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舟中寄劉昉秀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舟中寄劉昉秀才》
是宋代文學家 政治家歐陽修所作詩詞之一

《舟中寄劉昉秀才》宋代詩人歐陽修所作詩詞之一。

歐詩受韓愈的影響較大,主要體現於散文手法和議論入詩。然而歐詩並不對古人亦步亦趨,故仍然具有自家面目。歐詩中的議論往往能與敘事、抒情融為一體,所以得韓詩暢盡之致而避免了其枯燥艱澀之失。例如《再和明妃曲》議論精警,又富有情韻。歐詩的散文手法主要不是體現於句法上,而是借鑑散文的敘事手段,如《書懷感事寄梅聖俞》敘述宴遊經歷,平直周詳,深得古文之妙。[1]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舟中寄劉昉秀才[2]

創作年代;宋代

文學體裁;詩

作者;歐陽修

詩詞正文

《舟中寄劉昉秀才》

東南天闊漾歸流,

西北雲高斷寸眸。

明月隨人來遠浦,

青山答鼓送行舟。

歸心逐夢成魚鳥,

夜漢看星識鬥牛。

釅酒開樽誰共醉,

清江聊且玩游鯈。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 漢族,出生於綿州(今四川綿陽),籍貫江西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3]

歐陽修一生寫了500餘篇散文,各體兼備,有政論文、史論文、記事文、抒情文和筆記文等。他的散文大都內容充實,氣勢旺盛,深入淺出,精煉流暢,敘事說理,娓娓動聽,抒情寫景,引人入勝,寓奇於平,一新文壇面目。他的許多政論作品,如《本論》《原弊》《與高司諫書》《朋黨論》《新五代史·伶官傳序》等,恪守自己「明道」、「致用」的主張,緊密聯繫當時政治鬥爭,指摘時弊,思想尖銳,語言明快,表現了一種匡時救世的懷抱。他還寫了不少抒情、敘事散文,也大都情景交融,搖曳多姿。他的《釋秘演詩集序》《祭石曼卿文》《蘇氏文集序》等文,悼念亡友,追懷往事,情深意摯,極為動人;他的《豐樂亭記《醉翁亭記》諸作,徐徐寫來,委婉曲折,言辭優美,風格清新。總之,不論是諷世刺政,還是悼亡憶舊,乃至登臨遊覽之作,無不充分體現出他那種從容寬厚、真率自然的藝術個性。[4]

視頻

歐陽修(紀錄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