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致廣大而盡精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致廣大而盡精微》,副標題:普惠金融中國實踐案例,李焰,王琳 編,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成立於1955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成立的第一家大學出版社[1]。2009年獲首屆全國百佳圖書出版單位榮譽稱號,2017年和2021年連續兩屆再度獲中國出版政府獎先進出版單位獎,是中國最重要的高校教材和學術著作出版基地[2]

內容簡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希勒認為:金融的本質是通過資金流動來完成資源的整合和配置,提高整個社會的福祉與效率。但在現實生活中,金融大河往往浩浩蕩蕩地湧向本已資源充沛的土地,而一些偏遠地區的人群、低收入群體、中小微企業由於諸多原因,被傳統金融不同程度地「忽略」。 少數人群無法獲得基礎的賬戶服務,從而無法獲得相應的支付、存款服務,中小微企業和個體戶相對普遍地存在信貸資金供給不足問題。很大一部分有很好信用和真實還貸能力者,因為種種原因被傳統金融機構拒之門外。所以,金融服務存在供求不對等的結構性供求失衡。2006年聯合國提出普惠金融(financial inclusion)的概念,"普惠"無疑可以提高整個社會的福祉,但如果沒有效率和效益,其註定是難以可持續地發展。《致廣大而盡精微:普惠金融中國實踐案例》通過螞蟻金服、南充美興、中和農信、3+1誠信聯盟、民生銀行的小微項目、拍拍貸、芝麻信用、百融至信等10個案例,分別從微型金融、中小企業融資、數字普惠金融、信用等方面介紹普惠金融近年來的實踐探索,特別側重從管理層面,將企業的使命、願景、價值觀,融入企業的組織流程設計、業績考核等日常管理中;深入探索如何實現社會績效和財務績效的雙重目標;展示大數據、互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金融在降低了小微金融的邊際成本,提供便捷、低成本、可觸達服務方面的優勢,以及為小額分散但大量的微型金融帶來的巨大的技術紅利。 這些蘊含從業者無限創造力的案例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均有值得人們深思和提煉的商業邏輯與道德邏輯。聚合社會實踐者、政策制定者、行業監管者、學術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使普惠金融的事業真正能夠「致廣大而盡精微」是本書的初衷和夙願。

作者介紹

李焰,現任人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金融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小微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出版《中國居民儲蓄行為研究》《企業集團化運作、融資約束與信用擴張效應》等專著,主持多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國家發改委「十三五」規劃研究課題「中國小微金融發展與政府扶持」,國家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重點項目「新常態下中國普惠金融體系建設研究」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