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蒙特利爾地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蒙特利爾地鐵法語:Métro de Montréal)是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爾島朗基爾市和拉華爾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由蒙特利爾交通局(法語:STM)管理及營運。

整個系統目前包括4條行車線及73個車站,全長69.2公里,是世上最繁忙的地鐵系統之一,客流量在加拿大各都市鐵路系統中位居首位。其在2008年共接載2.92億人次,2010年平均周工作日客流量達105萬人次。自1966年首段通車起計至2006年,地鐵載客人次已逾60億,相當於世界人口總數。

蒙特利爾地鐵是世界上少數使用膠輪路軌系統的重鐵系統,其技術源自法國巴黎地鐵的MP-59列車。另外,該地鐵系統亦是軌道運輸標竿聯盟(NOVA)的成員之一[1]

歷史

自1861年聖雅各街(英語:St. Jame's Street、法語:Rue Saint-Jacques)出現首條馬車路線以來,街車漸成蒙特利爾市內最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網絡不斷隨城市發展而擴張。然而,街車服務的準時程度受限於路面交通狀況,鑑於市內交通擠塞問題日益嚴重,早在1910年已有在蒙特利爾修築地下鐵路系統之議,但一直到六十年代才得以實現。

現有網絡

蒙特利爾地鐵在1962年5月動工;同年11月由於莫斯科放棄1967年世界博覽會舉辦權,原為舉辦城市次選的蒙特利爾取而代之,使蒙特利爾地鐵系統雖非為世博而建,亦能顧及世博帶來之市內交通需求。地鐵1號線(艾華特至芳提納)及2號線(博訥至昂利·布哈沙)於1966年10月起分階段通車,而專為連貫世博會場而建的4號線(全線)則在1967年4月啟用。

另一方面,最終得以落實的蒙特利爾地鐵藍圖本來有3號線之設,擬定為由市中心穿越皇家山而連接蒙特利爾島北部卡提亞城(Cartierville)地區的地面捷運路線,使用加拿大國家鐵路公司擁有之既有鐵路軌道。然而,由於蒙特利爾當局就路段使用權與國鐵當局之談判破裂,加上蒙特利爾獲得世博主辦權後須調撥資源以建造4號線,故3號線最終遭到擱置,使現時地鐵網絡只有1、2、4、5號線而沒有3號線。

繼成功申辦世博後,蒙特利爾又於1970年獲得197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辦權,是以當局於1971年10月動工將1號線由芳提納延長至安諾希·波格朗,以將奧運會主場館納入地鐵網絡覆蓋範圍,新車站於1976年6月投入運作。1號線的另一端亦在1978年9月由艾華特延至安基翁,2號線則不斷向西北面伸展,分別於1980年4月、1981年9月、1982年1月、1982年6月和1984年1月伸延至聖昂利廣場站、施諾東站、聖凱斯琳嶺站柏民頓站及學院站。

蒙特利爾地鐵在八十年代末期的擴展使之成為加拿大規模最大的地鐵系統。5號線於1986年6月落成,初由卡斯特諾站至聖米歇爾站,1987年6月延長至公園站,復於1988年1月伸展至2號線原有之施諾東站。同期2號線亦在1986年11月向西北伸展一站至禾度嶺站。然而,由魁北克自由黨執政的魁省政府於1990年對蒙特利爾地鐵發展實施延期履行權(moratorium),停止一切地鐵擴展計劃,此後十多年蒙特利爾地鐵一直維持1988年時的規模。直至2002年魁人黨掌政期間,當局才再度決定延展地鐵網絡,將2號線的東北端延長,由昂利·布哈沙站穿越平原河(Rivière des Prairies)而達蒙特利爾島北面耶穌島(Île Jésus)拉華爾市(Laval)的蒙莫倫斯站。2號線於2007年4月28日延長至拉華爾市後,地鐵網絡每日錄得逾六萬人次的增幅[2]

視頻

蒙特利爾地鐵 相關視頻

蒙特利爾留學日記-蒙特利爾地鐵交通
蒙特利爾輕軌介紹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