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胡百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胡百精
出生 1976年
吉林
國籍 中國
職業 教授
知名於 擔任其中六家品牌管理與危機管理常年顧問。
知名作品說服與認同
公共關係學
危機傳播管理

胡百精[1] 1995年進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求學,先後獲得碩士、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胡百精長期在該學院任教,曾任院長助理、傳播系主任等職務。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導。

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執行院長、公共傳播研究所所長。國家重點研究項目《中國危機管理報告》主持人,作為一名危機管理專家,在危機管理理論研究和實踐領域享有廣泛聲譽。 為交通部、國資委、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衛生部、教育部、公安部、海關總署、國家質監總局、吉林省、廣東省、河北省、湖北省、江蘇省、浙江省等政府機關和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蒙牛、利樂、雅培、阿斯利康、強生、工行總行、中信銀行、中航集團等近百家大型企業提供長期培訓和諮詢服務,擔任其中六家品牌管理與危機管理常年顧問。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品牌傳播、危機管理。

學術研究

胡百精:新媒體語境、危機話語與社會性格2008年[2] 細解中國國家公關路線圖(圖) [2011年02月17日14:23] 公共關係的道德遺產 [2011年02月17日14:11] 危機管理後期恢復管理三步法(圖) [2011年02月17日14:04] 新媒體語境、危機話語與社會性格 [2011年02月17日13:44]

人物履歷

1995年進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求學,先後獲得碩士、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胡百精長期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任教,曾任院長助理、傳播系主任等職務。

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執行院長,兼任公共傳播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方向為傳播學與公共傳播。2015年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胡百精教授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中學做講座。 [3] 2017年胡百精:搭建故事結構 講述觸碰人心的好故事[4]


主要作品

專著 《說服與認同》,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4年5月

中國公共關係史》,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4年5月

《危機傳播管理》(第三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2月

公共關係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 專著《危機傳播管理》、《公共關係學》, 主編《中國危機管理報告2005》、 《中國危機管理報告2006》、 《中國危機管理報告2007》、 《中國危機管理報告(2008-2009)》, 合著《品牌實效管理》、《新聞發言人理論與實踐》、《鳳凰魂:鳳凰衛視精神追求》。《危機傳播管理》系國內第一本危機傳播類學術專著。

主編

"中國危機管理研究年度系列報告",已出版6部

譯著

《宣傳》,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4年5月

取悅公眾》,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4年5月

《輿論的結晶》,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4年5月

《每一分鐘誕生一位顧客》,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4年5月

論文 《互聯網與對話倫理》,當代傳播,2015年05期

《互聯網與信任重構》,當代傳播,2015年04期

Public Relations and Chinese Modernity: A 21st Century Perspective>,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2015年05期

Channel Selection and Knowledge Acquisition During the 2009 Beijing H1N1 Flu: A Media System Dependency Theory Perspective,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14年07期

《互聯網與集體記憶構建》,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4年03期

《先秦修辭思想與中國古代公共關係史》,當代傳播,2014年02期

《中國公共關係30年的理論建設與思想遺產》,國際新聞界,2014年02期《互聯網與重建現代性》,現代傳播,2014年02期

《社會轉型、專業化與新世紀以來中國公共關係史綱:中國現代公共關係三十年(下)》,當代傳播,2013年06期

《風險社會、對話主義與重建現代性:"非典"以來中國公共關係發展的語境與路徑》,國際新聞界,2013年05期

《合法性、市場化與20世紀90年代中國公共關係史綱:中國現代公共關係三十年(中)》,當代傳播,2013年05期

《新啟蒙、現代化與20世紀80年代中國公共關係史綱:中國現代公共關係三十年(上)》, 當代傳播,2013年04期

《新媒體時代下的煙草控制傳播效果評估與策略建議》,中國健康教育,2013年04期

《現代公共關係的哲學基礎與民主悖論:以伯內斯的公關思想為研究和批判個案》,新聞大學,2013年02期

現代公共關係倫理史綱》,現代傳播,2013年01期

大眾媒體的控煙圖景與傳播模式研究》,中國健康教育,2012年11期

《對話與改革:美國進步主義運動時期的公共傳播與社會認同》,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2年06期

