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臺南左鎮化石園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臺南左鎮化石園區(圖片來源)

臺南左鎮化石園區(英文:TAINAN CITY ZUOJHEN FOSSIL PARK)位於台南市左鎮區,西元2019年5月12日正式開幕,台南市政府投入6.5億元整合原菜寮化石館、自然史教育館以及光榮國小,將菜寮化石館改建為左鎮化石文化園區,是全台唯一「館校合一」的化石博物館。結合科學考古、教育推廣以及觀光休憩功能,呈現「化石的原鄉」獨特的自然與人文脈絡,形塑左鎮成為重要的化石研究基地。台南市左鎮區的菜寮溪流域是台灣最早發現脊椎動物化石的地區,改建後的左鎮化石文化園區規畫自然史教育館、故事館、化石館、生命演化館和探索館等5座展館及戶外廣場,總面積達1800坪,是原來的菜寮化石館面積10倍。[1]

新聞動態

蘭花移展增色 左鎮化石園區成古生物花園

古生物的花園(圖片來源)

原定於3月登場的2020年台灣國際蘭展因武新冠肺炎疫情延後,台南市政府將蘭花移到11處景點展出。左鎮化石園區以「古生物的花園」為主題策展,搭配恐龍與古生物的畫面相當特別。蘭科植物起源的直接證據最早可追溯到古生物時期,有一種已滅絕的無刺蜜蜂,困在琥珀中的身軀翅膀上帶有蘭花花粉。科學家推測蘭花最早可能於白堊紀晚期,約7600萬至8400萬年前便出現。由於恐龍約滅絕於6500萬年前,或許有些恐龍曾與蘭花的祖先同時存在過。左鎮化石園區特別邀請策展人李嘉偉團隊規劃設計花藝,以「古生物的花園」為主題,設計了「花田裡迷鹿」、「跨越6500萬年的再會」、「一棵開花的樹」等主要展示區域。遊客進入園區大廳後,可看見陣仗龐大的蘭花花海。在採光極佳的空間下,蘭花得以呈現出最真實、自然的顏色,為以化石為主的園區展品增添了不少生氣。為配合蘭花布展,園區特地以大廳梅花鹿與暴龍玩偶為場景主角,創造生動活潑的花藝主題。同時呼應左鎮化石園區古生物樂園的環境氛圍,相信能為來訪的遊客帶來全然不同感受。 [2]

園區介紹

園區歷史

左鎮化石園區空拍示意圖(圖片來源)
臺南左鎮化石園區LOGO(圖片來源)
臺南左鎮化石園區吉祥物(圖片來源)

菜寮溪流域得天獨厚的化石寶庫,自1931年開始受到關注。臺北帝國大學地質學教授早坂一郎在臺南進行地質調查時,於菜寮溪流域採集許多鹿角化石,並請當地陳春木先生(後人稱為化石爺爺)協助採集許多珍貴古象、犀牛、水牛等動物化石,奠定菜寮溪成為研究臺灣古生物的據點。
菜寮溪出土化石不計其數,1970年代,業餘化石愛好者在菜寮溪撿拾左鎮人頭蓋骨,經國外實驗室分析研判距今約3000年前;後又發現犀牛牙齒,經由台日學者與臺灣省立博物館團隊的合作,挖掘出完整度甚高的犀牛化石,生存在約距今90萬年前到45萬年前,命名為早坂中國犀,在臺灣脊椎動物化石發掘紀錄中,這是動員組織最具規模的一次。隨著左鎮動物群的化石出土,菜寮溪流域成為化石研究之重鎮。1978年,光榮國小成立鄉土文物室,展出師生長年於菜寮溪撿拾、收藏逾千件化石,引起外界重視,更吸引省主席林洋港與臺南縣長楊寶發參觀,在各方奔走下,1981年菜寮化石館啟用。
左鎮化石園區累計收藏猛獁象、劍齒象、古鹿、鱷魚、貝類等海相和陸相生物化石,大量陸相脊椎動物化石出土是一大特色,加上左鎮人頭骨碎片、早坂中國犀復原骨架等蒐藏品,可謂臺灣無可取代的化石寶庫。如今,左鎮化石園區從單一館舍蛻變、擴展為五大展館。
自然史教育館模擬左鎮的地層岩壁,在這裡能體驗多元互動裝置,如化石挖掘、河床化石觀察;故事館介紹新化丘陵,展示包含新港文書在內的西拉雅族文物,認識「化石爺爺」陳春木一生採集化石的貢獻;生命演化館呈現海洋生物的搶灘戰,曾經稱霸地球的恐龍坐落在中庭,之後哺乳動物崛起於歷史舞台,見證生命演化的繁盛與衰落;化石館設置擴增實境互動沙盤,能了解菜寮溪流域化石的來源,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早坂中國犀全身骨架化石;探索館揭曉左鎮人之謎,走近化石清修室則能一睹化石的復原實況;到彩繪魔法互動教室,和自己著色的菜寮流域生物群互動和餵食。如同園區的公共藝術逆走鐘,鼓勵人們勇於質疑、勇於逆向思考的精神,古老的化石引領人們回溯過去,宛如時間之神贈予的寶藏,使我們有機會打開身歷其境的想像,永保對自然科學的好奇心。[3]

