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熒光分光光度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熒光分光光度計是中國科技的一個名詞術語。

漢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沒有間斷的古老文字系統[1],直到現在我們仍在使用。其不單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表述用具,更是五千年悠久文明的記錄者、傳承者。可以說,漢文字是中華民族古老悠久、博大精深文明的「活化石[2]」。

名詞解釋

熒光分光光度計是用於掃描液相熒光標記物所發出的熒光光譜的一種儀器。其能提供包括激發光譜、發射光譜以及熒光強度、量子產率、熒光壽命、熒光偏振等許多物理參數,從各個角度反映了分子的成鍵和結構情況。通過對這些參數的測定, 不但可以做一般的定量分析, 而且還可以推斷分子在各種環境下的構象變化, 從而闡明分子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係。熒光分光光度計的激發波長掃描範圍一般是190~650nm,發射波長掃描範圍是200~800nm。可用於液體、固體樣品(如凝膠條)的光譜掃描。

熒光光譜法具有靈敏度高、選擇性強、用樣量少、方法簡便、工作曲線線形範圍寬等優點,可以廣泛應用於生命科學、醫學、藥學和藥理學、有機和無機化學等領域。

熒光分光光度計的發展經歷了手控式熒光分光光度計,自動記錄式熒光分光光度計,計算機控制式熒光分光光度計三個階段;熒光分光光度計還可分為單光束式熒光分光光度計和雙光束式熒光分光光度計兩大系列。其他的還有低溫激光Sh p ol’skill熒光分光光度計,配有壽命和相分辨測定的熒光分光光度計等。 構成編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