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繭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繭絲》選自元末明初劉基創作的筆記--《郁離子》 第七卷。

原文

郁離子曰:「蠶吐絲而為繭以自衛也,卒以烹其身,而其所以賈禍者,乃其所自作以自衛之物也。蠶亦愚矣哉!蠶不能自育,而托於人以育也,托人以育其生,則竭其力,戕其身,以為人用也弗過。人奪物之所自衛者為己用,又戕其生而弗之恤矣,而曰天生物以養人。人何厚,物何薄也?人能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育天下之物,則其奪諸物以自用也,亦弗過。不能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蚩蚩焉與物同行,而曰天地之生物以養我也,則其獲罪於天地也大矣。」

譯文

郁離子說:「蠶葉絲而作為繭是用來自衛的,最終它的身軀卻被烹煮,而它所以招禍的原因,是它自己作的並用來自衛的蠶繭啊。蠶也算是夠愚蠢的了啊!不能自己撫育後代,就托給人來撫育,托人來養育它的生命,那麼竭盡它的全力,傷害它的自身,而被人享用,也不算過分。人們奪取生物用來自衛的東西給自己離用,又殘害了它的生命,卻不體恤它,反而說天生萬物就是用來養育人的。人為什麼厚,萬物為什麼薄呢?人籌謀而成就天地之道,輔助天地的事宜,並養育天下的萬物,那麼他奪取萬物來供自己享用,也不算地分。如果不能籌謀而成就天地之道,輔助天地的事宜,擾擾攘攘地和萬物同樣行動,卻還說天地生萬物就是用來養育我的,那麼他在天地間所犯的罪就大了。」

評語

用物還須養物。人生天地之間,衣食住行,無不取之於物,而用物須取之有道,只知索取,不知奉獻,只知消耗,不知養育,則坐吃山空,財富日竭。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也是如此,大自然已為人類敲響了警鐘,保護自然環境,刻不容緩,故常言說君子取之有道。

作者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1]

作品評價

《郁離子》的寓言體風格可謂「牢籠萬匯,洞釋群疑,辨博奇詭,巧於比喻,而不失乎正。」在這點上頗得莊子精髓[2]。即汪洋恣肆、想象奇幻、文辭富麗、氣勢磅礴、感染力強。更為重要的是,《郁離子》還吸收改編了一些《莊子》的寓言來就事論理。

視頻

繭絲 相關視頻

來聽劉伯溫《郁離子》中「道士救虎」的故事!漲知識
陳勝華轉述<郁離子>新書發布

參考文獻

  1. 揭秘大明王朝第一謀臣劉伯溫 ,搜狐,2016-08-31
  2. 莊子 33篇精髓整理,豆丁網,2016-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