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茜草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茜草屬

中文名稱:茜草屬

拉丁學名 Rubia Linn

界 植物界

屬 茜草屬

茜草屬(學名:Rubia Linn)合瓣花亞綱茜草科草本植物。葉假輪生;花小,聚傘花序;花盤極小或腫脹;種子與果皮粘貼,種皮膜質,有角質的胚乳。分布於歐洲、亞洲、南非和美洲,中國36種、2變種,全國各地均有分布。茜草屬植物多具有藥用價值。

屬模式種:染色茜草 R. tinctorum Linn.

信息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合瓣花亞綱

目 茜草目

科 茜草科

亞科 茜草亞科

族 茜草族

命名者及年代 Linn,1753

茜草屬介紹

Rubia L. 茜草屬,茜草科,60餘種,分布於歐洲、亞洲、南非和美洲,我國約12種,各省均有分布。多年生草本,稀一年生,被粗毛或有小刺;莖四稜柱形;葉假輪生;托葉葉狀;花小,5數,組成腋生或頂生的聚傘花序;萼管卵形或球形,萼檐不明顯或無;花冠輪狀或鍾狀,4-5裂,裂片鑷合狀排列;雄蕊與花冠裂片同數,着生於冠管上,花絲短,花葯球形或近圓形;花盤極小或腫脹;子房下位,2室,每室有胚珠1顆;果肉質,平滑或有鈎毛;種子與果皮粘貼,種皮膜質,有角質的胚乳。[1]

形態特徵

多年生攀援草本。莖四棱形,有的沿棱有倒刺。葉4片輪生,其中1對較大而具長柄,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5~6cm或更長,寬1~3cm或更寬;葉緣和背脈有源小倒刺。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小,萼齒不明顯,花冠綠色或白色,5裂,有緣毛。果肉質,小形,熟時紫黑色。花果期9~10月。[2]

性狀特徵

根莖呈不規則結節狀,上側有莖基,下側叢生粗細不等的根。根呈圓柱子形,波狀彎曲,長工10~25cm,直徑0.2~1cm,表面紅棕色或暗棕色,具細縱紋及少數細根痕。質脆,斷面平坦,皮部紫紅色,木部淺黃紅色。氣微。味微苦。

所有物種

柄花茜草 峨眉茜草 闊瓣茜草 茜草 無毛大砧草

翅莖茜草 梵茜草 鐮葉茜草 茜草屬 西藏茜草

川滇茜草 高原茜草 林生茜草 柳葉茜草 染色茜草 纖梗茜草

大葉茜草 鈎毛茜草 卵葉茜草 沙生茜草 小葉茜草

東南茜草 黑花茜草 卵葉茜草(原變種) 山東茜草 長葉茜草

對葉茜草 紅花茜草 毛果茜草 少花茜草 中國茜草

多花茜草 厚柄茜草 膜葉茜草 絲梗茜草 中國茜草(原變種)

多脈茜草 金劍草 淺色茜草 四葉茜草 紫參[3]

臨床運用

作用 用於血熱妄行之多種出血證。茜草屬性寒入血分,能涼血止血,且能化瘀。凡血熱妄行之出血證均可選用,兼瘀者尤宜。治血熱咯血、吐血、衄血、尿血等證,輕者單用,重者可配小薊、白茅根、山梔子等,以增強涼血止血之功,方如《十藥神書》十灰散。治大腸蘊熱之腸風便血,常配黃芩、地榆、槐角等藥,以清腸涼血止血。治血熱崩漏,常配生地、生蒲黃、側柏葉等藥,以涼血止崩;若氣虛不攝,沖任虛損,漏下不止者,再配炙黃芪、山萸肉、烏賊骨等藥,以補氣攝血,收澀固脫。 用於瘀血經閉,產後瘀阻腹痛,跌打損傷腫痛,兼熱者尤宜,因茜草屬有活血法瘀之功且能涼血。治瘀血經閉,可單用,或配丹參、赤芍、當歸等藥同用,則可增強活血通經作用;若為血枯兼瘀之經閉,又當配製首烏、熟地黃、川芎等,以養血活血通經。治產後瘀阻腹痛,屬熱者,常配敗醬草、紅藤、赤芍等藥,以清熱化瘀止痛;屬寒滯者,常配當歸、川芎、炮姜等藥,以散寒暖宮、化瘀止痛;兼氣虛血虧者,常配炙黃蔑、人參、當歸等藥,以補虛化瘀。治跌打損傷瘀腫,常配紅花、川斷、骨碎補等藥,以活血消腫療傷。 用於風濕痹痛。茜草屬活血通經,故亦治風濕痹痛,若屬熱痹者,常配忍冬藤、絡石藤、秦艾等藥,以清熱通絡止痛;屬風寒濕痹者,又當與川烏、獨活、海風藤等同用,以祛風除濕、散寒通痹。 用於黃疸。茜草屬涼血清瘀熱而退黃,用治濕熱黃疸,可配茵陳、山梔、大黃等藥,以清熱涼血,利濕退黃。 用於瘡癰,痔腫。茜草屬能涼血化瘀以消散瘡癰,治熱毒瘡瘍或乳癰,常配蒲公英、銀花、地丁等藥;治痔瘡腫痛,常配大黃、虎杖、地榆等藥。

非適合人群

脾胃虛寒及無瘀滯者慎服。

做法

1、凡血熱所致咯血、吐血、衄血、尿血者,可與大小薊、白茅根、梔子、牡丹皮等配伍,以增強涼血止血之功;

2、凡瘀血經閉者,可與蒲黃、赤芍、紅花、當歸等配伍,以增強活血通經作用;

3、凡熱郁心胸,心中煩熱者,可與梔子、黃連配伍,以增強清心瀉火之功。[4]

參考來源

  1. 梵茜草,在線查詢
  2. 梵茜草,在線查詢
  3. 梵茜草,在線查詢
  4. 梵茜草,在線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