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華爾特·惠特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華爾特·惠特曼 Walt Whitman,(1819年5月31日-1892年3月26日),出生於長島的亨廷頓市,他身處於超驗主義與現實主義間的變革時期,著作兼併了二者的文風。是美國文壇中最偉大的詩人之一,有自由詩之父的美譽。[1]

他的文作在當時實具爭議性,尤其是他的著名詩集《草葉集》,曾因其對性的大膽描述而被歸為淫穢。

這位只讀過小學,13歲就開始艱難謀生的詩人,出版這本《草葉集》時已是鬚髮斑白,年齡卻不過36歲,是一個印刷廠的臨時工。[2]

一生做過勤雜工、學徒、排字工人、鄉村小學教師、記者和編輯等,這些不同凡響的人生經歷,成為了他豐富的創作源泉。他歌頌民主自由,體現了美國人民對民主的渴望,他讚美人民創造性的勞動,他的詩給人以積極向上的生氣勃勃的精神。

早期

十一歲時,惠特曼不再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他投身工作,為家裡多掙一份收入;他曾為二名律師做過雜工,後在山穆爾·克萊門茨主編的長島週報《愛國者》擔任印刷廠學徒,因而獲悉了印刷機與排版的相關知識。惠特曼可能曾為臨時期號寫過「心靈片段」等湊版面的文章。

在做了兩年學徒以後,惠特曼搬到紐約市,並開始在不同的印刷廠工作。

1835年,他返回長島,在一所鄉村學校執教。

1838年至1839年期間,他在他的家鄉辦了一份叫做《長島人》的報紙。

1841年,之後他回到紐約並當了一名記者。他也在一些主流雜誌上擔任自由撰稿人,或發表政治演講。

1841年到1859年間,他共在紐奧良編輯過1份報紙、紐約2份報紙和長島四份報紙。在紐奧良的時候,他親眼目睹了奴隸拍賣——當時很普遍的事情。這時,惠特曼開始著力寫詩。

重要著作《草葉集》

惠特曼除了文學創作之外,也從事記者、教師、政府文書等職,並曾於美國內戰期間志願擔任護士。

1842年,惠特曼也曾在創作生涯初期發行過禁酒小說《富蘭克林·伊凡》 。

惠特曼的重要著作《草葉集》則是於1855年自費出版,嘗試著讓普羅大眾接觸美國史詩,直至1892年逝世之前仍不斷增著、刪修該著作。在晚年的一次中風後,他遷居至新澤西州的肯頓,病情並在當地持續惡化。惠特曼以72歲高齡辭世,他的葬禮隨後以公開方式舉行,出席者眾多、景象壯觀。[3]

惠特曼的性向和他的詩作一樣,常是眾人議論的對象。儘管傳記作家不斷為其性向爭辯,在愛慕與情感面,惠特曼通常被視為同性戀或雙性戀者。

然而,傳記作家間對惠特曼是否曾與男性有實際性經驗仍抱持歧見。惠特曼生前一直十分掛心政治。他擁護威爾莫特但書,大體而言對奴隸制度的擴張持反對立場。他的詩作展現了種族平等主義的觀點,曾一度公開呼籲廢除奴隸制度,但後視廢奴主義運動為對民主的阻礙。

只有愛默生支持他

1855年,出版詩集《草葉集》闖進美國文壇時,情景可謂慘不忍睹:出版了一個星期,一本也沒有賣掉。最使他痛心的是,連母親和弟弟都不接受他,弟弟看了幾頁就丟開了,親人的冷漠,讓他倍受打擊,幾乎精神崩潰。

只有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支持他。愛默生在給他的信中寫道,你處在偉大經歷的開端,我祝福你!愛默生的支持讓他信心百倍,因為愛默生早巳成名。

開創了自由體詩

的確是這樣,他的詩集就是這樣,眾所周知,詩歌要受格律、韻律的限制,這樣人的思想和語言就不能自由自在地發揮。[4]

他決心改變這種形式,開創了自由體詩,《草葉集》就是這種自由體詩的完美表現。他沒有想到,這本詩集會奠定美國詩歌的基礎,甚至對美國及其他國家的詩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對於那些當初蔑視這本詩集的人來說,簡直就是絕妙的諷刺。

《草葉集》的第一版,由他自己排版,自己印刷,自己發行,共94頁,收錄了12首詩。

巨人站在嘲笑身後

《草葉集》先後出過九種不同的版本。

從1855年7月4日,最初的12首詩,一直增加到最後的396首詩歌。

他用自己畢生的經歷,來維護和充實《草葉集》,人們逐漸接受了他在詩中所要傳達的信息。

他為自己贏得了文學史上的一席之地,至今不同版本、譯本的《草葉集》,仍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5]

生平大事記

1841年 搬到紐約。

1855年 父親去世,《草葉集》(Leaves of Grass)第一版。

1862年 探望在腓烈德利斯堡戰役中受傷的兄弟。

1865年 林肯被暗殺,惠特曼的戰時詩集Drum-Taps(後來放到《草葉集》中)出版。

1871年 母親路易莎去世。

1882年 會見奧斯卡·王爾德,出版 Specimen Days and Collect。

1885年 為紀念林肯逝世20周年,作詩《獻給那個被釘在十字架上的人》,後收入《草葉集》。

1888年 第二次打擊。嚴重的疾病。

1891年 草葉集最後一版

1892年 惠特曼去世,3月26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