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臘勐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臘勐鄉地處龍陵縣城東北部山區,距縣城53公里。東隔怒江與施甸縣相望,西與鎮安鎮相鄰,南與碧寨鄉相接,北與隆陽區毗鄰。

2016年1月,撤銷保山市龍陵縣象達鄉、臘勐鄉,設立象達鎮、臘勐鎮;撤鄉設鎮後,行政區域和隸屬關係不變,鎮政府駐原鄉人民政府駐地。[1]

地理環境

臘勐鄉國土面積191.5平方公里,轄10個村民委員會、125個村民小組,全鄉2008年末有耕地總資源39381畝,其中,常用耕地面積37463畝,稻田4010畝,山地面積為33453畝。最高海拔2550.6米,最低海拔637米,年降雨量1444.3毫米,年平均氣溫13.5-19.4℃,全年無霜期250-365天,屬典型的立體氣候。

教育狀況

臘勐鄉小學生入學率100%、初中入學率99.4%,鞏固率分別達99.8%、98.5%。應屆畢業生應參加中考326人,實際參加中考253人,參考率78%。[2]

經濟概貌

臘勐鄉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899萬元,比2007年的4799萬元增1100萬元,增22.9%;農民人均純收入1735元,比2007的1417元增318元,增22.4%。全鄉林業用地面積10.9821萬畝,現有核桃面積20811畝,全年實現林業產值750.67萬元。全鄉實施退耕還林工程1.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8%。全鄉大牲畜存欄9730頭,出欄1100頭,出欄率11.3%, 生豬存欄36000頭,出欄15345頭,出欄率42.6%,羊存欄4765隻,出欄1900隻,出欄率40%,家禽存欄59080隻,全年肉類總產量1761.5噸,實現畜牧產值2155萬元,比2007年增390萬元,增22%。

民族人口

臘勐鄉有10個村、125個村民小組,4857戶、20992人,其中,男性10860人、女性10132人,農業人口為20281人,占總人口的96.6%。境內居住着漢、傈僳、彝、傣、白、景頗、德昂7種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為527人,占總人口的2.5%,全鄉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3]

特色產業

烤煙:2008年,臘勐鄉新建智能化烤房90座,臥式密集型烤房12座,種植烤煙5814畝,交售煙葉13800擔,產值達873萬元,比2007年的5502畝、13000擔、654.89萬元,分別增5.7%、6.2%、33.3%,種煙戶均收入達6452元,比2007年的4851元,增33%。

茶葉:2007年,全鄉新植無性系良種茶園500畝,改造低產茶園1000畝。全鄉茶葉總面積達3928畝,產量達13.5萬公斤,實現產值311萬元。

核桃:全鄉茶葉面積4787.9畝,通過"低改高"、新植無性系等技術措施完成低產茶園改造2000畝,鞏固新植500畝,實現茶葉產量17.6萬公斤,產值126.7萬元,與2007年相比面積、產量分別增21.5%、30.7%。茶葉市場價格大幅下滑,導致產值下降59.29%。

木薯:全鄉共種植木薯352畝,產量達70噸,經濟收入5.6萬元。

紅薯:2006年,在臘勐、大埡口兩村試驗示範種植脫毒紅薯20.1畝,產量40噸,產值4萬元,為全鄉產業結構調整打下一定的基礎。[4]

民族風情

臘勐鄉境內共居住着7種民族,以漢族為主。白泥塘村居住着大部分的傈僳族,以特有的民族風情傳承着歷史文化。傈僳族有自己的語言,傈僳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原有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創製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傈僳族民間文學豐富多彩。《創世紀》、《我們的祖先》等神話、傳說,是研究傈僳族遠古歷史的寶貴資料,也是中國民間文學寶庫中的珍品。其詩歌比較講究韻律節奏和整齊仗。在一些雙關語的詩句中,常巧妙地包含着意境清新的隱喻,這是傈僳族詩歌最突出的特點。傈僳族非常喜愛唱歌對調,有"鹽,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說。民歌樸素感人,曲調豐富,傳統舞蹈多為集體舞,有模仿動物的,也有表現生產生活的。傳統樂器有琵琶、口弦、四弦和蘆笙等。傈僳族以從事農業為主,種植玉米、水稻、蕎麥等。傈僳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自然。有的也信仰基督教、天主教。

資源條件

自然優勢

臘勐鄉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適宜種植多種糧食作物生長,是龍陵縣的糖料、烤煙基地。2007/2008榨季,全鄉甘蔗種植總面積23769畝,甘蔗總產量9萬噸,其中:入榨量8.6萬噸,實現甘蔗產值1737萬元,

比2007年增1.75萬噸,增24.1%。2008年全鄉新植翻種甘蔗5799畝,完成縣下達任務4500畝的129%,其中:秋、冬植蔗1680畝,甘蔗良種覆蓋率達到98%。種植烤煙8000多畝,木薯352畝,熱帶水果300多畝。

旅遊優勢

臘勐鄉黨委政府依託"松山"品牌,唱旅遊大戲,着力培植三點一線旅遊產業帶,即:以昆畹公路臘勐過境段為主軸,松山為龍頭,松山溶洞為龍身,怒江江灘溫泉為龍尾的旅遊線路。位於下臘勐的松山溶洞洞深2.5公里,面積1500餘平方米,洞內暗河轟鳴、怪石嶙峋、鐘乳石百姿千態,極具開發價值。每到冬春時節,沿怒江西岸散布的幾個露天溫泉飄逸的水蒸氣如夢如幻,泉畔依山而建的一幢幢草舍茅寮參差錯落相映成趣,茅寮炊煙裊裊,露天溫泉里蕩漾着歡聲笑語,縷縷古風遺韻輕輕地將泉區籠罩。

農村科技

2008年以來,臘勐鄉"科技入戶"工程有序推進,農業技術人員常駐各村進行幫扶。同時,邀請市、縣農業專家到我鄉開展實用技術培訓,積極組織村組幹部、群眾到縣外參觀學習和鄉內各項技術觀摩現場會,參訓人員達3400多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