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螢火一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螢火一號是中國火星探測計劃中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因為此時俄方火星計劃中中國航天共同參與,也是中國首次與歐洲俄羅斯等國一起,進行國際性的深空探測合作,於是加速開發出螢火一號,以便安裝在福布斯土壤號裡面前往火星。

2011年11月成功發射,但俄方探測器未能成功變軌,2012年1月墜毀於太平洋[1]

設計

火星古稱熒惑,所以作為中國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它以諧音命名為「螢火一號」。為了搭乘俄方火箭的順風車,趕上預定的發射周期,被提出的螢火一號加速發展,以較快速度開發完畢,因此其屬於微小衛星級別,任務也是簡單的環繞火星就完成了。2008年4月完成初樣並公布於眾。

螢火一號並不大,探測器長、寬各約75厘米,高60厘米。兩側裝有太陽帆板,展開近8米,重約115公斤,設計壽命2年。探測器上的有效載荷包括等離子體探測包、光學成像儀、磁通門磁強儀、掩星探測接收機。

原定流程

因為地面測控網的天線發射功率和直徑達不到技術要求等原因 ,作為中俄航天合作項目之一,搭載在俄羅斯的福布斯-土壤探測器中 ,由天頂-2SB運載火箭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發射。

原定經歷約10至11個半月的飛行後,螢火一號將與福布斯-土壤分離,進入火星軌道進行軌道探測,福布斯-土壤則將在火衛一表面軟着陸,採取土壤樣品後返回地球。螢火一號主要研究火星的電離層及周圍空間環境,火星磁場等。

發射和墜落

螢火一號2009年6月完成正樣並赴俄羅斯聯合測試[2]。協調世界時2011年11月8日20:16(北京時間9日凌晨4:16)成功發射,但俄方探測器未能成功變軌,以至於未能脫離地球軌道

據俄新網報道,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局長稱,莫斯科時間2011年11月9日凌晨在哈薩克斯坦境內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搭載有螢火一號火星探測器的福布斯-土壤探測器在與運載火箭分離後,未能按計劃變軌,被困在距離地表206到340公里的太空中。俄羅斯聯邦太空局先後兩次搶救都未成功,有專家概算此衛星可能墜毀地球的時間和地點,尤其它載有12噸有毒燃料撞地球後可能引發的災難。

該衛星部分碎片於2012年1月15日17時45分墜於太平洋海域,燃料在大氣層全部燒毀,未構成危險。

視頻

螢火一號 相關視頻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升空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發射升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