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茅村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建立縮圖錯誤:檔案的尺寸超過 12.5 MP

茅村鎮隸屬於徐州銅山區,位於徐州市三環東路北延零公里處,面積83.24平方千米(2017年),區位優勢明顯,境內國道310、國道104縱貫南北,亦有徐州的北四環高速入口徐州北互通,南部與徐州金山橋經濟開發區相接,人口6.57萬人(2017年),下轄13個行政村(茅村、龍莊、趙莊、大莊、留武、班山、梁山、小張家、洞山、任莊、崗頭、梅莊、檀山),67個村民小組。

該鎮歷史悠久,文物古蹟眾多,有全國罕見的漢畫像石、北洞山漢墓、蔡王文物遺址、司馬桓魁墓等。其中漢畫像石與蘇州園林、無錫太湖、南京古城牆被列為江蘇「四寶」之一。2006年漢畫像石館被命名為「徐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全鎮以不老(牢)河為界分成南、北兩大塊,北部為丘陵,地勢偏高,宜林宜果;南部為平原,路渠林網配套,是大面積稻麥兩熟產區。主要河流有京杭大運河、不老河、龍鬚河和梁山河、境內河流總長32.85公里。[1]

和諧社會建設

茅村鎮投資10餘萬元增設14個監控點,並對原線路進行整合維護,監控探頭總數達到26個;中心警務室的提檔升級已完成,聘用保安42名,各個中心警務室已安排民警常駐;技防入戶新增1600戶達到80%。全鎮13個行政村有12個村被命名為市級以上民主法治示範村。

茅村鎮被評為區法治建設先進鎮;地稅第四分局(茅村)在基層執法評議活動中被市評為百佳基層執法單位;茅村司法所多次被市、區評為優秀司法所、十佳政法單位、優秀法律援助工作站。茅村鎮多項重點工程同時開工建設,因群眾賠償問題,給信訪穩定帶來巨大壓力。茅村鎮始終堅持「預防為主,打防結合,重點打擊,標本兼治」的指導方針,牢固樹立「穩定壓倒一切」的指導思想,深入推進「陽光信訪」,並結合「千名幹部進萬戶」活動,提高解決群眾訴求的效率和水平,及時化解矛盾。經過努力,各種不穩定形勢得到了遏制,社會穩定局面有了根本性好轉,形勢大有改變,群眾公眾安全感較高。

新農村建設

茅村鎮嚴格按照「無柴草、無暴露垃圾、無糞堆、無亂搭亂建、無亂貼亂畫、無野廣告」的六無標準要求自己,多次動用大型挖機、鏟車等按照「高標準、全天候、精細化、嚴管理」的要求對街道環境進行全面紮實整治,清除亂貼亂畫1591餘張,拆除亂搭亂建400餘處,外牆粉刷面積60萬平方,樹木塗白7000餘棵。12月20日,班子成員和各村支部書記對全鎮60個自然村進行現場觀摩,現場提出問題,限令整改,要求各村必須有一個閉合圈,要求各村農戶門前要有垃圾箱或垃圾袋,全年運往中轉站的垃圾共計7000餘噸。

為建設宜居生態環境,茅村鎮建立了環境衛生長效管理工作機制,開展村莊常態化保潔,完善「組保潔、村收集、鎮運轉」的垃圾收運系統。鎮裡按全鎮人口的千分之三的標準配備了211名保潔員,在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每月15日之前,準時按人口每月人均1元的獎補標準發放到村,專款專用於村內的環境整治及保潔人員的工資,資金不夠的,村里再籌集解決。投資50萬元,新購置了一輛灑水車、2輛大型垃圾運輸車、一輛鏟車、60輛封閉三輪車、40輛平板車,並配備了相應的反光馬甲、掃帚、鐵杴等工具,做到一個小組一個拉運車,一村一個大型垃圾存放站,鎮裡配有鏟車及拉運卡車,每周到村拉運、清理一次。確保村莊公共衛生的整潔和環境優美。[2]

