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舌唇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舌唇蘭植株高35-70厘米,根狀莖指狀,肉質、近平展。莖粗壯,直立,無毛,具 4-6枚葉。葉自下向上漸小,下部葉片橢圓形或長橢圓形。總狀花序長10-18厘米,具10-28朵花;花大,白色;花瓣直立,線形,長6-7毫米,寬約1.5毫米,先端鈍,具1脈,與中萼片靠合呈兜狀;唇瓣線形,長1.3-1.5(-2)厘米,不分裂,肉質,先端鈍。 舌唇蘭花期5-7月,生於海拔600-2600米的山坡林下或草地。...

舌唇蘭Platanthera japonica (Thunb. ex A. Marray) Lindl.

分類:蘭科花卉

科屬: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微子目 蘭科 舌唇蘭屬

盛花期:夏季

舌唇蘭的形態特徵

舌唇蘭植株高35-70厘米。根狀莖指狀,肉質、近平展。莖粗壯,直立,無毛,具 (3-)4-6枚葉。葉自下向上漸小,下部葉片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10-18厘米,寬3-7厘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成抱莖的鞘,上部葉片小,披針形,先端漸尖。

舌唇蘭總狀花序長10-18厘米,具10-28朵花;花苞片狹披針形,長2-4厘米,寬3-5毫米;子房細圓柱狀,無毛,扭轉,連花梗長2-2.5厘米;花大,白色;中萼片直立,卵形,舟狀,長7-8毫米,寬5-6毫米,先端鈍或急尖,具3脈;側萼片反折,斜卵形,長8-9毫米,寬4-5毫米,先端急尖,具3脈。

舌唇蘭花瓣直立,線形,長6-7毫米,寬約1.5毫米,先端鈍,具1脈,與中萼片靠合呈兜狀;唇瓣線形,長1.3-1.5(-2)厘米,不分裂,肉質,先端鈍;距下垂,細長,細圓筒狀至絲狀,長3-6厘米,弧曲,較子房長多;藥室平行;藥隔較寬,頂部稍凹陷;花粉團倒卵形,具細而長的柄和線狀橢圓形的大粘盤;退化雄蕊顯著;蕊喙矮,寬三角形,直立;柱頭1個,凹陷,位於蕊喙之下穴內,舌唇蘭花期5-7月。

舌唇蘭的生態習性

舌唇蘭一般生長在深山幽谷的山腰谷壁,透水和保水性良好的傾斜山坡或石隙,稀疏的山草旁,次生雜木林陰下。或有遮陰,日照時間短或只有星散漏光的地方。空氣濕度大且空氣能流通的地方,有時也生于山溪邊峭壁之上。

舌唇蘭花宜種植於空氣流通的環境,性喜陰,忌陽光直射,喜濕潤,忌乾燥,15℃至30℃最宜生長。35℃以上生長不良。5℃以下的嚴寒會影響其生長力,舌唇蘭常處於休眠狀態。如氣溫太高加上陽光曝曬則一兩天內即出現葉子灼傷或枯焦。如氣溫太低又沒及時轉移進屋裡,則會出現凍傷的現象。蘭花是肉質根,適合採用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排水性能必須良好,應選用腐葉土或含腐殖質較多的山土。微酸性的鬆土或含鐵質的土壤,pH值以5.5-6.5為宜。

舌唇蘭的栽培技術

濕度

舌唇蘭栽培基質長期處於潮濕狀態,舌唇蘭的根就會腐爛,葉子變黃,嚴重的會死亡。應掌握見干見濕的原則。如澆水後水苔長期過濕,可把植株脫下,露在空氣中,待植株稍干後再把植株重新栽培。用加濕器增加空氣濕度最好,也可以用噴霧器向葉面噴灑細霧,但要注意,不要將水霧噴到花朵上。春天是舌唇蘭生長最旺盛的時期,應及時補水。

施肥

舌唇蘭除了需要氮、磷、鉀外,還需要其它元素,故宜選用養分全面的肥料,如蘭花專用肥料、魚肥、複合化肥等。春天一般施1000倍的液體肥料,開花時不施肥。花期過後,株基長出新根時才開始繼續施用液體肥料,每7天1次。春末新葉長出後少量施用油渣和骨粉混合成的固體有機肥。夏季施1500-2000倍的液體肥,每7天1次。秋季繼續施用1000倍的液體肥料,每7天1次,直到10月上旬為止。

移栽

舌唇蘭對下葉掉落、生長衰退的舌唇蘭均需移栽。通常2-3年移栽1次。在移栽前7天左右停止施肥、灌水、新鮮水苔要經過一定時間浸泡或消毒,脫水至八成干後方能用於移栽使用。移栽時,將植株完好地拔出,但不要傷及根部。移栽後半個月內,要把舌唇蘭放置在溫度高的半陰處,不宜立即灌水或施肥,而是先噴1次殺菌劑。大約7天後,新根開始長出時,才可以用低濃度的肥水灌透1次,以後進行正常化管理。

舌唇蘭的繁殖方式

舌唇蘭在春秋兩季均可進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長健壯,假球莖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後每叢至少要保存5個連結在一起的假球莖。分株前要減少灌水,使盆土較於。

舌唇蘭分株後上盆時,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鋪上粗石子,占盆深度1/5至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細土,然後用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栽植。栽植深度以將假球莖剛剛埋入土中力度,盆邊緣留2厘米沿口,上鋪翠雲草或細石子,最後澆透水,置陰處10-15天,保持土壤潮濕,逐漸減少澆水,進行正常養護。

