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茅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覓知網 的圖片

茅屋》是北宋末、南宋初年的傑出詩人陳與義的作品之一。

陳與義在北宋做過地方府學教授太學[1]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愛國詩人,其主要貢獻還是在詩歌方面,給後世留下不少憂國憂民的愛國詩篇。存詞19首。曾在餘杭任太傅幕僚,後被宰相賞識,因而升遷。陳與義與呂本中有過交往,但呂本中作《江西詩社宗派圖》,並未列陳與義之名。宋人也有稱他崇尚陳師道的,但多數人認為他於杜甫。元代方回在《瀛奎律髓》中稱杜甫為江西派的「一祖」,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為「三宗」。陳與義不是江西人,作詩重錘鍊,固然有與陳師道相似的地方,但他重意境,擅白描,與黃庭堅的善用典、奇而剛, 迥然有別,不應列入江西詩派。

茅屋

相關成就

陳與義,號簡齋,嚴羽滄浪詩話》在「以人而論」詩體時,將陳與義的詩稱為「陳簡齋體」。「簡齋體」的早年流連光景之作,觀察細緻 ,描寫生動,饒有情趣。善用直致、淺語入詩,重意境,重白描。後期的「簡齋體」取法杜詩,得其沉雄之韻,規模宏大,聲調瀏亮;對仗着重上下句之間氣脈的內在聯繫,潛氣內轉,意境圓融,風格雄渾沉鬱。陳與義是南北宋之際的傑出詩人,在他的600餘首作品中,近六分之一涉及佛禪元素,佛禪思想陳與義的文學創作理論和實踐有着重要影響。他在詩論中既注重詩句鍛煉也注重自然感發,這與漸修和頓悟的參禪方法相通。在實踐中先有外部題材、語彙的豐富,運用佛典釋語創作遊覽或寓居寺廟、結交僧侶文人、自然山林題材的作品;後有內在詩境心態的轉變,善於創造"空""靜"的詩境、擁有渾成的禪心。佛禪思想對他的影響由外而內、由顯而隱,其佛禪作品晚年達到了"渾成"的境界。

詩詞風格

他的詩歌創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為界線,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表現個人生活情趣的流連光景之作,詞句明淨,詩風明快,很少用典,清新可喜。以《墨梅》(意足不求顏色似,前身相馬九方皋。)詩受到徽宗的賞識。南遷之後,因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經歷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亂時頗為相似的遭遇,對學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詩風有了改變,轉學杜甫。他不象江西派詩人那樣,只從句律用字着手,而是把自己的遭遇和國家的命運融合在一起,題材廣泛,感時傷事,寫了不少寄託遙深的詩篇,趨向沉鬱悲壯,雄闊慷慨, 成為南宋學習杜甫最有成就的詩人之一[2]

視頻

茅屋 相關視頻

陳與義《登岳陽樓》其二誦讀教學版
陳與義《題許道寧畫》誦讀教學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