現狀

茅村鎮

該鎮依託豐富的資源,全力打造電力、建材產業大鎮,年創產值達13億元,占全鎮工業總產值的75%以上。已形成電力建材、工程機械加工、微生物肥料、家具製造四大骨幹行業。農業上已形成了一批高效農業典型,部分農產品已形成自有品牌,效益明顯。茅村鎮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被評為「市綜合經濟十強鎮」、「徐州市文明鎮」「徐州市綜合治理先進鎮」。

適宜投資建設冶金、物流,建材、服裝加工、無公害餐具等項目。

資源

大小山頭31座,石灰石、白雲石、磷礦石、大理石、耐火土、鐵、錳等礦產豐富。其中優質石灰石儲量30億噸,高品位墨竹黑大理石儲量500萬立方米,廣泛用於水泥製造和陶瓷製品的高硅粘土儲量10億噸。

工業

茅村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6.96億元,同比增長14.4%,其中:第一產業實現2.93億元,同比增長11.6%;第二產業實現33.8億元,同比增長14.5%;其中:工業實現27.45億元,同比增長13.14%;建築業實現6.34億元,同比增長17.6%。全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100.33億元,實現主營業務銷售收入97.93億元,實現利稅總額15.97億元,增幅35%,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1.664億元,新增規模以上服務業3家。

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32.2億元。全鎮新上、擴建、技改項目16個,其中工業項目12個,服務業項目3個,農業產業項目1個。全年自營出口13800萬美元,增長15%。由香港康騰貿易有限公司投資設立的康騰徐州工程機械製造有限公司,設計年生產50萬噸鋼索、40萬噸工程機械配件項目,於元月開工建設,6月投產,項目總投資1.1億元。

徐州華開熱力有限公司投資10.8億元建立的熱電聯產項目,年向徐州經濟開發區供熱77噸,現已正常運營。由台灣礦業集團全額投資新建的徐州翔凱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設計年產150台(套)築路攤鋪機項目,固定資產計劃總投資3億元人民幣,已完成土地出讓、廠區設計、道路搭接、土地平整等,計劃2014年上半年完成投資。湖西航道、碼頭整治、國華補水管線等重點工程均順利得到實施。[3]

農業

茅村已調整土地近5000餘畝,主要種植瓜果及中藥材。其中:梁山村調整土地1500畝種植中草藥、500畝地的西瓜鋼架大棚正在建設中;留武村調整土地500畝種植葡萄;梅莊村調整土地300餘畝,計劃種植鋼架大棚西瓜、葡萄、紅桃,已基本建設完畢;崗頭村調整土地300畝余種植西瓜、紅桃。土地流轉仍在進行中,已流轉土地補償資金已全部兌付到位,正在全面實施。 完成水稻機插秧面積2.1萬畝,並建成千畝示範方3個,分別為:洞山村2000畝示範方、留武村1000畝示範方、小張家村1000畝示範方。推廣秸稈還田機45台。新增插秧機25台,100以上拖拉機36台,聯合收割機11台,各類植保機械67台。推廣農作物秸稈腐熟劑25噸,施用面積1.25萬畝,推廣有機肥150噸。新增畜禽規模養殖場4個

文物古蹟

台上遺址﹝三堡鎮台上村南·新石器時代、漢·縣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南北長約150米,東西寬約120米,面積約1.5萬平方米,為一台地,高約2.5米。地表曾發現獸骨、鹿角、龍山文化的穿孔石斧、石鑿、陶鬹足,及漢代的繩紋板瓦等。(《文物參考資料》1957年8期、《考古》1960年3期)

丘灣遺址﹝茅村鎮檀山村東南·新時期時代、商周﹞遺址位於兩山之間的平地上,南北長約75米,東西寬約60米,面積約4500平方米,文化層厚約2.5米。1959年發現,1960年、1965年兩次發掘,揭露面積735平方米。遺址內涵包括龍山文化和商周文化遺存。

龍山文化堆積較薄,發現有火塘和袋形窯穴等居住遺蹟,出土器物有夾砂黑陶鬲足、鬼臉式鼎足、隔鬹和蛋殼黑陶片等,還有石斧、錛、刀、蚌鐮、骨鏃、陶紡輪等生產工具。商代文化堆積厚約2米。陶器以泥質灰陶為主,夾砂灰陶次之,紋飾以較粗的繩紋占絕大多數,還有附加堆紋、弦紋等。器形以鬲、簋、豆、罐、瓮為主。

