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營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營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鳥瞰圖)原圖鏈接來自 華夏經緯網 的圖片

營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籌建於1992年,1994年獲批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10年9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10年10月全域被列為遼寧沿海經濟帶重點支持區域。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更多的是着眼於產業發展規律。高新技術產業在發展初期需要政府的扶植加以培育。科技部對於「高新區」的介入甚至都細化到了產業的指導目錄,也就是說,哪個地方的高新區應重點發展何種產業,都有着明確的規定。

目錄

園區介紹

自建區以來,營口高新區始終堅持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作為首要目標和根本任務,特別是近年來堅持「以升促建」的思路,通過創建國家高新區,不斷優化投資環境,大力培育比較優勢和發展潛力明顯的高新技術產業,促進了園區綜合實力的提升,為全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2010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53.38億元,工業總產值337.95億元,工業增加值103.1億元,地區生產總值108.14億元,財政收入2.98億元,出口創匯0.445億美元。營口市委、市政府為快速推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更好地發揮高新區科技支撐和產業引領作用,決定舉全市之力建設遼寧渤海科技城。遼寧渤海科技城以科技研發集聚區、樣板區和新興產業先行區為功能定位,依託營口高新區的資源優勢、產業基礎和人才隊伍,重點圍繞營口六大主導產業和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以工程中心為主的科技研發總部基地,在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的同時,重點培育新材料和新能源(節能環保)兩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以科技研發為主體、新興產業為支撐的研發和對接平台。

遼寧渤海科技城在功能分區上,形成了「一心、一帶、九片區」的整體布局,各功能片區通過自然綠化景觀既相互聯繫又相對獨立,自成一體。在產業布局上,在核心區3平方公里,重點引進國內外具有核心技術的科研院所、工程中心、研發中心及科研企業,打造研發總部基地;在科技城南部重點引進硅藻土、碳化硅、氮化硅、鎂質材料深加工、鎂合金表面處理應用等項目,打造新材料產業集聚區;在科技城北部重點引進建築一體化太陽能、節能燈具和環保設備製造等新能源(節能環保)項目,打造新能源(節能環保)產業集聚區。力爭到「十二五」末,集聚科技研發及總部基地項目200戶,基本形成千億規模的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兩大新興產業集群,將遼寧渤海科技城打造成營口乃至環渤海沿海經濟帶的創新引擎和新的經濟增長極。

藍圖已繪就,號角已吹響,作為環渤海沿海經濟帶的重要節點,一顆鑲嵌在環渤海經濟圈上的璀璨明珠,營口高新區誠邀有識之士、各界精英來營口高新區投資興業,營口高新區會為您提供優惠的政策、優良的環境和優質的服務,共創宏圖偉業,共迎美好未來!

高新區發展歷程

高新區發端於1988年國務院啟動的「火炬計劃」,所以有的高新區起名為「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注意去掉了「新」字),比如「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間,中國實行對外開放和對內改革的基本國策,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這一階段的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資源、資金和廉價勞動力推動的粗放式增長模式。要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依靠科技進步。於是1988年6月,總設計師在全國科學大會上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著名論斷。

「中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計劃-火炬計劃」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該計劃的兩項核心內容就是「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創辦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在火炬計劃的推動下,各地紛紛結合當地特點和條件,積極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988年第一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北京誕生[2],當時名稱為「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實驗區」,簡稱北京試驗區。這就是大名鼎鼎「北京中關村」的前身。截止到目前,全國已有156家高新區。

視頻

營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相關視頻

營口高新區舉行營口安全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揭牌儀式
營口高新區國稅局全面推廣實名辦稅工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