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良垌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良垌鎮,隸屬於廣東省湛江市廉江市,位於廉江市東南部,東北界化州市,東南接吳川市、湛江市坡頭區,西南鄰遂溪縣,西、北連石城鎮。區域面積為289平方千米(2018年)。

2019年,良垌鎮下轄良新社區、黎明農場和37個行政村。2018年,良垌鎮戶籍人口為143473人。

2018年,良垌鎮生產總值39.136億元,比2017年增長10.4%;農業產值22.2913億元,同比增長4.4%;規模以上工業產值4.5581億元,同比增長37.9%;固定資產投資16.4793億元,同比增長30.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3318億元,同比增長9.4%;財政總收入5083.39萬元,同比增長24.25%,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1943.19萬元,同比增長11.13%,補助收入3140.2萬元,同比增長34.04%;可支配財力4550.6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4097.03萬元,同比增長26.86%;結餘453.57萬元。 [1]

中文名: 良垌鎮

行政區劃代碼: 440881106000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廣東省湛江市廉江市

面 積: 289 km²(2018年)

下轄地區: 良新社區、黎明農場和37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良垌鎮文明路10號

電話區號: 0759

郵政區碼: 524431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粵G

地區生產總值: 39.13 億元(39.136億元,2018年)

人 口: 143473人(2018年戶籍人口)

歷史沿革

清代中葉,丹竹垌人建圩,初名新圩,後取良田沃土之而改名良垌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第三區。

1953年,屬第五區。

1957年1月,稱良垌區。

1958年,屬東風公社。

1961年,析為4個公社:良垌公社、西朗公社、平坦公社、兩家灘公社。

1963年,合為良垌公社。

1966年,析為3個公社:良垌公社、平坦公社、新華公社。

1983年,改為良垌區。

1986年,改為良垌鎮。

2004年6月,平坦鎮、新華鎮併入。

行政區劃

2003年,良垌鎮下轄良新社區和19個行政村:良垌、東橋、山心、貴墩、環尾、良田、南橋、上閣垌、黃茅、蒲蘇、白塘、中嶺、坡尾、平田、赤嶺、大垌、西朗、苑瑤、新圩,共有174個自然村。

2004年6月,平坦鎮、新華鎮併入良垌鎮後,良垌鎮轄區增加18個行政村:琴山、南坡、黎屋、那梭、松石、鶴山、土石、豐背、飄竹、三角塘、新華、象路、篁竹、崇山、祿壽、湍流、中塘、洪村。

2005年,良垌鎮下轄37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共有332個自然村。

2019年,良垌鎮下轄良新社區、黎明農場和37個行政村:良垌村、新圩村、東橋村、山心村、貴墩村、環尾村、良田村、南橋村、上角垌村、黃茅村、蒲蘇村、白塘村、中嶺村、坡尾村、平田村、赤嶺村、大垌村、西朗村、苑瑤村、琴山村、南坡村、黎屋村、那梭村、松石村、鶴山村、土石村、豐背村、飄竹村、三角塘村、篁竹村、崇山村、新華村、祿壽村、湍流村、中塘村、洪村村、象路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良垌鎮位於廉江市東南部,東北界化州市,東南接吳川市、湛江市坡頭區,西南鄰遂溪縣,西、北連石城鎮。區域面積為289平方千米(2018年)。

地形地貌

良垌鎮地勢北高南低,屬丘陵地區。

氣候

良垌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在1700毫米左右(1955年-1985年)。

自然資源

良垌鎮有花崗岩、瓷土等礦產資源,有近海灘涂128公頃。同時,新橋河、南橋河和良垌河貫穿鎮境,在三合村口匯入南海;雷州青年運河四聯乾渠由西到東流過境域。2005年,全鎮有耕地面積5655.9公頃,其中水田面積38639公頃;林地面積7765.5公頃。

人口

人口數據

2003年,良垌鎮有居民13750戶,總人口為55930人。

2005年,良垌鎮有居民27919戶,總人口為116594人,男女比為119:100。

2010年,良垌鎮家庭戶28098戶,集體戶245戶,總人口為114012人,其中男性61050人,女性52962人。

2017年,良垌鎮常住人口為113276人。

2018年,良垌鎮戶籍人口為143473人。

民族構成

2005年,良垌鎮有漢族、壯族等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9.8%。

姓氏構成

2005年,良垌鎮有陳姓、全姓、黃姓、肖姓、王姓、宋姓、陸姓、張姓、鄒姓、鄧姓、袁姓、勞姓、鍾姓、許姓、戴姓、蘇姓、歐陽姓、潘姓等姓氏。其中,陳姓人口占總人口的25%,全姓人口占總人口的10%。