還有紡輪、骨針、錐、蚌鋸等。西周文化層厚約0.5米,出土物有鬲足等陶片及蚌類、豬牙、鹿角、銅戈等。該遺址最重要的發現是商代祭祀遺蹟,祭祀的中心是四塊天然大石,周圍有人骨20具,人頭骨2個,狗骨架12具。(《考古》1973年2期)

蔡丘遺址﹝茅村鎮蔡丘村南·商、漢·縣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北、東兩面依山,南北長約45米,東西寬40米,面積約1800平方米,為一台形土堆,高約5米,文化層厚5米以上。1957年秋曾試掘,從斷面上看,上部為漢代居住遺址,發現有細柄陶豆、陶器殘片及繩紋板瓦、筒瓦等下部出土礪石、繩紋陶罐、鬲足、黑皮磨光陶豆等商代遺物。(《文物參考資料》1954年第6期、《考古》1960年第3期)

乾隆行宮遺址﹝茅村鎮梅莊村北·清代﹞清高宗乾隆下江南陸路返京駐蹕之所,原規模較大,占地約2萬平方米,有殿閣100多間,現存有大殿台基、鬼趺石獅等。現存遺址面積約2000平方米。

北洞山漢楚王墓﹝茅村鎮洞山村北洞山南坡·西漢﹞1954年發現,1986年發掘。墓葬鑿建於北洞山南坡,坐北朝南,現殘存封土高約10米。墓葬由墓道和雙闕、甬道、主體墓室、附屬墓室組成,計有墓室19間,墓道小龕7個和走廊1條,墓室面積430餘平方米,墓道後段及主體墓室前甬道以塞石堵封。

出土文物500餘件,其中金帶鈎2對,玉器、骨器40多件,「半兩」錢7萬餘枚。該墓出土了一批有價值的玻璃器,是我國發現最早的玻璃容器。墓道內7個小龕出土了222件艷麗如初的彩繪侍衛俑,有的俑身後有「郎中」等字,象徵楚王的守衛隊伍。墓主為第四代楚文王劉禮或第五代楚安王劉道的可能性較大。(《文物》1988年第2期、《徐州北洞山西漢楚王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後樓山墓群﹝茅村鎮洞山村後樓山上·西漢﹞墓葬位於北洞山楚王墓北的後樓山上,為其陪葬墓。1991年—1996年發掘7座,均為石坑豎穴墓道洞室墓,形制結構基本相同,豎穴為南北向的長方形,長3.3~3.6米,寬2.3~2.4米,深7米左右,豎穴內以紅粘土夯實,夯土間置1~4層石板。南壁或北壁下開鑿一洞室,墓口以石板或石門封堵,墓多單層,平頂,長3~3.7米,寬1.7米,高1.6~1.7米。6號墓洞室較大,長4.45米,寬3.3米;2號墓則由中室、東室及耳室組成,中、東兩室以木板間隔;1、5、6號三座墓保存完整,其餘均被盜掘。7座墓共出土陪葬品300餘件,其中陶器有鼎、盒、壺、鈁、繭形壺、盆、倉、灶、井、磨、豬圈、男立俑、女立俑、馬俑、騎馬俑等;銅鐵器有鏡、印章、瑟、枘、劍、釜、環首刀、馬車器等;玉器有面罩、枕、心形玉佩、蟬、璧、劍飾、璜、塞、銀縷玉衣片等。

大山墓群﹝茅村鎮大山村上·漢代﹞面積約5萬平方米,有墓葬100座左右,山上主要是西漢中晚期的石坑豎穴墓及東漢磚、石室墓、山下均為磚、石室墓。豎穴墓規模一般較小,有的帶洞室內,出土器物有銅鏡、「五銖」錢幣、陶器等。東漢墓均為磚石混合結構,由前、後室組成,規模亦較小,多有畫像石,畫像內容有建築人物、珍禽異獸。墓葬多被盜掘,出土陶灶、井、磨、樓、盤、銅鏡、「五銖」錢幣等。

