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蕭良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蕭良有
圖片來自名人簡歷網

蕭良有(1549~?),字以占,號漢中。湖北漢陽人。明萬曆八年(1580)張懋修榜進士第二人。授翰林編修。蕭良有生而穎異,被譽為神童。萬曆十四年(1586),升為翰林院修撰。萬曆二十三年(1595),任國子監祭酒。杜絕干謁,嚴格考選,六館學子「凜凜向風」。

基本信息

中文名:蕭良有

別 名:以占、漢中、漢沖

出生日期:1549年

出生地:湖北漢陽

代表作品:《玉堂遺稿》

性 別:男

時代:明朝

國 籍:中國

身份:明萬曆八年張懋修榜進士第二人

個人經歷

蕭良有(1549~?)字以占,號漢中。湖北漢陽人。

明萬曆八年(1580)張懋修榜進士第二人。授翰林編修。蕭良有生而穎異,被譽為神童。

萬曆十四年(1586),升為翰林院修撰。萬曆二十三年(1595),任國子監祭酒。杜絕干謁,嚴格考選,六館學子「凜凜向風」。

蕭良有曾三次出任鄉會試主考官,所取之人多為名臣。後遭彈劾請求終養。歸鄉後八年而卒。

蕭良有長於制誥文字。着有《玉堂遺稿》,撰《龍文鞭影》

主要事跡

蕭良有,字以占,號漢沖。性早慧,有「神童」之稱。七八歲時,有一次到官船上謁見一位貴官。貴官想通過對聯語來試探這位神童的才能,便出句云:「官舫夜光明兩輪玉燭」,蕭良有對曰:「皇都春富貴萬里金城」。此時貴官剛好要派人去辦事,就對被派之人說:「爾會即來,甘四弗來計五來,甘五弗來甘六來。」蕭良有認為又是出的上聯,立即對出下聯:「靜極而動,一爻不動二爻動,二爻不動三爻動。」受到貴官的讚賞。

蕭良有11歲為郡諸生,12歲應省試中副卷,15歲發科,始參加科舉考試。後參加會試,一舉奪魁。時張居正當國,太監馮保欲以狀元送張居正之子作為巴結張的手段,遂在殿試讀卷時置蕭良有一甲二名,張居正子懋修竟成為狀元。蕭良有榜眼及第的牌坊民國初年尚在漢陽縣學西。後授編修,遷至侍講學士。張居正愛蕭良有的才華,想招致門下,被蕭婉言謝絕。

推行改革的張居正死後受到權貴攻擊,官秩被削奪,家產被抄沒,諸子也被削官嫡戍邊地。蕭良有沒有因前嫌而落井下石,他為張居正抱不平說:「江陵(按指張居正)非奸相也,稍持權而驕耳。今既反其批政,收其廢賢足矣,奈何復令聖主有辱大臣老母孱子名哉。」首輔王錫爵主並封三王之議,他上疏反對,結果被轉為國子監祭酒。他教學生高標準嚴要求,杜絕干謁,嚴格考課,使莘莘學子謹小慎微,嚴於律己。在史局15年,負公輔之望,自閣部卿寺以至台省,凡關於國家大計無不向他諮詢。常上書議論時政,遭到時忌,給事中葉繼美彈劾他不在其位而謀其政,侵六部之權。蕭良有憤而辭職歸家,居8年乃卒。

蕭良有:字以占,明代漢陽(今湖北省武漢)人,生而聰穎異常,以神童名,萬曆中會試第一。領國子祭酒,修撰,凡關國家大事,靡不諮詢。着有《玉堂遺稿》流傳。[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