《健康傳播觀念創新與範式轉換:兼論新媒體時代公共傳播的困境與解決方案》,國際新聞界,2012年06期

《新媒體、公關"元話語"與道德遺產》,國際新聞界,2010年08期

《公共關係的話語形態與社會責任》,國際新聞界,2009年11期

《公關、對話及其可能性--從三鹿奶粉事件看公關的價值前提》,國際新聞界,2008年10期

《"非典"以來我國危機管理研究的總體回顧與評價--兼論危機管理的核心概念、研究路徑和學術範式》,國際新聞界,2008年06期

《北京奧運會與文化中國國家形象構建》,國際新聞界,2008年04期

《權力話語、意義輸出與國家公共關係的基本問題--從北京奧運會、拉薩"3·14"事件看中國國家公關戰略的建構》,國際新聞界,2008年05期

《公共關係的"元理由"與對話範式》,國際新聞界,2007年12期

危機狀態下的議題管理》,國際新聞界,2006年03期

視頻

胡百精在「首都網絡素養座談會」上講了什麼?

獲獎情況

中國人民大學十大教學標兵、寶鋼優秀教師獎、霍英東青年教師獎、教育部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人文社科類三等獎)

胡百精:公關「元話語」與道德遺產

(2010年)8月底,「2010公共傳播與危機管理研究年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會議由國際關係學院國際公共關係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公共傳播研究所和新勢整合傳播機構聯合主辦。本次會議聚集了公共關係領域學者和央企、跨國公司等知名企業的代表近百人,就公關學界和業界面臨的前沿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傳播系主任、公共傳播研究所副所長胡百精到會並演講,以下為演講內容: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傳播系主任、公共傳播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胡百精 我們可以給聲譽下一個定義,聲譽是一種價值認同,但是公關在朝着認同理想邁進的過程中,尤其是新媒體公關出現後,遭遇了明顯的業務危機和道德危機。這種業務和道德的危機如今還有一個趨向——它成為一種併發症,對業務本身的檢討、總結、清理、歸納也往往被泛道德批評化。若克服業務危機和道德危機這種併發症,先要進行觀念設計,不同觀念總是由不同的元話語產生的。 在公關學界有一場爭論,就是公關是以信息為元話語還是以關係為元話語。毫無疑問,信息和關係皆可成為公關的元話語,但是二者的優先性排序因客觀歷史需求和主觀的價值構造而異。傳統範式下,公關的基礎作業單元或者說元話語是「信息」,但是在新媒體新語境下,公關的元話語當由信息轉向關係。關係跟信息相比具有更明顯的基礎性和優先性,沒關係就沒傳播,關係不僅承載信息,而且決定信息。如果將信息流動比作水,一個組織和他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係就是管道,沒有管道的水是無法流通的。

這種關係「元話語」一旦挺立,首先,在核心價值上,公關的基本觀念是構建組織與利益者的關係共同體,而不只是通過傳播達成的「信息共同體」;其次,在功能定位上,公關的角色由「信息傳播者」過渡為「關係管理者」;再次,在業務模式上,公關所提供的不只是合理化的信息產品及其投放服務,而是更進一步——建立、維護組織與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係網絡,由信息效益生產轉向社會資本生產;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關係管理者」和「社會資本生產者」身份的獲得,皆須公關攢足道德資糧。關係如果作用到信息的話,不能只是描述自己的產品,要描述生活信息、意識世界。如果違背這個道德,關係就破裂了,關係破裂了公關就失效。