臺南左鎮化石園區LOGO中間是是早坂中國犀的化石,西元1971-1972年間,古生物學界傳出令人振奮的消息,考古學者在左鎮挖掘出迄今最完整的古犀牛化石,因為化石未受磨損,加上小範圍內發現同一體大量的骨骼,推測應為原地埋藏,命名為「中國犀牛早坂氏亞種」,簡稱「早坂中國犀」,紀念對於菜寮溪流域化石研究有重大貢獻的早坂一郎教授,也是園區的鎮館之寶。[4]

園區吉祥物

臺南左鎮化石園區的吉祥物分別為名為「KiKi」的金絲猴及「KoKo」早坂犀牛,命名的由來是以挖掘化石時發出的聲響擬聲詞來命名的。[5]

展覽館介紹

化石園區共分為以下幾個館別:自然史教育館、故事館、生命演化館、化石館、探索館、雨豆樹廣場。[3]

自然史教育館

一樓及二樓以中生代及新生代的背景,探討兩生代中,最具代表性的生物:爬行類及哺乳類動物。 藉由爬行類及哺乳類動物的骨骼及兩生代間的時空背景、相關植物做對比介紹。地下一樓右側為模擬左鎮菜寮地層的剖面,埋藏貝類及碎骨化石;接著觀看此地區的六大地段的地質剖面:沉積-大自然的時間與空間,由地質可知我們化石的生長階層後,讓民眾動手操作了解化石的形成方式:沈積、礦化及風化等,並由地景復原得知菜寮溪流域的還原場景及特殊的河床環境;取得化石後,需至清修教室學習清修的技術,並至庖丁解牛了解各個化石部位的骨骼構造及特殊用途。

故事館

一樓主題:新化丘陵風貌、記憶菜寮化石館、菜寮探索時光 二樓主題:在地化石收藏展示,主要介紹關於菜寮化石貢獻及研究的代表人物,並增加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樂趣。希望參觀者在前往下一展廳之前,對菜寮風貌、化石的挖掘以及人文都已有初步的認識。包含了化石爺爺說故事、時光劇場、化石標本藏寶箱

生命演化館

一樓主題:哺乳動物崛起、冰河時期、人類新世紀、滅絕事件、王者再現 二樓主題:生命的起源、寒武紀大爆發、暢遊古海洋、搶灘戰、放大森林、恐龍時代、進化的天空

化石館

一樓主題:菜寮溪流域前世今生、菜寮溪流域水中瑰寶(貝類/海膽/珊瑚/螃蟹)、菜寮溪流域生物群、海洋世界(鯊魚/鯨豚/魚類)、小小動物(兔/齧齒動物/植物)、動物復原場景單元 二樓主題:臺灣靈長類(臺灣獼猴/金絲猴)、奇偶快跑(馬/鹿/豬)、爬行動物(龜/鱉/蛇/蜥)、角色不同(鹿角)、無肉不歡(虎/熊/鱷)、早坂中國犀,中央主展區以早坂中國犀全身骨架作為主展品輔以科技互動裝置,左右牆面介紹早坂中國犀的遷徙過程

探索館

主題:左鎮人之謎、化石清修室、窗景休憩區、大象一族、QA測驗區、彩繪互動教室

參觀資訊

營業時間

開放時間:週三至週一,09:00~17:00
售票時間:週三至週一,08:50~16:00
截止入場時間:16:30
休館時間:每逢週二全天及除夕休館[3]

票價資訊

票別 票價 說明[3]
全票 NT$100 一般參觀者適用之。
優惠票 NT$70 持有學生證在學學生、20人以上團體適用之。
半票 NT$50 滿65歲以上長者、6歲以上未滿12歲之兒童。
免費 NT$0 持有設籍於本市左鎮區之身分證明文件、未滿6歲之兒童、持有身心障礙手冊,其本人與隨同1人、持有縣市政府依志願服務法核發之志工榮譽卡、持有交通部觀光局核發之導遊執業證人員。

相關視頻

全台唯一|化石主題園區|臺南左鎮|化石園區|線上全導覽《鄉鎮輕旅》

人潮擠爆 【左鎮化石文化園區】開幕 全台唯一化石館 花姬兄弟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