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蕤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蕤仁

蕤仁,中藥名。為薔薇科植物單花扁核木PrinsepiaunifloraBatal.的核仁。具有疏風散熱,養肝明日,安神的功效。主治目赤腫痛,眥爛多淚,昏暗羞明,夜寐不安。[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蕤仁
漢語拼音:Ruí Rén
別名:蕤核、蕤子、蕤核仁、蕤李子、白桵仁、美仁子、馬茹子
性味歸經:味甘,性微寒;歸心,肝經
功能:疏風散熱,養肝明日,安神
主治:目赤腫痛,眥爛多淚,昏暗羞明,夜寐不安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蕤仁

拼音名:Ruí Rén

英文名:Hedge Prinsepia Nut

別名:蕤核、蕤子、白挼仁、棫仁、美仁子、單花扁核木、蕤李子、山桃、小馬茹子、蕤核仁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rinsepia uniflora Batal.

出處

出自

  • 1.陶弘景:蕤核,今從北方來,雲出彭城間。形如烏豆,大圓而扁,有文理,狀似胡桃,今人皆合殼用為分兩,此乃應破取仁秤之,醫方惟以療眼。
  • 2.《蜀本草》:《圖經》雲,蕤核樹生葉細似構杞而狹長,花白,干附莖生,紫赤色,大如五味子,莖多細刺,六月熟。今出雍州。五月、六月采,日干。

來源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單花扁核木的核仁。

採收和儲藏

夏、秋間果實成熟時採摘,除去果肉,洗淨,曬乾。

原形態

單花扁核木 灌木,高達1-2m。莖多分枝,樹皮紅褐色或棕褐色,幼枝灰綠色或灰褐色,具較細短刺或葉腋有短刺。單葉互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狀,具短柄;葉片狹長橢圓形至條狀披針形,長2-5.5cm,寬6-8mm,先端鈍,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鋸齒或近基部全緣。花兩性;單生或3朵簇生;萼筒杯狀,5裂;花瓣5,白色;雄蕊10,2輪,花絲很短,花葯黃色;子房上位,花柱側生,柱頭頭狀。核果球形,熟時紫黑色,直徑8-12mm,被蠟質白粉,萼片宿存;核扁卵形,有網狀花紋。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900-1100m的山坡、河谷等處的稀疏灌叢中或乾旱沙丘上。

資源分布:分布於山西內蒙古陝西甘肅、河南、四川等地。

性狀

性狀鑑別

果核呈扁心臟形或扁卵形,兩側略不對稱,長7-10mm,寬6-8mm厚3-5mm。表面淺棕色至暗棕色,有深色的網狀溝紋,常有棕褐色果肉殘留。質堅硬,敲開果核後,可見種子為扁平的類圓形或心臟形,長6-7mm,寬約5mm,厚約2mm,種皮紅棕色,膜質,兩面有深色縱脈紋3-5條,尖端側有淡色短種臍,圓端有合點,兩者之間有深色種脊;子葉白色肥厚,油質,氣無,味微苦。

以淺棕色、顆粒飽滿肥厚、表面紋理清楚者為佳。

顯微鑑別

  • 內果皮橫切面:由多層排列緊密的石細胞組成,石細胞多為長圓形,長條形,少數類圓形,直徑14-130μm,壁極厚,孔溝明顯,中部常成環狀斷裂,偶有胞腔內含黃棕色物。
  • 種皮橫切面:種皮外表皮為3-4列棕色細胞,有時可見壁孔,其下為數列頹廢的薄壁細胞,種皮的內表皮為1列無色大型薄壁細胞,外胚乳頹廢,內胚乳1列,含油滴。

化學成分

種子含水分10.36%,灰分1.72%,蛋白質3.53%,脂肪7.57%,纖維56.91%。種仁含油脂36%。幼枝含氰(cyanogen)。

鑑別=

  • (1)取粉末0.5g,置帶塞試管中,加5%硫酸溶液3ml,充分混合,試管口放一用三硝基苯酚鈉溶液濕潤的濾紙條,塞緊,將試管置40-50℃水浴中加熱10min,濾紙條由黃色變磚紅色。(檢查氰甙類)
  • (2)薄層色譜 取樣品0.5g,加等量碳酸鈣(CaCO/3)共研碎,放入具塞三角瓶內,加石油醚(60-90℃)4ml浸泡過夜後,吸去石油醚,吹乾,再加入乙醇4ml冷浸過夜,用乙醇浸液點樣,以苦杏仁甙作對照,吸取上述二溶液分別點樣於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乙酸乙酯-乙醇(2:1: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以碘蒸氣熏後,供試液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顯相同的黃色斑點。

炮製

揀去雜質,洗淨,曬乾,用時搗碎,或敲去內果皮取種仁用。

性味

甘;寒;無毒

歸經

肝;心;脾;肺經

功能主治

祛風散熱;養肝明目;安神。主目赤腫痛;昏暗羞明;眥爛多淚;夜寐不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去油研膏點眼;或煎水洗。

複方

  • ①治肝經不足,內受風熱,上攻眼目,昏暗癢痛,隱澀難開,昏眩赤腫,怕日羞明,不能遠視,迎風有淚,多見黑花:腦子(研)二錢半,蕤仁(去皮殼,壓去油)二兩。上用生蜜六錢,將腦子、蕤仁同搜和,每用少許點之。(《局方》春雪膏)
  • ②治眼病翳遮瞳人,視物不明,有雲氣之狀:蕤仁(去皮、尖)三分,當歸身、甘草各六分,防風八分,黃連(揀治)二錢(銼如麻豆大,水一大碗,煎至一半人藥)。上件銼如麻豆大,蕤仁別研如泥,同熬,滴在水中不散,入去沫蜜少許,再熬少時為度,令病人心靜點之,至目中微痛,日用五、七次,臨臥點尤疾效,但欲多點,使藥力相繼也。(《蘭室秘藏》百點膏)
  • ③取下翳膜:一蕤仁(去油)五分,青鹽一分,豬胰子五錢。共搗二千下,如泥,罐收,點之。(《綱目》撥雲膏)二蕤仁一兩(去油),入白蓬砂一錢,麝香二分,研勻,收點之。(《綱目》)
  • ④治赤爛眼:一蕤仁(去皮)四十九個,胡粉(煅如金色)一雞子大,研勻,入酥一杏仁許,龍腦三豆許,研勻,油紙裹收,每以麻子許,塗大小眥上,頻用取效。(《近效方》)二蕤仁、杏仁各一兩,去皮研勻,入膩粉少許為丸,每用熱湯化洗。(《經驗良方》)

各家論述

  • 1.《醫林纂要》:白蕤仁,功略同酸棗仁,生則咸多,布散神明之用;熟則甘多,安定神明之主。入知其治目疾,而不知其能補心久矣。
  • 2.《本經》:主心腹邪結氣,明目,目赤痛傷淚出。
  • 3.《吳普本草》:補中強志,明耳目。
  • 4.《別錄》:目腫眥爛,破心下給痰痞氣。
  • 5.《藥性論》:治鼻衄。
  • 6.《本草拾遺》:生治足睡,熟治不眠。
  • 7.《本草蒙筌》:專治眼科,消上下胞風腫爛弦,除左右眥熱障胬肉,退火止淚,益水生光。[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蕤仁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蕤仁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