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膀胱俞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揭密真相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任何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

膀胱俞穴,經穴名,屬足太陽膀胱經。膀胱背俞穴。膀胱俞穴的位置:當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2骶後孔。中醫認為刺激膀胱俞穴有治療腹瀉、遺尿、小便不利、便秘、腰脊強痛等作用。[1]

穴位含義

膀胱腑中的寒濕水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概況

【取穴】位於骶部,當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2骶後孔。即:身體骶部,第二仙椎左右二指寬處,與第二骶後孔齊平。取穴時常採取俯臥的姿勢。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寒濕水氣。
【運行規律】大部分寒濕水氣冷降歸於地部,小部分吸熱後循膀胱經上行。
【功能作用】外膀胱腑之熱[2]

作用功效

【功效應用】:疏調膀胱,通利水道、清熱利濕,通經活絡 【主治病症】:主治前陰、腰骶等疾患:如小便赤澀,尿失禁,遺尿,癃閉,疝氣偏墜,陰內濕癢腫痛,陰部生瘡,泄瀉,痢疾,腹痛,腰腿疼痛,遺精,小便不利,腰骶部疼痛,尿頻,陽痿,便秘,腰骶強痛,陰部濕癢腫痛,腰骶痛,尿路感染,現代又多用膀胱俞治療膀胱炎,尿道炎,腎炎,糖尿病,性機能障礙,腰骶神經痛,腸炎,坐骨神經痛,膀胱炎,腳氣,子宮內膜炎等。[3]

【配伍應用】:
膀胱俞穴配腎俞穴治小便不利。
膀胱俞穴配中極穴,為俞募配穴法,有清熱利濕的作用,主治水道不利,癃閉,小便赤澀。
膀胱俞穴配筋縮穴、犢鼻穴、有通經活絡,健腰膝的作用,主治腰脊強痛,下肢無力。
膀胱俞穴配陰廉穴、血海穴,有祛風清熱,活血止癢的作用,主治陰部瘙癢,淋濁。
膀胱俞穴配腎俞穴、關元穴、中極穴,治陽痿、遺精。
膀胱俞穴配腎俞穴、命門穴,治腰痛[6]。
膀胱俞穴配腎俞穴、環跳穴、風市穴、委中穴、足三里穴,治下肢癱瘓。

穴位療法

【針刺】膀胱俞穴,直刺0.8-l寸。局部酸脹,有麻電感向臀部及下肢放散。注意:膀胱俞深部近於膀胱,針前排空小便,針刺宜緩慢,以免刺傷膀胱
【艾灸】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10~15分鐘
【按摩】在膀胱俞附近刮痧,每次3分鐘,每周1次,可治小便不利、遺尿等膀胱功能失調病症

視頻

治療小便不利之法——刺激膀胱俞穴- YouTube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