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范海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范海福
出生 1933年8月
廣東廣州
國籍 中國
籍貫 廣東南海
民族
母校 北京大學
職業 晶體學家
研究領域
物理晶體學

范海福
晶體學家,1933年8月生於廣東廣州,籍貫廣東南海。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兼職教授;第十四、十五屆國際晶體學會晶體學計算委員會委員。現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20世紀60年代主持測定在我國發現的天然氨基酸—南瓜子氨基酸和使君子氨基酸的晶體結構,並開展針對天然有機物晶體結構分析的直接法研究提出將當時尚處於孤立狀態的直接法與重原子法、異常散射法以及同晶型置換法相結合的原理。80年代中至90年代末主持開展直接法用於蛋白質結構分析的試驗,獲得國際上同類研究的最佳結果主持建立多維空間中的直接法,使之成為當前國際上最有效的、從頭求解非公度調製結構和組合結構的方法與李方華合作建立一種電子顯微學的圖像處理新方法。

教育背景

  1. 1951年,廣東實驗中學 高中畢業
  2. 1956年,北京大學化學系 大學畢業

人物生平[1]

  • 195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
  •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 2000年,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 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兼職教授、第十四、十五屆國際晶體學會晶體學計算委員會委員。
  • 現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研究方向[2]

原子尺度下物質結構的衍射分析方法:

  1. 晶體學中的直接法用於生物大分子結構分析
  2. 單晶衍射分析方法在粉晶分析中的應用
  3. 高分辨電子顯微學中的圖像處理
  4. 非公度調製晶體結構的分析方法
  5. 晶體學的計算機軟件設計
  6. 與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XFEL)和冷凍電子顯微學(Cryo-EM)相關的衍射分析(新開研究方向

科研成果

  • 提出用「直接法」求解「超結構」和「非公度結構」的方法,編寫了電子計算機程序SAPI(Structure Analysis Programs with Intelligent control)和DIMS(Direct methods In Multi-dimensional Space)。
  • 提出將「直接法」用於高分辨電子顯微學的圖像處理,由此創建了包含「解卷」和「相位外推」的「兩步法」圖像處理技術。有關算法連同上面提到的DIMS一起編入了VEC(Visual computing in Electron Crystallography)程序中。
  • 將「直接法」用於蛋白質晶體結構分析。1985年導出所謂「P+ 公式」,用於破解蛋白質晶體單波長異常衍射(SAD)或單對同晶型置換(SIR)中的相位模糊(phase ambiguity)問題。

主要獎項

  • 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 1991年,中國物理學會葉企孫獎(第二獲獎人)
  • 1992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第二獲獎人)
  • 1996年,第三世界科學院物理獎
  • 1998年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
  • 2005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二獲獎人)
  • 2006年陳嘉庚數理科學獎

參考資料

  1. [1] 中國科學院
  2. [2] 研究生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