥。共和建成,胡毅生歷任粵省軍政府樞密院樞密員、軍務處長和海軍司司長。二次革命失敗,胡毅生流亡扶桑,力助孫中山組織的中華革命黨,追隨反袁,屢獲重用。1922年,廣州「六一六」兵變期間,胡毅生始終隨侍孫中山左右,寸步不離。

人生轉折,爭議人物

胡毅生他在國民黨早期具有重要地位,後來反對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政策,牽涉刺殺廖仲愷案成為他人生的分水嶺。」

1923年春,孫中山在廣州加快了改組國民黨的步伐,次年1月在廣州召開了有共產黨人參加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

國民黨右派勢力對此極為不滿,胡毅生也是其中之一。他於是年8月參加廣州民選市長競選,因舞弊案發未達目的,逐步淪為失意政客,與朱卓文沆瀣一氣,靠包攬捐務、沙田等供平日揮霍,並對國共聯合戰線進行中傷、污衊。

國民黨左派領袖廖仲愷被刺殺,胡毅生被懷疑是主謀者之一。當時,在審理廖仲愷一案的過程中,作為國民黨右派領袖的胡漢民,因反對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反對共產黨,反對以廖仲愷為首的左派活動,被認為嫌疑最大。而且,廖仲愷被暗殺,主犯就是胡漢民的堂弟胡毅生,胡漢民因此被拘禁於黃埔長洲要塞司令部,不久被釋放,受國民黨中央委派,到蘇聯去度假式出國考察。[1]在追查事件真相時,胡毅生逃離廣州,被國民政府下令通緝,後來躲到了香港。1926年,政治上失意令胡毅生看破紅塵,皈依佛教流派之一的密宗,以擺脫心灰意冷與煩悶不安的心境。抗戰時期,胡毅生赴重慶出任過國民政府委員、國民政府國史館籌備委員等閒職。抗戰勝利後,他回到廣東,先後當選國民大會代表、國民政府顧問、總統府顧問,1957年11月患腦溢血在台北病逝。[2]

歷史書寫是選擇性的記憶,因緣於「廖仲愷案」的影響,胡毅生就是那個被革命史敘述「選掉」的人物,漸為後人所淡忘。

視頻

大揭秘 蔣介石權力之路(五)廖仲愷遇刺案調查真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