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蔊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蔊菜(學名:Rorippa indica (L.) Hiern.)是十字花科蔊菜屬一、二年生直立草本植物,

高可達40厘米,植株較粗壯,莖表面具縱溝。葉互生,基生葉及莖下部葉具長柄,葉形多變化,

頂端裂片大,卵狀披針形,邊緣具不整齊牙齒,總狀花序頂生或側生,

花小,數多,細花梗;萼片卵狀長圓形,花瓣黃色,匙形,

長角果線狀圓柱形,短而粗,果梗纖細,種子多數,細小,卵圓形而扁,4-6月開花,6-8月結果。

蔊菜全草入藥,內服有解表健胃、止咳化痰、平喘、清熱解毒、散熱消腫等效;外用治癰腫瘡毒及燙火傷。

別稱 ,辣米菜江剪刀草印度蔊菜

藥用價值

全草藥用,有效成分為蔊菜素,內服有解表健胃、止咳化痰、平喘、清熱解毒、散熱消腫等的效用,

外用治癰腫瘡毒及燙火傷;莖葉可做野菜食用或作飼料;

種子可榨油。 全草尚含有有機酸、黃酮和微量生物鹼。[1]

中藥選方

  1. 藥名:蔊菜,漢語拼音:han cai,英文名:Indian Rorippa Herb
  1.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Rorippa indica(L.)Hiern[Sisymbrium indicum L.]、 Rorippa dubia (Pers.)Hara[R.montana (Wall.)Small]。
  1. 功效分類:清熱藥;利水藥。
  1. 科屬分類:十字花科。
  1. 別名:辣米菜、野油菜、塘葛菜、干油菜、石豇豆、雞肉菜、田葛菜、江剪刀草、野雪裡蕻、野芥草、野菜花、山芥菜、獨根菜、山蘿蔔、金絲莢。
  1. 性味:味辛;苦;性微溫。
  1. 歸經:肺經;肝經。
  1. 功能:清熱利尿,活血通經,鎮咳化痰,健胃理氣,解毒。主治感冒,熱咳,咽痛,風濕性關節炎,黃疸,水腫,跌打損傷等病症。
  1. 主治:咳嗽痰喘;感冒發熱;麻疹透發不暢;風濕痹痛;咽喉腫痛;疔瘡癰腫;

漆瘡;經閉;跌打損傷;黃疸[註 1];水腫。[2]

  1.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鮮品加倍;或搗絞汁服。外用:適量,搗敷。
  1. 藥材基源:為十字花科植物蔊菜和無瓣蔊的全草。
  1. 採收儲藏:5-7月採收全草,鮮用或曬乾。

用藥禁忌

上海常用中草藥》:本品不能與黃荊葉同用,同用則使人肢體麻木。

中醫藥理

  1. 別名野菜子、鐵菜子、野油菜、干油菜、山芥菜、地豇豆、綠豆草。
  1. 來源十字花科蔊菜屬植物蔊菜Rorippa montana (Wall.)Small或江剪刀草Rorippa indica (L.)Hiern.,以全草入藥。夏秋採收,曬乾。
  1. 性味歸經甘、淡,涼。
  1.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鎮咳,利尿。用於感冒發熱,咽喉腫痛,肺熱咳嗽,慢性氣管炎,

急性風濕性關節炎肝炎,小便不利;外用治漆瘡,蛇咬傷,疔瘡癰腫。

  1. 用法用量1~2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1. 注意:蔊菜不能和黃荊葉同用,否則引起肢體麻木。
  1.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食用價值

蔊菜,科屬蔊菜為十字花科植物落菜的嫩莖葉。別名,野油菜、碎米菜、辣米萊。

性味歸經,性涼,味辛微苦;人肺、胃、腸經。功效主治,清熱利尿,活血通經,鎮咳化痰,健胃理氣,

解毒。主治感冒,熱咳,咽痛,風濕性關節炎,黃疸,水腫,跌打損傷等病症。

營養成分,每100克蔊菜嫩幼苗含蛋白質3.2克,脂肪0.3克,粗纖維1.3克,

胡蘿蔔素4.15毫克,維生素B20.6毫克,維生素C9.8毫克,

鉀30毫克,鈣28.9毫克,磷4.63毫克,鐵0.47毫克,還含有蔊菜素、蔊菜酰胺等成分。[3]

形態特徵

一、二年生直立草本,高20-40厘米,植株較粗壯,無毛或具疏毛。莖單一或分枝,

表面具縱溝。葉互生,基生葉及莖下部葉具長柄,葉形多變化,通常大頭羽狀分裂,

長4-10厘米,寬1.5-2.5厘米,頂端裂片大,卵狀披針形,邊緣具不整齊牙齒,側裂片1-5對;

莖上部葉片寬披針形或匙形,邊緣具疏齒,具短柄或基部耳狀抱莖。

總狀花序頂生或側生,花小,多數,具細花梗;萼片4,卵狀長圓形,

長3-4毫米;花瓣4,黃色,匙形,基部漸狹成短爪,與萼片近等長;

雄蕊6,2枚稍短。長角果線狀圓柱形,短而粗,長1-2厘米,

寬1-1.5毫米,直立或稍內彎,成熟時果瓣隆起;果梗纖細,長3-5毫米,斜升或近水平開展。

種子每室2行,多數,細小,卵圓形而扁,一端微凹,

表面褐色,具細網紋;子葉緣倚胚根。花期4-6月,果期6-8月。

生長環境

生於路旁、田邊、園圃、河邊、屋邊牆腳及山坡路旁等較潮濕處,海拔230-1450米。

參考資料


引用錯誤:使用群組名稱 "註" 的 <ref> 標籤已存在,但查無對應的 <references group="註"/> 標籤,或缺少 </ref> 結束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