特別指出的是,以上公關觀念與模式的調整與轉變,皆需要公關培育內源性的道德體系。那麼這個道德體系在哪裡?我們認為沒有必要遭遇了新媒體就要提出新道德,公關道德發展了100年,擁有集誠信、互惠、建設、責任、正當、協同與統合一體的道德遺產。這些整體性財富完全能夠適應、滿足任何觀念、模式下公關的道德需求,而無須平添新的道德細目。真正有價值的工作,是在新的公關觀念和模式中承繼和轉化這些百餘年沉澱下來的道德遺產。

播放量3400億 1.8萬抖音知識大V共推「知識普惠」

截至2018年12月8日,抖音上粉絲過萬的知識類創作者近1.8萬個,累計發布超過300萬知識類短視頻,累計播放量已超過3388億。

短視頻與知識傳播研究報告》指出,抖音短視頻使日常生活知識化,使隱性知識顯性化,拓展了「知識的邊界」,給知識本身帶來深遠變化。短視頻平台讓知識回歸本源,重新以「口語」的形式進行生產和傳播,降低了知識生產的門檻,激發大眾的知識傳播熱情,令普通人也能夠參與到知識傳播中來,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豐富知識傳播的內容。例如,抖音上一條題為《現行世界地圖有太多假象》的抖音短視頻,共收穫了 185.4 萬個贊,播放量累計超過 4760千萬,獲得用戶普遍好評:「長知識了!萬萬沒想到格陵蘭其實沒有那麼大...」該視頻作者為抖音知名科普達人「地球村講解員」,自2018年7月以來,通過抖音平台科普天文地理知識。半年時間已收穫 468.2 萬粉絲,作品累計獲贊超過 2000 萬,累計播放量超過 5 億。

另一方面,短視頻打破了知識在傳播和接收中存在的固有壁壘,以社交為紐帶進行知識共享,將個體學習轉化為大眾分享和參與,讓知識可以觸達更多的人。《短視頻知識報告》研究內容顯示,短視頻在內容與形式兩個方面降低了知識接受的門檻,拉近了知識傳播者和受眾之間的距離,普通群眾能夠通過短視頻,以新奇、有趣的形式接觸到高深的專業知識。以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中國科學院為例,目前,旗下科普向官方賬號「中科院之聲」、「中科院物理所」、 「中國科普博覽」已集體入駐抖音,讓普通用戶也能通過手機屏幕,與國內最權威的科研機構「面對面」。目前,中國科學院旗下抖音官方賬號累計粉絲數已突破180萬。

短視頻與知識傳播研究報告》還指出,短視頻對於知識沉澱與傳播的最大價值,在於推動實現知識的「普及」和「惠及」——讓知識覆蓋更廣泛的受眾、提升知識的功能價值。11月15日,字節跳動開展「抖音公開課」教育扶貧活動,邀請三位抖音知名「科普大V」——「大科學家來了」、 「柴知道」和「地球村講解員」,深度走訪貴州省「益童樂園」站點,以抖音視頻為「教具」, 用寓教於樂的形式向當地學齡兒童現場講授地理、生物、 天文等學科的科普知識。參與本次「抖音公開課」活動的「柴知道」內容負責人表示,對於處在大山深處的孩子們而言,抖音上妙趣橫生的科普內容,有助於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拓展視野,讓他們能夠「走出」深山,去探索外部世界。

此次《短視頻與知識傳播研究報告》的發布是對短視頻知識沉澱與傳播價值的一次系統梳理。此前,抖音已陸續開展「向日葵計劃」、「我的科學之yeah」、「誰說科學不抖音」等活動,加強科學知識在平台上的傳播力度,讓這些有價值的內容能夠觸達更廣泛的用戶。字節跳動平台責任研究中心方面表示,未來,抖音將持續與更多的科研機構、科普專業人士建立合作,對知識傳播內容進行傾斜和扶持,進一步推動「知識普惠」,讓短視頻內容不僅「有趣」,而且「有用」;讓高深的科普知識源源不斷地走出實驗室、研究院,走進普通大眾的視野。

視頻

名人面對面——胡百精(問題二)

視頻

2015金旗獎評委採訪【中國人大 胡百精先生】1

視頻

名人面對面——胡百精(問題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