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臺北清真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臺北清真寺
圖片來自台北旅遊網

台北清真寺又稱台北清真大寺位於中華民國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2段62號,為伊斯蘭教在台灣最著名且重要的禮拜場所。也是台灣第一座清真寺。

台北清真寺於民國49年(西元1960年)4月13日落成,由中華民國與伊朗前國王巴勒維、已故約旦國王胡笙、土耳其前總理孟德勒斯、伊拉克已故親王阿不都拉等暨國內外伊斯蘭教胞等的熱心捐助,共同籌募建寺基金,共同籌募興建。現已列為市定古蹟。

歷史

  • 臺北清真寺最早位於台北市麗水街17巷2號,創設於民國37年(西元1948年),是由回教教中長者鄭厚仁、常子春鑒於台北穆斯林急需清真寺作為禮拜的場所,經全體教胞捐贈日式民宅一戶作為清真寺使用。
  • 直至民國39年(西元1950年),來台穆斯林人數增多,麗水街清真寺明顯不敷使用。經白崇禧將軍向政府呼籲,並取得當外交部部長葉公超協助奔走,為尊重訪台國賓的伊斯蘭教傳統,須設置具有國際水準的清真寺,以達到從事國民外交的實質目的。

民國46年(西元1957年)12月12日「臺北清真寺興建委員會」正式成立,目的為實際瞭解清真寺興建計畫內容與需求,興建一座可容納六百人禮拜的清真寺。臺北清真寺的興建,不僅獲得政府大力支持,也獲得訪台伊斯蘭國家貴賓 (包括伊朗前國王巴勒維、已故約旦國王胡笙土耳其前總理孟德勒斯伊拉克已故親王阿不都拉等) 暨國內外穆斯林教胞等的熱心捐助,共同籌募建寺基金;於台北市新生南路二段62號興建臺北清真寺。

  • 民國47年(西元1958年)動工興建。
  • 民國49年(西元1960年)完工。

臺北清真寺除延攬台灣知名建築師楊卓成設計藍圖,也參照其他學術機構的相關資料,才決定建築的藍圖。以這樣的時代背景、象徵意義,及建築地標之獨特、無複製性,使得台北清真寺具有獨特歷史、建築美學與紀念價值。

臺北清真寺的建立,不僅延續麗水街清真寺發展臺灣回教的重要使命,更身負特殊國際交流任務,世界各伊斯蘭國家國王、總統及各界領袖歷次訪問中華民國,均以蒞臨臺北清真寺列為重要行程。

  • 民國88年(西元1999年)公告台北清真寺為市定古蹟

建築

台北清真寺的建造方位是參照伊斯蘭教法、仿奧圖曼式伊斯蘭建築設計,結合本土之花磚與幾何拼磚,含入口門廊、門廳雙角樓、圓頂禮拜大殿、洗淨水房、兩翼圓拱迴廊、禮堂、辦公室、喚拜尖塔、庭院等。

  • 喚拜塔:位在清真寺左右高達20公尺的灰色尖頂喚拜塔,塔頸紅磚滾邊及洋蔥球頂為本土及中亞的折衷特色。當禮拜的時間一到,便由喚拜塔發出禮拜讚詞,告訴附近的信徒禮拜的時間已到了。
  • 圓拱頂禮拜大殿:台北清真寺[1] 最明顯的特徵,便是中央的金色銅製大圓頂、兩個奧圖曼式洋蔥型的小尖頂,以及兩柱喚拜塔;金色大圓頂的下方,是穆斯林作禮拜的大殿。遵照教規,整個大殿簡潔清朗、無任何具象事物的裝飾,只有幾何花窗。

前方的禮拜區與世界上任何一座清真寺相同,面向聖地的方向。禮拜大殿圓頂離地15公尺高,直徑15公尺,牆面落地窗鑲有可開合通風的幾何形彩色玻璃。禮拜大殿僅限於潔淨的穆斯林教胞才能進入。

  • 仿羅馬式的廊柱:清真寺結合仿羅馬式建築及奧圖曼式的穹窿大殿,在台灣實屬難得一見的是主建築物翼的仿羅馬式連續拱圈長廊,柱身與拱圈比例勻稱、方枕式柱頭內側兩邊倒角、拱圈滾邊,立於前方。

建材

清真寺的主體結構採鋼筋混凝土的主體樑柱構造,外牆加強磗造並以水泥斬石子仿石材做表面處理。在建築頂部邊緣以本土幾何與文字圖案的小口磗馬賽克飾條做局部裝飾。

綠色的的圓頂穹窿為銅片一片片包覆,原來的黃銅色經過歲月洗禮,氧化成為今日所見的綠色銅鏽。

參考文獻

  1. 台北清真寺,台灣宗教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