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若利斯·卡爾·於斯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若利斯·卡爾·於斯曼(法語:Joris-Karl Huysmans,1848年2月5日-1907年5月12日),法國頹廢派作家,藝術評論家,早期作品受到當時自然主義的影響,多傾向於個人和暴力,處女作《沉浮》(1882年, À vau-l'eau),最著名的作品為《逆流》(1884年,À rebours),描寫了一個無聊貴族的頹廢經歷,最受爭議的自傳體小說《在那兒》(1891年,Là-bas)描寫了19世紀一位撒旦崇拜者的故事。他最後的小說都與他重新皈依天主教有關徒。

天主教和東正教所認可的聖人是不同的。認可不同聖人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東西教會大分裂[1],或與地方因素有關。在教父時期,有些人在某地區被奉為聖人,故只有該地區的敬奉(敬禮)。一般來說,只有《聖經》提及的人物(如耶穌的門徒[2]和極少數知名人物)才會受到普世基督徒的敬奉。

簡介

於斯曼1848年出生在巴黎。他的父親戈弗雷德·於斯曼是荷蘭人,職業是平版印刷師。他的母親馬爾維娜·巴丁·於斯曼曾是一名女教師。於斯曼的父親在他8歲時去世。他的母親很快就再婚了,於斯曼對他的繼父朱爾斯·奧格很不滿,他是新教徒,是巴黎一家書籍裝訂廠的部分業主。

在童年時期,於斯曼背離了羅馬天主教會。他在學校里很不開心,但還是完成了課程並獲得了學士學位。

32年來,於斯曼一直是法國內政部的公務員,他認為這是一份乏味的工作。年輕的於斯曼被徵召參加普法戰爭,但因患痢疾而退役。他把這段經歷寫進了早期的故事《背包》(Sac au dos)(後來被收錄在他的作品集《梅丹之夜》(Les Soirées de Médan))。

1898年他從部里退休後,由於他的小說《大教堂》在商業上的成功,於斯曼計劃離開巴黎,搬到利古熱。他打算建立一個天主教藝術家社區,包括查爾斯·瑪麗·杜拉克(1862-1898)。他曾在《大教堂》中讚美過這位年輕畫家。杜拉克在懷斯曼完成遷往利古格的安排前幾個月去世,他決定留在巴黎。

除了他的小說,於斯曼還以他在《現代藝術》(L'Art moderne)(1883)和《某些》(1889)中的藝術評論而聞名。他是龔古爾學院的創始成員之一。作為印象派的早期倡導者,他欣賞古斯塔夫·莫羅和奧迪隆·雷東等藝術家。

視頻

若利斯·卡爾·於斯曼 相關視頻

歐亞研究 俄羅斯文學顯然是東正教與俄羅斯社會現實相互對話的產物
羅馬教皇和俄國東正教大牧首進行歷史性會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