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蒙兀室韋蘇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蒙兀室韋蘇木,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地處額爾古納市西北部,東與根河市得耳布爾鎮相鄰,南與恩和俄羅斯族民族鄉接壤,西與俄羅斯涅爾琴斯基扎沃德區的奧洛契隔河為界,北與莫爾道嘎鎮毗鄰,行政區域面積1465平方千米。[1]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為吉拉林設治局治所。2011年5月,設蒙兀室韋蘇木。

截至2018年末,蒙兀室韋蘇木戶籍人口有1572人。

截至2020年6月,蒙兀室韋蘇木下轄1個社區,另轄1個村級單位。

2018年,蒙兀室韋蘇木有工業企業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個。

中文名: 蒙兀室韋蘇木

行政區類別:蘇木

所屬地區: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

地理位置:額爾古納市西北部

面 積: 1465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另轄1個村級單位

電話區號: 0470

郵政區碼: 022263

氣候條件: 寒溫帶大陸性氣候

車牌代碼: 蒙E

人 口: 1572人(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

建置沿革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為吉拉林設治局治所。

民國九年(1920年),為室韋縣駐地。

民國十九年(1930年),縣公署改縣政府,所在地為室韋村;同年,室韋縣政府遷往河塢(即今蘇沁屯)。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屬額爾古納左翼旗。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為額爾古納旗第三區政府所在地,後改為吉拉林區。

1956年,建吉拉林鄉。

1958年,改吉拉林公社。

1980年,重設室韋鄉。

1985年,改室韋鎮,鎮政府駐地設在室韋村。

2001年,恩和俄羅斯族民族鄉與室韋鎮合併為室韋俄羅斯族民族鄉,鄉政府駐地室韋村。

2011年5月,設蒙兀室韋蘇木。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蒙兀室韋蘇木下轄6個社區:室韋、臨江、水磨、前溝、吉寶溝、平安。

截至2020年6月,蒙兀室韋蘇木下轄1個社區:天驕社區,另轄1個村級單位:室韋牧場生活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蒙兀室韋蘇木地處額爾古納市西北部,東與根河市得耳布爾鎮相鄰,南與恩和俄羅斯族民族鄉接壤,西與俄羅斯涅爾琴斯基扎沃德區的奧洛契隔河為界,北與莫爾道嘎鎮毗鄰,行政區域面積146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蒙兀室韋蘇木地處多山丘陵區,盆地較為狹窄,境內最高點海拔1000米,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

氣候

蒙兀室韋蘇木屬寒溫帶大陸性氣候,多年平均平均氣溫-4℃—5℃,無霜期年平均70—90天,年平均降雨量350—400毫米。

自然資源

蒙兀室韋蘇木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金、鐵礦石等。野生林地資源有越橘、水葡萄、草莓等10餘種野生漿果;有黃芩、杳仁、芍藥、防風、荊薺等上百餘種野生藥用植物;森林和草原中有糜鹿、熊、紫貂、飛龍、狼、野豬等國家保護動物。

人口

2011年末,蒙兀室韋蘇木總人口17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400人,城鎮化率81.6%。另流動人口300人。總人口中,男性880人,占52.8%;女性790萬人,占47.2%;14歲以下300人,占20.1%;15—65歲1100人,占63%;65歲以上300萬人,占16.9%。2011年,人口出生率9.7‰,人口死亡率5.8‰,人口自然增長率3.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2人。

2017年末,蒙兀室韋蘇木常住人口為1228人。

截至2018年末,蒙兀室韋蘇木戶籍人口有1572人。

經濟

綜述

2018年,蒙兀室韋蘇木有工業企業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個。

農業

2011年,蒙兀室韋蘇木有耕地面積14.7萬畝;草場面積88.24萬畝。2011年,蒙兀室韋蘇木農業總產值5.2億元,比上年增長13%。糧食作物以小麥、大麥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57萬噸,其中大麥0.06萬噸,小麥1.51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2011年,油菜產量0.15萬噸。2011年,蒙兀室韋蘇木畜牧業總產值3214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蒙兀室韋蘇木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24人,在任教師11人;小學1所,在校生12人,專任教師1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科學技術

2011年末,蒙兀室韋蘇木有各類科技人員13人,其中林業科技人員9人,農業技術人員4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蒙兀室韋蘇木有文化站1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3人。2011年末,廣播電台有10套廣播節目,入戶率100%。

交通運輸

2011年末,蒙兀室韋蘇木有201省道通往拉布大林。全長168千米,日均發送2輛客車,日客運量150人次。

視頻

守護祖國,不畏嚴寒。#內蒙古 呼倫貝爾市蒙兀室韋蘇木連日降溫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