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腋動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腋動脈

系鎖骨下動脈的直接延續。

橫過背闊肌的下緣後,續於肱動脈。腋動脈在腋窩的深部,胸大、小肌的後面,內側有腋靜脈伴行,臂叢的神經干初在其外側,後在其周圍,發出胸肩峰動脈、胸外側動脈、肩胛下動脈、旋肱後動脈、旋肱前動脈,營養肩帶諸肌、肩關節及乳房

該動脈所分布區域的外傷及手術,尤其是腋窩膿腫、腫瘤等手術時,應注意處理此動脈。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腋動脈
  • 外文名: axillary artery

目錄

腋動脈的解剖結構

腋動脈的體表投影

腋動脈的解剖結構

腋動脈是鎖骨下動脈的延續,自第一肋外側緣,斜向下外經過腋區,至大圓肌下緣處進入臂,易名為肱動脈。腋動脈被其前方的胸小肌跨過分成三段,肌近側的為第一段,肌後方的為第二段,肌遠側的是第三段。腋動脈各段均有分支,一般記載為六支,即胸上動脈、胸肩峰動脈、胸外側動脈、肩胛下動脈、旋肱後動脈及旋肱前動脈。

①胸上動脈:自第一段發出,主要分布於第1~2肋間隙及胸肌。

②胸肩峰動脈起自第二段,但有報道起自第一段者多達64.53%。它分支分布於肩關節、三角肌及胸肌,並有分支參與構成肩關節網。

③胸外側動脈起自第二段,沿胸小肌下緣下行,主要分布於前鋸肌和胸肌。在女性,此動脈增大,並發出乳房外側支至乳房。

④肩胛下動脈,以粗大的短干在肩胛下肌下緣附近起自腋動脈第三段,行向內下,先發出小支至肩胛下肌,繼而分為旋肩胛動脈和胸背動脈。前者彎向後,經三邊孔繞過肩胛骨外側緣進入岡下窩,分布於岡下肌、肩胛下肌和大、小圓肌等,並與肩胛上動脈吻合;後者沿肩胛骨外側緣下降,主要分支分布於背闊肌。

⑤旋肱前動脈較小,經肱骨外科頸前方行向外後,與旋肱後動脈吻合、分支分布於鄰近的肌及肩關節。

⑥旋肱後動脈較大,與腋神經伴行,穿四邊孔至肱骨後方,分布於三角肌及肩關節,並有分支與旋肱前動脈、肩胛上動脈及胸肩峰動脈等吻合。

腋動脈有時可直接分出橈動脈或尺動脈。腋動脈的分支數目變異較多(8~2支及高位分支),其中以5支者較為多見(約46%)。在五支型中,以直接發出胸上動脈、胸肩峰動脈、胸外側動脈、共乾的肩胛下動脈和旋肱後動脈、旋肱前動脈等5支者為最多。[1]

2、腋動脈的體表投影: 上肢外展至水平位,手掌向上,自鎖骨的中點與肱骨內外側髁連線的中點稍下方作一連線,在背闊肌下緣以上為腋動脈的體表投影,以下為肱動脈的體表投影。

參考文獻

  1. 它常腋動脈,醫學百科,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