經濟

1979年以前,良垌鎮主要種植水稻、番薯、芋頭、花生、黃豆等。

2005年,良垌鎮種植業主要有水稻、淮山薯、香芋、甘蔗、荔枝、香蕉、蔬菜、茶葉、花卉等,養殖業主要有豬、牛、雞、鴨、羅非魚、鱅魚、鯇魚、對蝦等,有廣海雞、紅心鴨蛋、荔枝、香蕉、梅占茶、淮山薯、外運菜7個品牌生產基地。糧食種植面積9625.9公頃,總產量52312噸,其中水稻種植面積5065.9公頃,總產量28477噸;薯類種植面積3006公頃,總產量15854噸,其中淮山薯種植面積253.2公頃,總產量8487噸;花生種植面積1312.5公頃,總產量4604噸;蔬菜種植面積4314公頃,總產量72976噸;水果種植面積6343.6公頃,總產量65280噸,其中荔枝種植面積3661.9公頃,總產量16583噸;香蕉種植面積1769.2公頃,總產量41305噸;茶葉種植面積200公頃;生豬飼養出欄量111003頭,存欄量86763頭;有牛21680頭;三鳥飼養出欄量126.85萬隻,存欄量58.74萬隻;水產養殖面積559.9公頃,水產品總產量7565噸。全鎮有工業企業309家,個體商戶1316戶,市場7個,農貿市場日均成交額22萬元。全年生產總值5.9141億元,工業總產值2.7752億元,農業總產值6.932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99元,人均居住面積43平方米,年末各類存款餘額2.6億元。

2015年,良垌鎮生產總值28.8054億元,增長10.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6996億元,增長6.8%;第二產業增加值11.3127億元,增長16.6%;第三產業增加值4.7931億元,增長6.6%。農業生產總值19.7929億元,同比增長6.7%;農民人均純收入6253元,同比增長6.4%。工業總產值17.7445億元,同比增長10.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9.4675億元,同比增長15%,固定資產總投資11.3362億元,同比增長24.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374億元,同比增長10.3%。財政三級庫收入3284.98萬元,增長21.78%,其中公共財政收入1581.33萬元,增長20.66%;國稅徵收入庫261.78萬元,增長51.03%;地稅徵收入庫1319.55萬元,增長76.03%。農村經濟總收入11.2356億元,增長6.14%。金融機構存款餘額8.1億元,增長11.6%;貸款餘額2.6億元,增長10.2%。

2016年,良垌鎮生產總值32.8614億元,比2015年增長10.6%;第三產業總產值5.2435億元,同比增長8%。農業總產值22.3573億元,同比增長5.9%。

工業總產值17.0332億元,同比增長11.46%;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0.8877億元,同比增長15%;固定資產投資16.0807億元,同比增長41.9%。限上單位社會商品零售額達到1158萬元,同比增長19.1%;財政總收入3254.86萬元,,比2015年同期增收540.03萬元,同比增長19.89%;三級庫收入4055.28萬元,比2015年增收1326.16萬元,同比增長48.59%;財政總支出3179.10萬元,比2015年增支679.85萬元,同比增長27.20%,結餘75.76萬元。

2017年,良垌鎮生產總值35.56億元,比2016年增長7.4%。農業產值22.88億元,同比增長1.4%。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2.56億元,同比增長11.96%;固定資產投資23.99億元,同比增長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94億元,同比增長11.8%。財政總收入4091.16萬元,同比增長34.77%,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1748.45萬元,同比增長31.9%,補助收入2342.71萬元,同比增長37%。可支配財力3640.56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3229.64萬元,同比增長13.11%;結餘410.92萬元。城鄉人均可支配收入15986元,同比增長9%。

2018年,良垌鎮生產總值39.136億元,同比增長10.4%;農業產值22.2913億元,同比增長4.4%;規模以上工業產值4.5581億元,同比增長37.9%;固定資產投資16.4793億元,同比增長30.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3318億元,同比增長9.4%;財政總收入5083.39萬元,同比增長24.25%,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1943.19萬元,同比增長11.13%,補助收入3140.2萬元,同比增長34.04%;可支配財力4550.6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4097.03萬元,同比增長26.86%;結餘453.57萬元。

視頻

廉江市良垌鎮山華村航拍全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