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腰鋪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腰鋪鎮隸屬於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地處南譙區南部,東隔清流河與來安縣三城鄉相望,東南連烏衣鎮,南接全椒縣十字鎮,西鄰施集鎮,北與龍蟠街道相連,鎮人民政府北距滁州市區8千米,西距省會合肥141千米,行政區域面積89.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腰鋪鎮戶籍人口為31326人。

春秋戰國時期,腰鋪鎮境域屬楚地。1997年12月,撤鄉設腰鋪鎮。截至2020年6月,腰鋪鎮轄2個社區、5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腰鋪集鎮。

2019年,腰鋪鎮有工業企業115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15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9個。[1]

沿革

春秋戰國時期,腰鋪鎮境域屬楚地。

隋代以後,屬滁州。

民國元年(1912年),滁州改滁縣。

1949年10月,建立腰鋪鄉,隸屬花山區。

1950年4月,花山區撤銷,改屬烏衣區。

1951年12月,隸屬琅琊區。

1959年9月,屬琅琊公社。

1961年5月,成立腰鋪公社

1983年3月,復為腰鋪鄉。

1997年12月,撤鄉設腰鋪鎮。

2007年5月,擔子管理區除柯湖村外,全部併入腰鋪鎮。

2010年11月,全椒縣十字鎮黃莊村、王郢村7個村民組劃入腰鋪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腰鋪鎮轄腰鋪、擔子2個居民委員會,月二郎、范橋、梅鋪、朱崗、萬橋、東陳、姑塘7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5個居民小組、137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腰鋪鎮轄2個社區、5個行政村:腰鋪社區、梅鋪社區、范橋村、二郎村、朱崗村、姑塘村、東陳村; 鎮人民政府駐腰鋪集鎮。[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腰鋪鎮地處南譙區南部,東隔清流河與來安縣三城鄉相望,東南連烏衣鎮,南接全椒縣十字鎮,西鄰施集鎮,北與龍蟠街道相連,鎮人民政府北距滁州市區8千米,西距省會合肥141千米, 行政區域面積89.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腰鋪鎮地處丘陵地帶,地勢西高東低,耕作層較深,以黑白馬肝土為主。西部二郎村屬琅琊山低矮山丘區,東部姑塘村屬清流河圩區。最高點位於趙家大山,海拔139米;最低點位於姑塘圩,海拔15米。

水文

腰鋪鎮境內河道屬滁河流域的清流河水系和襄河水系,其中東部85%的徑流入勝利渠、勝天河,東徑流入清流河,西部二郎村、范橋村的大部分徑流南流全椒縣襄河,這部分徑流約占鎮域面積15%。

自然災害

腰鋪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暴雨、低溫、霜凍。1975年降水量為1433.8毫米,8月份集中降水237.6毫米,擔子姑塘、東陳圩一片汪洋。2008年8月4日-6日集中降水為500毫米,姑塘圩破圩,造成3個村莊被淹,12000畝農作物絕收。

自然資源

腰鋪鎮境內西部山丘區礦藏資源豐富,有可開採的優質石灰石,儲量7億噸。

2011年,腰鋪鎮有耕地面積72967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腰鋪鎮轄區總人口2679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0344人,城鎮化率38.6%。另有流動人口1618人。總人口中,男性14106人,占52.7%;女性12686人,占47.3%;14歲以下3186人,占11.9%;15-64歲21203人,占79.1%;65歲以上2403人,占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

截至2017年末,腰鋪鎮常住人口為45926人。

截至2019年末,腰鋪鎮戶籍人口為31326人。[3]

經濟

綜述

2011年,腰鋪鎮財政總收入15500萬元,比上年增長55.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300萬元,比上年增長45%,農民人均純收6366元。

2019年,腰鋪鎮有工業企業115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15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9個。

農業

2011年,腰鋪鎮農業以種植水稻、小麥、棉花、蔬菜、苗木為主,農業總產值1.3億元,糧食產量3.5萬噸,蔬菜產量1.4萬噸,棉花產量1200噸,油料作物產量5000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17656頭,年末存欄5088頭;羊飼養量10996隻,年末存欄1282隻;家禽飼養量101.1萬羽,年末存欄22.2萬羽;肉類總產量2.1萬噸。

商貿

2011年末,腰鋪鎮有商業網點880個,職工2300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5億元,比上年增長57.9%;城鄉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1.8億元,出口11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0.0%。

金融業

2011年末,腰鋪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5.1億元,比上年增長28.5%;各項貸款餘額2.5億元,比上年增長39%。

郵電業

2011年,腰鋪鎮郵政業務收入180萬元,其中純收入75萬元,全年電信業務收入900萬元。[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腰鋪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380人,專任教師15人;小學2所,在校生1020人,專任教師9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895人,專任教師91人,教育經費達510萬元。

文化事業

2011年末,腰鋪鎮有綜合文化站1個,圖書室6個,農家書屋9個,藏書5萬冊;文化專業戶9個;農民業餘劇團1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腰鋪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1個,其中衛生院2所,村衛生室9個;病床51張,專業衛生人員45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21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腰鋪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01戶人數693人,支出70881元;農村五保供養137人,支出205440元,撫恤事業費支出487900元,醫療大病救助支出354332元;殘疾人救助支出325720元,敬老院1所,床位120張,收養農村五保老人93人,全年接受社會捐助16萬元。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3772人,參保率95.0%。

郵政電信

2011年末,腰鋪鎮有郵政網點1個,征訂報紙、期刊2300份(冊)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28個,固定電話用戶10250戶,固定電話用戶普及率95.0%。移動電話用戶15500戶寬帶接入用戶5600戶,[5]

基礎設施

給排水

2011年末,腰鋪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年供水量40萬噸。

供電

2011年,腰鋪鎮有鎮區供電所1座,配電變壓器120台,年供電量2500萬千瓦時。集鎮安裝路燈280盞,其中太陽能路燈56個。

園林綠化

2011年末,腰鋪鎮鎮區有道路兩側全部綠化,花壇40個,綠化面積3.5萬平方米。

交通運輸

2011年,腰鋪鎮境內有206省道、滁寧快速通道、京滬鐵路、京滬高鐵過境,京滬高鐵滁州站建在境內。各區間建有中都大道、洪武路等6縱6橫12條道路,鎮區開通汽車公交線路4條,日發客運汽車80班次,日均客流量3000人次。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腰鋪鎮古名仁義鋪,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滁州志》載民間傳說:有蒲州人崔韜,投宿仁義鋪,遇虎脫其皮變女結為夫婦。後人據傳聞稱此地為"妖鋪"諧音"腰鋪",因得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