舌唇蘭的病害防治

舌唇蘭屬植物的防病工作是經常性的工作,如栽培環境通風良好,植料、空氣濕度適宜,定期噴灑波爾多液、百菌清、好生靈等藥防病。灰霉病、炭疽病、白絹病等真菌性病害,可施用甲基托布津、多菌靈、鋅錳乃浦、炭疽立克等藥劑防治。細菌性軟腐病,可施用農用鏈黴素等藥劑防治。薊馬、介殼蟲、蟎類等,可噴速撲殺、氧化樂果等防治。蝶蛾幼蟲噴萬靈、敵敵畏、殺蟲環等防治。

鞘鏽菌

通常在葉的上下表面,較少在莖上出現凸起的小皰,內含黃色、橙色、銹色或甚至紫黑色的粉狀孢子。鏽病並不致命,葉亦不至死亡,但使植株生長衰弱。

防治方法除剪去病葉外,可用65%代森鋅粉劑500-600倍液或含銅殺菌劑噴灑。

白絹病

多發生於霉雨季節。初發病時、葉基布滿白色茵絲.導致根莖腐爛。防治方法:去掉帶菌盆土,撒上五氯硝基苯粉劑或石灰。

根治方法:注意通風透光,盆土排水良好。嚴重的病株要燒毀。

炭疽病

終年都有,高溫多雨季節更為猖撅,而以建蘭感染尤多。病斑先從葉尖向根莖處延伸,初為褐色,然後逐漸擴大增多,出現許多干黑點,嚴重時導致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除積極改菩環境條件外,在發病期內,可先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500倍液噴治,每7-10天一次;然後再輔以1%等量式波爾多液,每半月一次,連續噴3-5次。

介殼蟲

俗稱「蘭虱」。在高溫多濕、空氣流動不暢的情況下,繁殖最快。可於孵化期內用1%氧化樂果或1500倍50%馬拉硫磺噴治。如盆數不多,亦可人工刷除。

舌唇蘭的品種分類

舌唇蘭約200種,主要分布於北溫帶,向南可達中南美洲和熱帶非洲以及熱帶亞洲。中國有41種,3亞種,南北均產,尤以西南山地為多。舌唇蘭產於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和雲南;生於海拔600-2600米的山坡林下或草地。

常見種類

密花舌唇蘭

對耳舌唇蘭

滇西舌唇蘭

小花舌唇蘭

長瓣舌唇蘭

東北舌唇蘭

廣西舌唇蘭

大明山舌唇蘭

小舌唇蘭

狹瓣舌唇蘭

二葉舌唇蘭

陰生舌唇蘭

貢山舌唇蘭

筒距舌唇蘭

披針唇舌唇蘭

下級分類

清水山舌唇蘭 P. chingshuishania

二葉舌唇蘭 P. chlorantha

東北舌唇蘭 P. cornu-bovis

大明山舌唇蘭 P. damingshanica

對耳舌唇蘭 P. finetiana

貢山舌唇蘭 P. handel-mazzettii

高黎貢舌唇蘭 P. herminioides

密花舌唇蘭 P. hologlottis

舌唇蘭 P. japonica

小巧舌唇蘭 P. juncea

廣西舌唇蘭 P. kwangsiensis

拉拉山舌唇蘭 P. lalashaniana

披針唇舌唇蘭 P. lancilabris

麗江舌唇蘭 P. likiangensis

舌唇蘭的分布區域

舌唇蘭生於海拔600-2600米的山坡林下或草地,產於中國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和雲南;朝鮮半島和日本也有分布。

舌唇蘭模式標本采自日本。[1]

舌唇蘭的作用用途=

觀賞

舌唇蘭是一種風格獨異的花卉,它的觀賞價值很高。舌唇蘭的花色淡雅,其中以嫩綠、黃綠的居多,但尤以素心者為名貴。

舌唇蘭的香氣,清而不濁,一盆在室,芳香四溢。「手培蘭蕊兩三栽,日暖風和次第開;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古人這首詩將蘭花的幽香表現得淋漓盡致。蘭花的花姿有的端莊雋秀,有的雍容華貴,富於變化。

置幾盆舌唇蘭,點綴室內,頓覺生意盎然,花開之日,清香陣陣,會使你感到生機勃勃,心曠神怡。

經濟價值

舌唇蘭中有少數種類可提取香精,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舌唇蘭的食療或藥用價值

食用

舌唇蘭香氣清洌、醇正,蘭花多用於茶,也可用來熏茶;還可做湯等菜餚。

藥用價值

主治虛火牙痛,肺熱咳嗽,白帶;外治毒蛇咬傷。

  1. 虛火牙痛:根15~30克,加白糖蒸服。
  2. 肺熱咳嗽:全草9~15克水煎服。
  3. 毒蛇咬傷:鮮根適量,搗爛敷患處。

舌唇蘭的文化背景

蘭花是中國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早在帝堯之世就有種植蘭花的傳說。古人認為蘭花「香」、「花」、「葉」三美俱全,又有「氣清」、「色清」、「神清」、「韻清」四清,是「理想之美,萬化之神奇」。最早賦予蘭花一定人文精神的是孔子,據東漢蔡邕《琴操》載:孔子自衛反魯,隱谷之中,見幽蘭獨茂,蔚然嘆曰:「蘭當為王者香」。真正的蘭花文化則起源於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他種蘭、愛蘭、詠蘭,以蘭花為寄託,千百年來一直影響着後人。詩人們將蘭花的高潔與人格的完美聯繫起來,使得蘭花文化不斷得以拓展和延續。

蘭花以高潔、清雅、幽香而著稱,葉姿優美,花香幽遠。自古以來,蘭花都被譽為美好事物的象徵,已廣泛在民間人格化了。蘭花對社會生活與文化藝術發生了巨大的影響。蘭花在中國人民心目中,已經成為一切美好事物的寄寓和象徵。

舌唇蘭的花語

舌唇蘭的花語:幸福向我飛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