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荊州南門天主教堂

荊州南門天主(教堂)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荊州南門天主教堂位於荊州市荊州城南門外東堤街,包括大經堂和修道院。大經堂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坐南朝北。平面近似於正八邊形,正面兩側建有西式四層塔式闕樓,頂部設十字架塔尖。面闊15.6米,進深41.21米。修道院,建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平面呈品字形布局,占地面積約1933平方米。由修道院大樓、文萃小學大樓、修道聖堂三棟主體建築組成。該教堂是荊州地區唯一現存的歐式建築,對研究西方建築風格在江漢平原地區的流傳、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目錄

基督教建築

初期基督教建築反映了當時一些奴隸和貧民,早期基督教雕塑,主要表現在紀念死者、寄託對來世希望的石棺雕刻上[1]

基督教於1~2世紀開始流傳。羅馬帝國於313年頒布《米蘭敕令》取得合法地位後,教堂建築逐漸發展起來,羅馬一地就有30餘座。5 至 10 世紀西歐的基督教建築,主要的類型是教堂。早期基督教徒利用羅馬建築作為禮拜儀式之用,沒有固定的教堂型制,其中大部分是將羅馬的巴西利卡改為教堂。教堂平面有圓形和多邊形的。

教會規定:聖壇必須在東端,大門朝西。聖壇為半圓形穹頂所覆蓋,聖壇前設祭壇,祭壇前又增建一橫翼,比較短;與巴西利卡一起形成長十字形平面,稱為拉丁十字,象徵基督受難。一般在巴西利卡前還有一個三面有圍廊的前庭,中央設洗禮池。獨立的鐘樓位於教堂一側,形成完整的群體。這種巴西利卡式教堂[2]是西歐中世紀天主教堂的原型,典型實例是羅馬聖彼得教堂。

視頻

荊州南門天主教堂 相關視頻

觀賞荊州老南門櫻花
世界三大宗教

參考文獻

  1. 早期基督教美術,豆丁網,2012-08-06
  2. 教堂建築風格簡簡史,搜狐,2019-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