大山東漢墓﹝茅村鎮大山村大山北麓·東漢·縣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發掘,為磚石混合結構畫像石墓,面積約25平方米。墓前室為石質結構,四壁鑲嵌6方畫像石,內容為幾何圖案、十字穿環、二龍穿璧等,墓後室用青磚砌築,出土少量「五銖」錢和陶器。

檀山墓群﹝茅村鎮檀山村西峰山北檀山南·新莽—東漢﹞1960年、1992年及2000年發掘墓葬3座。墓葬位於西峰山北坡下及檀山南坡下,多為磚石混合結構的東漢小墓,均被盜。1號墓位於西峰山北坡上,為石坑豎穴墓,豎穴長3.5米,寬2.3米,深5.2米,內填土夯實,底部砌石槨,石槨長3米,寬1.8米,高1.24米,內壁雕刻畫像,內容為建築、常青樹、金烏、十字穿璧等,雕刻技法為陰線刻。陪葬器物有陶案、豬圈、樓、勺、銅印、「大泉五十」及「五銖」錢幣等。(《文物》1960年第7、8、9期。《考古》1996年第3期)。

茅村漢畫像石墓﹝茅村鎮茅村鳳凰山東麓·東漢·省文物保護單位﹞1952年發掘,墓系青石砌成,墓門東向,由前、中、後室,北側的三個側室,南側的一個長廊組成。全長10.4米,最寬處6.9米。墓的前、中兩室以刻有畫像的青石壘砌,疊澀頂結構,條石鋪地。共有畫像石18方,內容有車馬出行、仙人戲獸、百戲雜技、樓閣闕觀等,其中錢室門額為一塊長2.06米得車馬出行圖,十分壯觀。前室北壁右上角刻有「熹平四年四月十三日酉」證明墓葬建於東漢靈帝熹平四年(175),未發現隨葬品。(《文物參考資料》1953年第1期)

鳳凰山墓群﹝茅村鎮茅村鳳凰山·東漢、隋、唐﹞自1952年發現茅村畫像石墓後,1965年、1976年和1986年、1999年在鳳凰山一帶相繼發現東漢、隋、唐時期的墓葬多座,這一帶應是歷代的埋葬地,擇要介紹幾座。

茅村東漢墓﹝茅村鎮茅村鳳凰山·漢代﹞1986年及1999年發掘墓葬兩座。均為磚石結構的單墓室。1號墓墓東向,前有斜坡墓道,長3.7米,寬1.3米,深1.1米,墓門寬1.3米,以雙扇石門封堵,墓門及門楣上有淺浮雕畫像,內容為鋪首銜環和幾何圖案。墓室長3.4米、寬1.7米,劵頂已塌毀。2號墓形制相仿。兩墓早年均被盜,出土釉陶灶、陶罐、豬圈,「五銖」錢幣等。

茅村隋墓﹝茅村鎮茅村鳳凰山·隋代﹞1976年發掘墓葬兩座,為長方形劵頂磚石墓,早年均被盜,1號墓保存較好,長6.35米,寬2.8米,劵頂以塌毀。出土陶騎馬俑、男侍俑、武士俑、文吏俑、女舞俑、女侍俑,人面鳥形俑,鎮墓獸、牛、羊、狗、駱駝、雞、灶、青瓷碗、瓶、壺等50餘件。還有墓誌蓋一方,題為「大隋故右光祿大夫貝州使君鄭公之銘」。(《考古》1983年第2期)

茅村唐墓﹝茅村鎮茅村鳳凰山·唐代﹞1965年清理,為一石室墓,分為前後兩主室。全長5.85米,寬3.2米,墓向58度。前室近似正方形。南壁附有側室。後室呈長方形。疊澀式墓頂,已被破壞,全墓已青石砌造而成。所出土的六塊畫像石上的人物服飾、鳥獸、建築、鋪首以及圖案等都具有濃郁的漢代特徵,而出土的遺物胡人俑、武士俑、侍僕俑、女俑、瓷碗以及「開元通寶」、「天佑通寶」銅錢均是典型的唐代器物。因此此墓是唐代人利用原東漢墓室重新下葬的。(《考古》1980年第4期)

