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胡蔭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胡蔭奇 (1943年9月29日 ) 男,中國籍。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1968年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醫務處處長、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院長、中國中醫科學院骨傷研究所所長。中央保健會診專家, 經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央保健會診專家,第三、四、五批全國名老中醫藥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全國名老中醫。中國中醫科學院學術帶頭人(學科:中醫學-中醫內科學-風濕免疫類疾病),中國中醫科學院學位委員會委員,曾為中國中醫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現任: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中華中醫內科學會常委,中華中醫風濕病學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市中醫學會常委,內科委員會主任委員,風濕病委員會主任委員。 社會兼職: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衛生部衛生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北京市衛生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醫療事故鑑定專家,北京醫學會醫療事故鑑定專家,北京地區醫院服務評價和巡查專家組成員,北京地區中醫醫療機構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保健科技學會醫學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諮詢專家,國家發改委藥品價格評審中心評審專家,國家新藥審評專家,北京市新藥審評專家,北京市醫院製劑審評專家,中國老教授委員會醫藥委員會委員,《中華現代醫院管理雜誌》常務編委,《世界中西醫結合雜誌》編委等。[1]

專業特長

胡蔭奇從事臨床工作四十餘年,對內科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取得一定的療效。尤其是對風濕免疫性疾病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經過多年來臨床實踐經驗積累對多種風濕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徵、白塞氏病、痛風、反應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股骨頭壞死、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風濕性肌痛、斯蒂爾氏病、瑞特綜合徵、產後風濕症等有較理想的療效。對中醫、中西醫結合和西醫不同的治療手段進行比較分析,針對不同病種的臨床表現特點,提出以病證結合為基礎突出中醫藥優勢的診療辨證用藥的思路與方法,在中醫學術方面提出了一些創新見解,並總結風濕病常用中藥及方劑的治療經驗,應用於臨床提高了療效,解決了廣大患者的疾苦。 近年來培養博士生9名、碩士生10名。作為全國名中醫導師帶徒弟兩名;完成部局級科研課題四項並獲獎。 對強直性脊柱炎的認識 認為強直性脊柱炎早期以「脊強」命名較為貼切,病至後期,出現腰背彎曲,不能伸直時,則應冠名為「背僂」。此外,本病的病因病機應從虛、邪、痰瘀幾方面認識,即:肝腎不足是發病之根本;邪氣潛伏是發病之根源;後期容易出現痰瘀互結,膠着於精髓骨骼。臨床辯證宜以臟腑辯證為主,經絡辯證與氣血津液辯證靈活結合。治療上根據現代醫學上骶髂關節、腰椎等部位的影像學改變,分為早、中、晚期,每一期根據患者臨床表現及相關檢查,分為活動期和穩定期,以各期不同臨床表現特點及病理變化辨證論治。[2]

科研成果

承擔的科研項目有: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基於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仿真的寒熱證候整體規律研究」。 (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課題「早期類風濕關節炎優化治療方案研究」。

著作與論文

著作

做為主編編寫出版《實用中醫風濕病學》、《風濕性疾病診斷治療指南》、《風濕性臨床常用中藥指南》、《痹病古今名家驗案全析》、《名老中醫治療經驗》、《醫學傳心錄》系列書等多部。。[3][4]

論文

[1] 劉燊仡,王子亮,胡蔭奇. 清熱法治療風濕病恢復期血沉持續不降體會[J].浙江中醫雜誌,2011(03).[5]

[2] 李為農,胡蔭奇,申洪波,白雲靜,王義軍,唐先平,李征,劉燊怡,杜麗彥,連智華. 病證結合優化方案治療類風濕關節炎22例臨床觀察[J]. 中醫雜誌,2010(12).[6]

[3] 申洪波,白雲靜,胡蔭奇. 環境因素對痹證大鼠自身抗體表達的影響[J].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10(09) .[7]

[4] 董宏生,陳誩,李春紅,胡蔭奇,王玉明,董占斌. 中藥痹愈湯對類風濕關節炎骨破壞和修復的實驗研究[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誌,2009(08).[8]

[5] 胡蔭奇,杜麗妍. 中醫痹證的研究思路和方法[J]. 中華中醫藥雜誌,2008(10).[9]

[6] 劉洋,張兆傑,胡蔭奇. 中西醫結合治療痛風的思路與方法[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2007(08).[10]

[7] 董宏生,胡蔭奇,於孟學,王玉明,李莉,董占斌. 甲氨蝶呤對類風濕關節炎骨破壞和修復的實驗研究[J]. 北京醫學,2007(07).[11]

[8] 申洪波,白雲靜,胡蔭奇,李為農. 病證結合中藥組方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活動期臨床對照試驗[J]. 中國骨傷,2007(12).[12]

[9] 申洪波,白雲靜,胡蔭奇. 類風濕性關節炎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思路與方法[J]. 中國骨傷,2004(08).[13]

[10] 申洪波,王宗輝,白雲靜,翟獻斌,胡蔭奇. 婦疏寧丸治療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的實驗研究[J]. 中國矯形外科雜誌,2004(19).[14]

[11] 胡蔭奇,唐先平,常志遂. 強脊清解湯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活動期)35例臨床觀察[J]. 中醫雜誌,2004(05).[15]

[12] 張寧,劉世巍,李方潔,張瑞鱗,趙霞,羅燕楠,胡蔭奇. SARS的鑑別診斷與早期中醫症狀學特徵[J]. 中國醫藥學報,2003(11).

[13] 唐先平,胡蔭奇,常志遂. 化痰祛瘀法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臨床研究[J].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3(06).[16]

[14] 李征,胡蔭奇. 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血瘀與自身免疫功能紊亂的相互關係[J].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3(06).[17]

[15] 李征,王義軍,胡蔭奇. 關於風濕類疾病中醫證候實質性研究的探討[J].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3(09).[18]

[16] 何玲,胡蔭奇. 類風濕性關節炎與血瘀證關係探討[J].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0(07).[19]

[17] 胡蔭奇,王義軍,常志遂. 風濕安沖劑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臨床研究[J]. 中國醫藥學報,2000(01).[20]

[18] 胡蔭奇,謝海州. 試論疾病傳變的理論[J]. 遼寧中醫雜誌,1981(09).

[19] 胡蔭奇,謝海州. 疾病傳變理論在臨床上的應用[J].河北中醫,1982(01).

[20] 胡蔭奇. 牙痛辨析[J]. 遼寧中醫雜誌,1982(0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