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苘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苘麻(學名: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us)是錦葵科一年生亞灌木草本,莖枝被柔毛。葉圓心形,邊緣具細圓鋸齒,兩面均密被星狀柔毛;葉柄被星狀細柔毛;托葉早落。花單生於葉腋,花梗被柔毛;花萼杯狀,裂片卵形;花黃色,花瓣倒卵形。蒴果半球形,種子腎形,褐色,被星狀柔毛。花期7-8月。[1]
分布於越南印度日本以及歐洲北美洲等地區。中國除青藏高原不產外,其他各省區均產,東北各地有栽培。常見於路旁、荒地和田野間。
該種的莖皮纖維色白,具光澤,可編織麻袋、搓繩索、編麻鞋等紡織材料。種子含油量約15-16%,供制皂、油漆和工業用潤滑油;全草可作藥用。

形態特徵

一年生亞灌木狀草本,高達1-2米,莖枝被柔毛。葉互生,圓心形,長5-10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心形,邊緣具細圓鋸齒,兩面均密被星狀柔毛;葉柄長3-12厘米,被星狀細柔毛;托葉早落。
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1-13厘米,被柔毛,近頂端具節;花萼杯狀,密被短絨毛,裂片5,卵形,長約6毫米;花黃色,花瓣倒卵形,長約1厘米;雄蕊柱平滑無毛,心皮15-20,長1-1.5厘米,頂端平截,具擴展、被毛的長芒2,排列成輪狀,密被軟毛。
蒴果半球形,直徑約2厘米,長約1.2厘米,分果爿15-20,被粗毛,頂端具長芒2;種子腎形,褐色,被星狀柔毛。花期7-8月。

栽培技術

苘麻輪作會導致其生長不良,纖維產量低,形成「鐵根",一般應與禾本科作物輪作。苘麻地秋季深耕,播種前精細整地,是獲得高產的措施之一。準備種苘麻的地塊,要在前作收穫時及時秋耕,一般深耕20厘米左右,耕後可不耙蓋,次年早春解凍時,淺耕耙耱保墒。種苘麻的地多數為澇窪地,秋季不能耕翻,可在早春解凍時春耕,每公頃施有機肥15000-22500千克及草木灰750千克做基肥,然後精細整平播種。在秋季土濕不能秋耕的地區,農民多用鋤翻起土塊,晾曬後再耙平田面,留待播種。

播種

苘麻無論旱地還是水澇低濕地栽培都以適期早播為好。早播的幼苗可以延長麻株生長期、提高纖維產量及質量,並能躲過地蠶為害實現全苗,以及進行後續的整地工作。在低洼地種植時早播可減輕澇害,早播可使收穫期也相應提早,這樣有利於漚麻。
苘麻的播種可分為條播與撒播2種。播種量為11.25-30千克/公頃,而尤以15-22.5千克/公頃為宜。播種時撒播出苗不齊,易出笨麻(小麻),且田間管理較不方便,影響通風透光,增加病害,降低麻皮產量,故應改為條播,播種量為15-22.5千克/公頃,行距40-50厘米,株距10厘米,每公頃保苗在22.5萬-30萬株,播種深度以1.5-2.0厘米為宜。
合理密植能起到增產作用,各地應根據品種特性、土壤肥力及耕作技術等條件適當增加單位面積上的株數;早、中熟品種可比晚熟品種密,肥地或晚播可比瘦地或早播密。

生長管理

麻苗出土後。苗高5厘米左右時應進行第1次間苗,拔出過高、過細、生長不良或有病蟲害的植株。植株10厘米左右時,進行第2次間苗即定苗,定苗株距6-10厘米。間苗時間與苘麻苗期中耕次數的多少對茼麻植株的生長有很大影響。結合第1次間苗,進行第1次中耕除草,定苗時進行第2次中耕除草。苗高50厘米左右時進行第3次中耕 。
苘麻生長期間共追肥2-3次,定苗後莖稈進入迅速生長期。通過施肥來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是苘麻增產的關鍵因素之一 。要施足追肥,每公頃追肥用硫酸銨225-375kg。還要酌量施草木灰和過磷酸鈣。株高40-50厘米時,每公頃追施標準氮肥300-375kg,鉀肥75-150kg,溝施於行間。在多施基肥配合施用追肥的情況下,苘麻產量能顯著增加,水澇地區應在雨季前早施追肥。苘麻麻葉應任其自然脫落,否則會降低纖維產量。
夏旱缺雨時要及時灌水。澇窪地要做好排澇工作,多風地區要注意培土,以防止麻株被風吹倒或碰傷折斷。

採收

收穫時期的早晚與苘麻的產量及品質有密切關係 。多數麻株已結有3-5個蒴果,頂端仍在開花,莖下部葉片枯黃脫落,莖上部葉片也呈黃綠色時,即為收穫期。如果收穫期推遲,則其纖維粗硬,品質差,各地因條件不同,收穫時間也不同。
收穫時可採用拔割法或鐮刀割法2種。拔割下來的麻株,曬1-2天後打捆,麻葉已自然脫落,然後下水漚麻 。漚麻可在坑塘、河灣、道溝的水中進行,麻捆的排列依水源而異,深水、死水區應採用麻捆根梢相互顛倒、麻排十字重疊5-6層的方法,淺水河水區用根梢顛倒一字形排列法。重疊2-3層。漚麻時間長短視水溫高低而定,20-25℃時1周即可漚熟。由於苘麻根部纖維總量占全株纖維重6%-10%,連根拔起並帶根漚麻可使根部皮層經漚制後呈絨根狀態,纖維柔和細緻,方便使用。漚麻時應隨時檢查麻株的漚熟程度,時間不宜過久。
留種的苘麻,應選生長整齊、植株高大、莖稈粗細均勻、分枝節位高、無病蟲害的麻株,使其繼續生長20-30天,待麻株上有7-8個蒴果成熟時,割倒曬乾脫粒。應建立種子田,採取提純復壯的方法繁育良種 。

病蟲防治

苘麻病害主要有斑點病、露菌病、胴枯病、立枯病等,應以綜合防治為主,包括拔除病株、實行輪作、避免連作、選留無病種子、增施鉀肥、生長期間噴波爾多液等。
苘麻害蟲有小地老虎切根蟲玉米螟小造橋蟲麻天牛等,可採用堆草誘殺或黑光燈誘殺、清潔麻田、剷除雜草及藥劑防治等方法去除。
種子成熟前及時拔除田間雜草。敏感除草劑有2.4一滴、二甲四氯、百草敵、都爾、利谷隆、滅草猛、虎威、眼鏡蛇、莠去津、西瑪津、賽克津、闊葉枯、苯達松、廣滅靈、百草枯、伴地農、都阿混劑、杜邦巨星、克闊樂、茅毒、綠黃隆、草淨津、殺草淨等。

主要價值

經濟價值

該種的莖皮纖維色白,具光澤,可編織麻袋、搓繩索、編麻鞋等紡織材料。

種子含油量約15-16%,供制皂、油漆和工業用潤滑油。

麻莖、葉可提苧麻浸膏,止血效果較好。

藥用價值

【性味】味苦,性平。

【歸經】大腸、小腸、膀胱經。

【功效】清熱、利濕、解毒、退翳,主治赤白痢疾、淋病澀痛、癰腫、目翳。

種子作藥用稱「冬葵子」,潤滑性利尿劑,並有通乳汁、消乳腺炎、順產等功效。全草也作藥用。[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