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薩默塞特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薩默塞特府
圖片來自trip.com

薩默塞特府Somerset House),位於河岸街的南側,俯瞰泰晤士河,西鄰滑鐵盧橋。16世紀,位於泰晤士河北岸倫敦西敏之間的地塊,是貴族階層建造豪宅的理想位置。該建築主體於1776年到1796年間完成,是英國倫敦市中心的一幢大型建築,採用了建築師威廉·錢伯斯爵士新古典主義設計。在南北兩側,後來又增建了典型維多利亞式翼樓。這裡最初是一幢始建於16世紀的同名建築。薩默塞特府是一幢四合院式的兩層建築,從大門拾階而上,可以依次進入建築的三個樓面。它是英格蘭最早的文藝復興建築之一,然而設計師的名字已經無從知曉。

歷史沿革

1539年,赫特福德伯爵愛德華·西摩獲得英王亨利八世許可,正式擁有「倫敦城門聖殿關之外切斯特坊」的土地。

1547年,愛德華六世即位,由於他年幼多病,國舅西摩成為護國公,並晉升為薩默塞特公爵

1549年左右,西摩推倒了衡平法庭(Inn of Chancery)及其鄰近建築,開始為自己建造一幢豪宅。他和其他新教貴族領袖頒布了一道解散修道院的政令,隨後拆毀了聖保羅大教堂,教堂的部分廟堂和迴廊因此也成為薩默塞特府的建築材料。

西摩在議會裡樹敵甚夥,沒等薩府完工,他就在權力鬥爭中失勢,於1552年登上了塔丘(Tower Hill)的斷頭台。「薩默塞特坊」(Somerset Place)隨即為王室所有,搖身一變成為王室宮苑。若干年裡,它的主人是伊麗莎白公主,她於1558年登基英格蘭王位,成為女王伊麗莎白一世

17世紀,薩默塞特府先後成為詹姆士一世王后、查理一世王后和查理二世王后的居所。詹姆斯六世及一世的王后安妮來自丹麥,薩默塞特府因此更名「丹麥後宮」(Denmark House)。安妮王后不惜代價擴建後宮,建築師伊尼哥·瓊斯(Inigo Jones)當時參加了設計。

英國內戰後於1649年,議會決定出售薩府,實物作價11萬8千英鎊,這個金額相當優惠,然而還是沒有買主。不久薩府被派上新用場。議會把部分建築改為軍部,不僅為議會軍總司令(Parliamentary Commander-in-Chief)費爾法克斯設立了官邸,還為一些議會要人配備了宿舍。

1685年,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對薩府進行過翻新。

漫長的圮毀,終致拆除

在1688年光榮革命後,薩默塞特府開始了漫長的圮毀過程。 1692年,查理二世的王后凱瑟琳離開了英格蘭。以後,入住薩府就意味着王室的恩寵或禮遇。這也意味着,薩府的維護費用沒有了着落,它會無可挽回地慢慢走向殘破。 18世紀,薩默塞特府終於和王室脫離了關係。加納萊托旅行英倫期間,薩府的河岸花園陽台已經向公眾開放,他分別從上游和下游取景,兩次將薩府納為繪畫素材。當時。薩府主要用於倉儲,也招待海外來賓,也用作部隊營房。長期遭遇冷落、日漸殘破圮毀的老薩默塞特府,終於在1775年被拆除。

錢伯斯爵士的設計

18世紀中期,埃德蒙·伯克極力鼓吹所謂「國家建築」(national building)的形象工程。1775年,議會通過一項法案,擬在薩默塞特府址和河岸薩沃伊莊園(Manor of Savoy)興建公共事務機構。

新薩府於1775年開工,威廉·錢伯斯爵士[1]負責設計和建造新的薩默塞特府,而錢伯斯爵士也把他生命中的最後20年,都傾注到了這項事業之中。英法戰爭直接導致資金匱乏、工程延誤。錢伯斯於1796年去世,多數建築在詹姆士·懷厄特(James Wyatt)手中完工。1801年,工程還在持續。1819年,裝飾工程還沒有完成。不計東西兩廂之後的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和新翼,單是這幢四合院,耗資就在50萬英鎊左右。當時還沒有堆築河岸堤防,河水直接舔舐着建築南翼。南翼開設着三座大型的拱門,汽船、駁船都可以從中進入院內。

二十世紀至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薩默塞特府也遭遇了兵燹。破壞性較大的空襲有兩次。第一次是南翼,包括16個房間和漂亮的納爾遜旋轉樓梯(Nelson Stair),都被炮火徹底摧毀。第二次發生在1940年10月,炮彈直接落到西廂,炸毀了27個房間。至於窗戶破碎、欄杆倒塌,更是不勝枚舉。南翼維修工程在20世紀50年代正式啟動。1952年,耗資8萬4千英鎊的維修工程終於完成。

參考文獻

  1. 威廉·錢伯斯爵士,中英文化交流