內化晉墓﹝茅村鎮內化村南·晉代﹞1993年調查,墓葬位於村南簸箕形山凹中,墓葬已被破壞。為南北並列的兩座規模較大的磚室墓,墓西向,墓前有長形磚砌排水溝,具體結構不清晰,現場發現有大量墓磚,多有模印的幾何圖案。徵集到陶男立俑,女立俑及陶馬、陶狗等約20件。(《文物》1999年第3期)

微山群墓﹝茅村鎮微山村·隋、唐﹞1992年、1993年及1997年共進行了三次發掘墓葬4座。均為凸字形劵頂磚室墓,墓室長方形或腰鼓形,墓前有短甬道,墓門北向,墓室後部個別有高出的棺床。墓磚上多有蓮花、蓮子、花草等紋飾。出土器物主要放置在墓室前部,三彩器有馬、駱駝、鎮墓獸、文吏、天王等,陶器有文吏俑、武士俑、人面鳥身俑、男立俑、女立俑、鎮墓獸、牛、駱駝、豬、狗、羊、雞、兔、井等,瓷器有碗、死系罐等,其他還有銅帶鈎、帶扣、金戒指、滑石豬、石墓誌等。(見《考古》1997年第3期、1998年第9期)

班山漢墓﹝茅村鎮班山村北鳳凰山·西漢﹞1998年發掘,封土存高0.6米,直徑約5米,石坑豎穴結構,豎穴長3.2米,寬0.8米,深6米,內填土夯實,墓內有漆木棺痕跡,陪葬器物均遭破壞。

「桓魋石室」 ﹝茅村鎮洞山村·縣文物保護單位﹞為一人工開鑿的崖洞墓,相傳是春秋末年宋國大司馬桓魋生前用三年時間為自己營造的墓室,斜坡式墓道,墓室寬6米,進深12米多,面積80多平方米。石室在的桓山原為古泗水道上的旅遊勝地,墓門外的石壁上鑿有「桓魋石室」和宋、元、明、清時期文人墨客的題字及詩文。如明正德三年(1508),欽差廣東知監太監傅倫來徐漕運,於石室旁刻一詩:「春風吹上洞山顛,滿野雲煙遮碧天。梵宇崔嵬留古蹟,墓岩幽邃滴寒泉。數聲音樂空中響,幾樹松楸開後妍。欲紀勝德還刻石,蓬萊何必覓飛仙。」蘇東坡任徐州知府時,曾留有《游桓山記》等詩文。從形制上看可能為一漢代墓葬。但眾說紛紜,尚待進一步研究。

大運河銅山段﹝馬坡鎮五段村至茅村鎮、橋北頭至小黃山·元、明、清﹞徐州地區大運河始鑿於元,成於明清。元代運河徐境淤塞,明清兩代開挖泇河和中河拓浚而成中運河,今大運河銅山段自銅山縣東北馬坡鎮五段村入縣境,從茅村鎮裡瓦房村穿過徐州市區北部,又從紅旗新村入銅山縣,然後從大黃山鎮鄭州煤礦入賈汪區,境內流程約28.5公里,最寬處120米,最窄處17米,沿線與之相關文物點有內化閘。

內化閘﹝茅村鎮內化村西·明代﹞大運河穿徐境而過,由於上下游落差較大,明代在此建閘,以維持一定水位。該閘口寬6米,青石砌築,現仍存。

啟玄洞石窟﹝茅村鎮洪里村·明代﹞石灰岩洞穴,洞內面積160平方米,有願雕佛像三尊。高1.1米,已風化剝融,青石質,明代所雕。洞口有石拱橋,長10米,寬4米,淨跨4米,矢高3米。題有「啟玄洞」,每字0.8米見方、「嘉靖戊申(1548)洞主口口」、「萬曆九年(1581)吉日蘇州石匠孫德造石拱」字樣。[4]

榮譽稱號

2019年12月,茅村鎮入選「2016—2018年度江蘇省文明鄉鎮」。

相關視頻

徐州市茅村鎮行宮花園舞蹈隊歡聚一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